溫都禮是非常不滿意的。

富察氏封妃,赫舍里氏封嬪,這兩個倒還好,畢竟是最早跟著他的女人,一晃兒都八年了。

劉佳氏和石氏封嬪,他倒也能理解,畢竟她們二人是先帝賜下來的格格,也有五年了。

可曹氏和蘇氏明明都是有孩子的,還都是有兒子的,除了蘇迪雅也只有她們兩個有兒子。

蘇氏甚至還有一個女兒,有兩個孩子呢。

兩個人也跟了他有七八年了,為他生兒育女,從潛邸到登基,還只是貴人,未免太寒酸了吧。

顯得溫都禮這個皇帝多不近人情似的。

雖然曹氏和蘇氏都是侍妾——曹氏是個祖上八代都沒有過當官的民女,蘇氏是他路過蘇州府時官員送上來的女伶。兩人出身低微,都是純粹的漢人且並非旗人。但溫都禮不是很在乎這個。

為他生了孩子,就是功臣,就是有福氣。

什麼出身尊貴不尊貴的。他喜歡的,縱然是民女出身,他也可以讓她做貴妃;他不喜歡的,縱然她父兄位列一品,他也不會多看她半眼。

這是紫禁城,天下事都是皇帝做主。

若臣子后妃們人人都憑著父兄掙爵位名分,要他這個皇帝做什麼,乾脆回到北宋時期“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好了。

至於什麼丁氏,那是前年年末門下奴才送上來的侍妾。因著孝順仁皇后的孝期,他這兩年去後院的次數不多,見丁氏的次數就更少,所以他跟這個丁氏,委實不太熟兒,就沒注意她。

——這些都是他的內心想法,但他不會主動與蘇迪雅去說。他竊以為,皇后是要懂這些的。

不然皇后一年領那麼多例銀幹什麼?當一個只在坤寧宮住著、偶爾出席一下宮宴、不管後宮不管妃嬪阿哥公主、只在乎自已的吉祥物嗎?

蘇迪雅眼見溫都禮的眉頭緊鎖又展開,似乎是想說什麼但又沒說,最後留下一個字:“改。”

蘇迪雅馬不停蹄回了東暖閣去改,她以為是萬歲爺不滿意妃嬪們的住處,又挪動幾人的宮殿,又送了一回,得了溫都禮一句話:“再改。”

蘇迪雅被氣得說不出話來了,讓她改,倒是說說怎麼改啊,就這麼愣改,改到哪年是頭啊。

天色漸晚,可溫都禮還在前殿處理政事,蘇迪雅睡得斷斷續續,翌日起來就去了慈寧宮。

她對太后說:“萬歲爺操勞前朝事,妃嬪名單這類小事,由太后閱覽也是可以的。”

宮裡陳康平忙著,所以是康兆瑞去宣的旨。

富察氏冊瑩妃,赫舍里氏冊愉嬪。劉佳氏、石氏、曹氏、蘇氏是貴人,丁氏是常在。

容姝很不滿意,她以為自已會是個貴妃的,畢竟她生了兩個格格呢。可她又是後宮裡面位分最高的,縱然再不滿意,也只能滿意了。

玉錄玳很微妙,雖然她覺得自已足以封妃,但畢竟她和容姝差著一層呢,她的家世又是遠遠比不上容姝的,故而就沒那麼失望了。

其實劉佳易安和石婉瑩才該是不滿意的,潛邸時她倆高於曹氏和蘇氏的,如今卻都是貴人。

可易安和婉瑩都是想得開的。曹氏有大阿哥,蘇氏有二阿哥和五格格,這兩位陪著萬歲爺有七八年了,在萬歲爺心裡,定是比她倆重要的。

曹希音是清楚自已的地位的,她家裡往上數八代都沒有當官兒的。要不是因為貌美,也不會被送來府裡,更不會有機會進紫禁城。

所以她雖然是貴人,但並不覺得怎麼樣。

蘇霜月跟她不一樣,她是府裡除了福晉唯一兒女雙全的,入府以來又一直沒失過寵,她覺得自已也擔當得起一宮主位,貴人嘛,有些低了。

可她的不滿意在知道自已住處的那一刻就完全煙消雲散了,她受寵好幾年,溫都禮身邊的幾個太監都與她有些香火情。康兆瑞在宣完聖旨後,特地跑來與她說,她要住在啟祥宮。

除了永壽宮,啟祥宮是東西十二宮裡離養心殿最近的一處宮殿。永壽宮先前的那兩位主子是備恩寵,可她們倆都沒有孩子,這多不吉利啊。

所以她也就能接受自已只是一個貴人了。

至於丁玉倩,她是無所謂滿意不滿意的。她入府不到兩年,跟萬歲爺可是半點兒都不熟悉,說不準兒她站在萬歲爺面前,萬歲爺還得問她是誰。

不是答應就可以了,人得學會知足啊。

七個女人各懷鬼胎,但總體都是滿意的,接旨時也都是一片和諧的情形,沒拈酸吃醋什麼的。

——除了溫都禮。

事實上,這道旨意並不是他下的,這是蘇迪雅奉著皇太后的名義以中宮皇后的身份下的。

蘇迪雅找到陳康平的時候,陳康平摸不透這到底是不是萬歲爺的真正想法。他不想和這事兒扯上關係,將來成為帝后的矛盾,就讓康兆瑞去了。

待到溫都禮知道此事的時候,旨意已經送到王府了宣讀完畢了,改是沒法子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