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都禮的登基大典在一個豔陽日。

和他阿瑪不同,和他瑪法也不同,因為他們的登基大典都是在九月,那時候已經入秋了。

六月裡,正是紫禁城最熱的時節,沒有雨,也沒有風,反倒是悶的喘不上氣。

往年這個時候都是在圓明園,但今年不一樣。

如今是國喪,無論是後宮妃嬪、宗室朝臣、命婦公主,都得在乾清宮老老實實跪著,包括皇帝。

溫都禮不叫溫都禮,這只是他的滿語名,是他額娘、已故的元宸皇貴妃給他取的。

宮裡人很少有人知道溫都禮這個名字,她們所熟知的是他的漢名,永璇,也是天下人知道的。

太和殿,溫都禮俯視著跪在階下的朝臣們,突然想到了在盛京見過的那個男人——

他的瑪法、在世人面前已經駕崩的元和帝。

當然,也是隨便一想,他每天都會想到很多人很多事,沒什麼緣故,畢竟話少的人就愛瞎想。

永安三十二年六月初六,新帝於太和殿登基,令明年為榮暄元年,大赦天下。

大行皇帝的廟號定為世宗,諡成帝,葬永陵。追封新帝生母元宸皇貴妃完顏氏為孝元成皇后。

永安帝的幾個公主裡,只有與溫都禮一母同胞的榮壽和碩公主被加封為榮壽固倫公主。而幾個阿哥,都給了親王或者郡王的爵位。

永安帝的皇后舒穆祿氏,一生無子,與孝元成皇后在閨中便是密友。孝元成皇后薨逝後,舒穆祿氏撫養了她的三子一女,溫都禮便是這三子裡面年紀最長的那個,也是被寄予厚望的那個。

如今,溫都禮繼位,她是嫡母又是養母,理所應當搬入慈寧宮,成為皇太后。

不止是舒穆祿氏,永安帝的所有妃嬪,都被溫都禮給了太妃太嬪的名位,在西三所頤養天年。

陳康平作為溫都禮身邊最得力的人,自七歲起就伺候在他身邊。所以今日之後,他便是養心殿的首領太監,因為跟對了主子爺,一飛沖天。

陳康平忍不住想,他是不是要提醒一下他的主子爺,不,如今是萬歲爺。他想說,您自個兒後院裡的人還沒冊封呢,您是不是得快點兒了。

溫都禮做皇子時的府邸在丁字街,離紫禁城不算遠卻也不近,如今後宮裡沒有一個人,她們都還住在潛邸,巴巴等著宮裡的冊封。

這倒不是溫都禮故意晾著她們,總有人比她們更重要些,諸如永安帝的妃嬪。

那都是溫都禮的長輩,她們之前一直住在東西六宮,總要收拾收拾搬出去,把宮殿空出來,才好讓他的女人們住進來。

“叫福晉進宮。”

溫都禮向來是一個惜字如金的人。

他口裡的福晉,便是他的嫡妻董鄂氏,在潛邸時為他生下一子一女,所以他們夫婦還算和諧。

蘇迪雅是第一個進宮的,從丁字街到紫禁城,有多少百姓瞧著轎子遠去。他們都知道,那是未來的皇后主子,會入主坤寧,執掌鳳印。

如今的太后舒穆祿氏,做了二十八年的皇后,坤寧宮還沒有收拾完,沒法兒空出來給蘇迪雅住。

所以蘇迪雅暫住在了養心殿。

蘇迪雅作為皇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擬定潛邸諸人的位分。府裡的女人並不多,卻也不少,一個側福晉,三個格格,三個侍妾。

側福晉富察氏已經誕下了大格格和四格格,格格赫舍里氏生的是三格格。

大阿哥和二阿哥是曹氏和蘇氏分別生下的,蘇氏比曹氏命更好些,她還有一個五格格。

至於二格格和三阿哥,則都是蘇迪雅生下的。

蘇迪雅是家中幼女,阿瑪最高做到了二品河道總督,故而她九歲以前是在濟寧州長大的。九歲以後,她則被寄養在額其克一家,如今她的額其克是內閣成員之一,算是天子近臣。

所以蘇迪雅是一個有皇子、有家世的皇后。

比之永安帝舒穆祿皇后,元和帝昭令皇貴妃,顯慶帝孝誠仁皇后,她是最穩固的後宮之主。

故而,她是不吝嗇位分的。

富察氏為妃,三個格格都是嬪,三個侍妾則都是貴人,其實這已經算大方了,畢竟出了孝期以後位分還會再提。

她的名單送到養心殿時,溫都禮在寫太妃太嬪們的冊封聖旨及搬入的宮殿。

尊封婉貴妃綽羅斯氏為皇考婉皇貴妃,謙貴妃寧氏為皇考謙皇貴妃,令妃汪氏為皇考令貴妃,齊妃伊拉里氏為皇考齊貴妃。

前三位都住在西三所,都是獨居。齊貴太妃則是出宮,由簡親王永琳供養。

尊封懿妃博爾濟吉特氏為皇考懿妃,全嬪博爾濟吉特氏為皇考全妃,兩人住在慈寧宮後殿。

尊封端嬪佟佳氏為皇考端妃,出宮由介郡王永琚供養。和嬪輝發那拉氏為皇考和妃,出宮由睿郡王永琰供養。兩人也算是善終。

尊封淑嬪烏蘇氏為皇考淑嬪,文嬪烏拉那拉氏為皇考文嬪,住在慈寧宮後殿的兩間偏殿裡。

這些都是永安年間有名有份的主子們,都是要好好安頓的。還剩下四位貴人常在,一律尊為皇考貴人,住在慈寧宮後殿旁的四間耳房裡。

一切都正正好好,溫都禮無比滿意自已的安排。

直到蘇迪雅的名單送來,他的眉頭開始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