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都禮不滿意的點在於,他希望曹氏和蘇氏的位分再高一點,但蘇迪雅似乎會錯了意。

他是皇帝。他不滿意,就是真的不滿意了。

陳康平來彙報此事的時候,能看出溫都禮的點點不滿,但也只是不滿,不至於動怒。

陳康平在想,到底是皇后要遭殃,還是太后要遭殃,可溫都禮卻說了一句不相關的。

他沉聲問道:“皇后的生辰是?”

對於這些,陳康平自是爛熟於心的,“回萬歲爺的話,皇后主子的生辰是七月初一。”

那倒是不遠了,已經不到二十日了。

溫都禮的話輕飄飄,內容卻令人心驚:“永安後期太后沒了中宮箋表,皇后亦同。”

中宮箋奏是清代皇后獨有的權利,更是皇后身份的象徵。每逢萬壽、元旦、冬至、千秋,皇后都可以使用寶印,向皇帝進箋表致賀或提出請求。

皇后口述,女官筆錄,蓋上皇后寶印,即便是皇帝聖旨亦不能輕易駁斥,此為中宮箋表。

此外,在三大節及千秋節時,朝臣、藩屬國可以直接用箋文慶賀皇后及送禮。

大清入關一百餘年,建昭年間、顯慶年間的皇后都是擁有中宮箋表權的。

及至元和年間,元和帝一生是沒有立皇后的,但元和帝的昭令皇貴妃在被冊立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之後便擁有了中宮箋表權,昭令皇貴妃的誕辰也被認定為千秋節,設千秋宴,行慶賀禮。

當年朝野上下也是震驚過的,但震驚之後,昭令皇貴妃的第一次千秋節時,朝臣們為了討好昭令皇貴妃,上的箋表是一個賽一個精彩。

到了永安年間,永安帝也就是先帝,他生前隻立過一位皇后,就是如今的太后。

當今太后在做皇后的前二十年,是擁有中宮箋表權的,但她本身不是一個要求高的皇后,對永安帝也沒有什麼請求。永安朝後期,皇考令貴妃汪氏專寵,千秋節也因為經費問題時常停掉,久而久之,太后的中宮箋表權就消失了。

如今的皇后董鄂氏,才做了幾日的皇后就失了中宮箋表權,這可真是精彩啊。

溫都禮一錘定音:“自朕始,取消中宮箋表。”

元和朝的昭令皇貴妃,在每年千秋時,官員們為了討好她,常常進獻奇珍異寶。

昭令皇貴妃的千秋花費無數,當今太后早年的千秋花費也不小,於溫都禮來看,都太過奢靡。

既然如此,取消就好。

榮親王府的南院裡,容姝還在收拾東西。

大格格和四格格,一個六歲,一個三歲,對於阿瑪登基這事兒很難有一個具體的理解。

她們只是知道阿瑪做了皇帝,成了萬歲爺,她們也要搬入紫禁城,成為金尊玉貴的公主。

四格格剛會說話,她好奇的問著容姝:“額娘咱們要住去哪裡哇?一定要去嘛?”

容姝摸了摸她的鼻子,“一定要去呀!咱們要搬去儲秀宮,你知道儲秀宮嗎?”

四格格搖搖頭:“不知道呀。”

容姝笑笑:“額娘也沒去過儲秀宮,那咱們一起去儲秀宮看一看,好不好呀?”

四格格奶聲奶氣的:“那我聽額孃的。”

大格格年長,略懂點兒事,把四格格帶走收拾東西去了,容姝看著兩個女兒走遠,才吩咐她的大丫鬟青黛道:“找兩個奴才給劉佳氏送去,她那兒的奴才不多,幫襯著,替她收拾一下。”

易安在府裡和容姝同住在南院,她自然也是投靠在容姝麾下的,這幾年她並不受寵,但因為萬歲爺總來看容姝,連帶著對她也有點兒印象。

易安這邊兒還挺受寵若驚的,但這確實也是容姝能做出來的事兒。容姝出身尊貴,嫁妝也多,手裡漏出點兒銀子都夠她活小半年了。這幾年她一直活在容姝的蔭庇下,活得還算滋潤。

她的新住處還是跟容姝住一起,也在儲秀宮,這正好遂了她的願,誰不希望活在蔭庇下呢?

西院的蘇霜月和石婉瑩就不是這樣的關係。霜月受寵,性子有些清冷,平時不愛說話;婉瑩不受寵,總是縮在自已的閣子裡,不怎麼出來。

所以兩個人雖然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但打照面的次數實在不多。僅有的那些時候,兩個人也都是相互點頭示意——霜月不因為自已的受寵而侍寵生嬌,婉瑩不因為自已位分高覺得高人一等。

故而這四五年來,兩個人相處的相當和諧,偶爾還能互幫互助。雖然在外人看來,她倆像是一個陣營的,可只有她倆知道兩人的生疏。

按著霜月侍妾的身份,她這裡的奴才是沒有婉瑩多的,但因為她跟康兆瑞幾年來的香火情,康兆瑞偷著送來了五六個幫襯她的宮女。

當然,也是在萬歲爺的授意下進行的。

霜月客氣的問了一下婉瑩需不需要幫襯,婉瑩客氣的說沒事兒不用,兩個人在各自的閣子裡收拾各自的東西,搬家這茬兒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