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對夫妻的困惑,不僅僅是他們倆人,更是帝國無數普通家庭的縮影。

他們也都曾經相愛過,愛的死去活來的那種。

也曾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說不完的悄悄話甜蜜話。

有時一個眼神,就能讓彼此興奮好久,有時一句溫暖的問候,就能讓彼此徜徉在蜜甜的港灣裡長久地回味。

他們一起去郊外,看那皎潔如水的月色,看漫天遍野亮晶晶的大小星星,看那極速劃過天際的浪漫流星雨。

那會的他們,能夠想象的人世間所有的美好,無外乎此吧。

有一良人陪伴足矣,人生何須他求!

感情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傻子般渾渾噩噩地過著,每天都是精力充沛,看到的,聽到的,也都是對方的優點,有選擇地遺忘那些不好的地方,乃至性格的缺陷。

月有陰晴圓缺,現實有時又是如此的殘酷。

幸福甜蜜的生活總是那麼的短暫,社會的毒打也會不期而至,想躲也躲不掉,想逃更是無路可逃。

兩個人的結合,不僅僅是肉體的碰撞和短暫的激情,更多的是精神信仰的融合,是一眼萬年的信你,知你,懂你,愛你!

戀愛是甜蜜的,但不能當飯吃,當水喝啊,畢竟是要過日子的,要一起走過漫漫人生路。

這是一條相當漫長的道路,也是充滿挑戰的道路,不僅有陽光雨露的滋潤,也有風吹雨打的歷煉。

一些年輕的夫妻,懷著無限的憧憬才剛剛踏上這條人生之路,就會遭遇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艱難考驗了。

看起來都是生活的小事微不足道,但說起來都是淚,道起來都是愁。

有的婚姻牽扯了太多家族之間的利益糾紛,變得不再那麼單純。

長輩的目光和期盼,他們的嘮叨,反倒成了小輩們巨大的心理壓力。

滄海桑田,有人能逆流而上化壓力為動力,但更多的,是被壓垮了原本就很羸弱的腰肢,也壓斷了支撐脆弱感情的那根小小稻草。

這天下夫妻間所有的紛紛擾擾,表面上來看,多的是彼此生活習慣的不合。

天下女人為之詬病最多者,無非是男人睡覺打呼嚕,個人衛生一塌糊塗,比如有腳臭,嘴巴臭的毛病,還有襪子內衣幾天不洗,不刷牙等等惡習。

而天下男人為之詬病最多者,無非是女人好吃懶做,好高騖遠,愛慕虛榮,喜歡攀比等等不切實際的盲目。

往深處想,這些矛盾,其實是思想思維的不合,你所認為屁大的事,在對方的眼裡,可能被放大,就是天大的問題。

以上種種,大部分婚姻亮起紅燈的夫妻,多多少少都有經歷過,概莫若是。

當然困擾他們最多的,還是金錢的捉襟見肘,是家中子女的教育和培養,以及老人的贍養進而導致的三觀不合,雞飛狗跳。

人之所有的煩惱,概莫於想的太多,想得到的太多,對未來的期望值太高,而付出的勞動卻又太少。

以至於常常會急於求成,做出很多當下力所不能及之事,煩惱自然悄然而至,實乃不請自來。

人在憤怒的時候,往往很容易失去理智,乃至做出衝動不可理喻之蠢事。

很少有人能真正地控制住自已的情緒,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待問題,能在發躁發狂的時候看的清自我,並能懷有敬畏之心地看待對方。

所有人也都認為自已是對的,是皇帝的女兒,或者自已就是皇帝,是堅定的完美主義者。

別人來不得半分的否定,對方必須無條件地服從。

而他們面對外人乃至陌生人的時候,大都表現的彬彬有禮,非常的客氣和懂禮貌。

唯獨面對家人,徹底地撕下了所有的偽裝,非要爭出個高矮胖瘦出來。

話說這當上小主管,收入提高不少的中村,倒也不是盞省油的燈,他渡過了最初的困難期,內心逐漸變得狂妄和膨脹起來。

他忍辱負重,在五六年的時間內,總算是積累了小小的第一桶金。

在第一時間購買了一間小小的屋子,算是兌現了他當初的諾言,也是給自已這些年來辛勤勞動的獎勵。

房子雖小,但也算是在京都重地有一個小小的窩了,在這城裡有個小小的家了,這未來,也就有了無限可能。

他在原來的工地繼續做了幾年工之後,積累了一定的老客戶基礎,也積累了單獨做事的技能。

在一個適當的時機,在幾個老客戶的鼓勵和遊說之下,他辭別了關鍵時候拉他一把的老闆,自立門戶去了。

這是他一直藏在心底的慾望和野心,只不過大部分時候,被這苦難的生活所壓制,從未敢想有一天,也能夢想的陽光照進現實之中。

虎皮已經扯起來了,只不過他的資金實在有限,購買了小窩之後,幾乎沒有太多的盈餘,只能從小打小鬧開始。

那些大老闆看不上眼的小活,或者明眼人一看就搞不到錢的麻煩活,他中村反倒屁顛屁顛地,欣欣然接過來。

他沒有資金,自然不能請工資高的好工人,但手藝差工資低的,他照樣也不敢用。

他還是非常注重信譽的,更是知道既然想做事,那就要腳踏實地打好基礎,而不是坑蒙拐騙賺快錢。

這是一個矛盾,既想做事,又沒有太多的啟動資金,自然不可能大把撒錢邀請好的工人,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他連續想了好幾個晚上,還真被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採取輕資產的模式。

他中村只是負責到外面接活,一旦簽下了合同,他就把曾經合作的那些手藝精湛的工人邀請過來幫他幹活。

他鄭重承諾,只要活幹好了就給錢,而且給的錢,相比之前只會多不會少。

但如果接不到活,自然不需要付這些手藝人一分錢的工資。

這種模式,無疑是將資金的成本降到了最低,不需要花重金養人,卻沒有耽誤做事。

看著可憐巴巴的中村,雖然明知道這種合作方式極不穩定,風險也很高,但很多老工友還是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實在是相處這麼多年,對他的為人還是瞭解和認可的,這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先天優勢。

如果不是行業的資深從業者,不瞭解行業的內幕和流程,手底下也沒有一幫信得過的幹活能手,那這種方式,反而可能是冒著極大的風險。

因為邀請一個陌生的人幹活,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雖然前期交談的時候,大部分都會咚咚咚地拍著胸脯,吹噓自已的手藝是如何如何的好,自已的職業道德是多麼的強。

但現實卻是,真正優秀的匠人永遠都是少數,大部分都是二把刀的糊糊。

但這些個匠人還是和中村約法三章,只能是空閒的時間,才能幫他儘可能地幹活,不能在時間上面約束他們太嚴。

畢竟他們的主業還是原先的單位,那裡規模更大,業務也更為穩定,也幾乎沒有任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