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一匹通體雪白的駿馬,邁著昂揚的腳步,極速賓士在去往扶桑北海的官道上,此時已是夜幕降臨,也是炊煙裊裊,路人歸家晚餐之時。

白天熙攘的官道,到了晚上卻是空無一人,雖然是官道,但這世道並不太平,尤其是黑夜時分,也是各種魑魅魍魎橫行之時。

因為跛馬毛色白的顯目,腳程更是奇快,更因為他牛二蛋尷尬的身份,不明的處境,所以一路之上,不得不謹慎行事。

白天大部分時候還是以休息為主,一旦夜幕降臨,就是他們極速趕路之時。

這一路,他們不僅領略了扶桑各地不同特色的自然風光,每到一個地方,一人一馬同樣會暫時地停下腳步,仔細品味各色的人文風情。

可惜的是,一路經過的各個城鎮,明顯感覺到氣氛的壓抑,非常的不對頭,大街之上雖然不乏行人,但個個行色匆匆,眉頭緊鎖。

人與人之間更是很少的交流,不知道出於什麼緣故,悄然變得不再那麼的信任,他們偶有低頭交流著什麼,也只是簡單的三言兩語,一旦看到有人注視,尤其是陌生人的時候,趕緊各自的分開。

他們在提防著什麼?

又在恐懼著什麼?

一路之上,這樣莫名的場景越來越多,見多了自然就習以為常,雖然二蛋隱隱約約看出點什麼不對的苗頭,但他倒也沒有往深處細想。

直至偶然經過官道旁邊算是很偏僻的一處村莊,他才親眼目睹這人世間的蠅蠅苟且,無所不用其極。

也自是徹底明瞭為啥沿途的城鎮,人人自危的匆匆模樣。

這個小山村,不遠處背靠大山,又緊鄰官道,目測只有幾十不到百餘戶人家,村莊四周圍是一條算是寬闊的河流,只有一座陳舊的石橋連通了村裡村外。

光天化日之下,一夥當地地保裝扮的親兵,卻是公然地圍住了山村的唯一出入口,不讓村民們自由地進出。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處村莊原本是附近數得上號的富裕之地,土地肥沃,村民們相比其他地方,也是更加的勤勞。

長久以來,他們這個村不僅衣食不愁能夠自給自足,還經常有餘糧剩菜拿到官道或者鎮子上售賣,換一些零花的錢財補貼家用

但原本平靜富足的生活,卻是被一紙增加賦稅的通告給徹底地打破。

二蛋沿途經過的那些城鎮,行色匆匆的居民,自是同樣被一份差不多的通告所困擾。

城鎮居民幾乎算是帝國的中產人家,按照這最新的稅收方案,他們倒也不至於一夜返貧,但從此再無餘錢購買餘糧,更何談享受這人世間的美麗生活。

而對於普通的村民來說,他們位於金字塔的底層,本就是最為樸素的一日三餐,過著極簡的生活。

一旦苛捐雜稅自然就立馬返貧,甚至三餐不繼。

本地的大名,擁有這個村莊所有土地的最終解釋權,也就是說,這扶桑國所謂的大名,實則就是擁有土地的地主,而所有的村民,只是租種他名下地契裡的土地,並沒有任何的自主權。

按照傳統的約定,村民們租種土地,一般按照三七的分成,和大名共同分享收穫的果實,其中的三,自是大名的淨收入,而七,則是租種土地的農夫所得。

如果一直按照這個分配比例,那佃農自有一定的生產積極性,因為他們勞有所獲,不僅能憑藉辛勤的勞動解決溫飽問題,還能逐步地改善生活,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大都能吃上一頓沾染葷腥的大肉。

但一夜之間,情況發生了天大的改變。

大名召集全體村民開會,他當眾撕毀了之前承租的合約,獅子大開口地要求依然三七分成,只不過這次的三,變成了農夫3,而七,則是大名自已。

如果算上種植的成本,以及天災人禍,農夫實際上能拿到的,還遠遠不到三,只剩下頂多兩成的收益。

如此大的稅收反差,農夫們自是不會答應。

他們辛苦的勞動,和天鬥,和地鬥,結果到的頭來,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零頭收入。

而且這個零頭,根本不足以養家餬口,甚至連自已吃飽都很艱難。

他們自是在族長的帶領下團結起來,和地主大名進行談判,堅決不同意這樣的分成方式,實在是欺人太甚,也是不把他們佃農當人看。

沒有一個地主大名是真正為百姓著想的善良之輩,能成為大名的,又有哪個不是心狠手辣無惡不作的。

所謂的田地,大都是累累的屍骨堆砌而成,是流血犧牲搶奪而成。

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謂的田地,雖然是在他們名下,但同樣為帝國所擁有。

正是因為帝國軍機處的一紙稅收改革的方案,讓這些地主大名原本一成多的稅收上貢,直接翻了個倍還不止,通通變更為四成的稅收,而且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這上行下效,他們自是不敢違背上級的徵收命令,畢竟胳膊拗不過大腿。

一旦公然地違逆,上面只要隨便派幾個凶神惡煞下來,就能把他們吃的渣都不剩。

到時哭都來不及,不光是田地沒有了,連老婆可能都沒有了,孩子也跟著別人姓了,而自已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是兩說。

他們紛紛地調轉槍頭,也轉移了矛盾,儘可能地壓榨下一級的佃農。

這額外增加的近三成稅收,被他們變本加厲地轉移到租種田地的農夫頭上。

他們自是不會管佃農的死活,他們也已經算準了,這帝國的天下,是強者的天下,而這帝國的田地,照樣是強者的田地。

普天之下,只要是帝國土地上生活的人,必然要無條件聽從帝國的任何指令。

而農夫手無寸鐵,幾乎也都沒有任何的修為,必然是最無話語權的底層,也是最好欺負,翻不出任何浪花的。

他們雖然人數眾多,但常年的艱辛勞動早已磨滅了他們的夢想,也耗盡了他們的精氣神。

他們雖然是一個大家族,但是並不團結,甚至互相猜疑,彼此地踩踏。

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只知道圖個溫飽,早出晚歸在泥土地裡艱辛的刨食。

他們辛苦無數個白日和黑夜,先要養肥養富那些官大權重的,不僅要保證他們吃飽,還要讓他們山珍海味地吃飽。

最後吃剩下來的,才輪到一口嗟來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