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城緊緊挨著八百神山,縱使地處中原,沒有山外下的紛紛揚揚的大雪,土地卻也凍得硬旱難以耕種。在姑蘇城裡生活的百姓也無地可耕。

姑蘇城內住著的是十萬元軍和他們的家眷。

每七天一段城牆上的值班軍士就會輪換一隊。早中晚也分為三班,一隊軍士互相輪替。

當輪換或調休的時候,他們就會回家休息,也帶回這個月的俸祿三百文。

除軍士的俸祿外,他們的家眷也會在城內自已找營生,解決一大家子的溫飽。

這不,你瞧。到了晌午了,住在吉祥巷的劉阿三也從城牆上被輪換了下來,去找屯長領這個月的俸祿。

“屯長,俺來領這個月的俸祿。”

劉阿三就是姑蘇城守軍裡的一個小兵,每天早上起來到城牆上報到,下午輪班了就回家。

從劉阿三接替父親兵籍入伍,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年,他聽伍長說從帝都來的年輕將軍已經換了一個又一個,對於那些來鍍金的二世祖他劉阿三也不在意,比起上面要求認真看守的命令,對他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命令是家裡娘子大人早上拎著他的耳朵,讓他記著今天下職領完俸祿,去米鋪買一斗陳舊百米和一斗糙米,再買上三斤細面的命令。

想著早上娘子大人拎著他耳朵,威脅他如果忘了就讓他滾去城牆睡的樣子,劉阿三嘴角咧著笑,就走到了吉祥巷前的米鋪。

劉阿三停下腳步,抬眼看向米鋪門前掛著的招牌,

上面寫著:

陳舊百米一斗:75文 糙米一斗:35文

粗麵:18文一斤 細面:35文一斤

在姑蘇城裡生活的大元百姓,一檔子的柴米油鹽都會去城中的各家米鋪中購買。

米鋪裡賣的都是米商從隔壁幾個州郡運來的白米,價格要比米市行情稍漲上一些,一石大米差不多要六貫銅錢。一千枚銅錢串在一起為一貫,一貫銅錢等於一兩銀子。即使每月守城軍士領了俸祿後,也沒有一家吃得起白米。

在這姑蘇城裡,能頓頓吃上白米的也只有那些官老爺和商老爺。平常百姓家裡吃的,都是怕受潮發黴而被擺在米鋪外面晾曬著的陳舊白米和糙米。

對於忙了一天的劉阿三來說,陳舊白米混著糙米熬成粥,雖然味道有些苦,卻能填飽肚子。

買完了娘子大人要求的米麵後,劉阿三數著手裡還剩的銅板。嗯,還剩85文。

又數出來50文,進了街上賣布的綢緞莊,一進去就捧著一匹麻布照在太陽下看著說:“綢緞莊的繡工真好啊,看看這布料成色多俊啊。”

綢緞莊的掌櫃在樓上看著這小子搞怪的樣子,逗得撫須一樂,叫來了個跑腿的夥計,俯身說了一番悄悄話。夥計聽完也一笑“保證完成老爺吩咐。”轉身下樓就去找正在跟劉阿三還價的繡娘。

劉阿三正和裡面的繡娘講了半天的價,說得口乾舌燥,卻見有個夥計拉著繡娘走到一邊說了一番話,再回來剛才還有點要服軟了的繡娘卻硬氣的很,說什麼也不肯50文一匹麻布賣給劉阿三。

“好姐姐,你這手藝就好比天上的織女。織女哪有你織的好啊,你就50文賣給我吧,我帶回去供著。”劉阿三搖著繡孃的袖子。

“啐,你個厚臉皮的。我織的又不是金絲玉錦,這一匹麻布你還跟我講價。”繡娘被劉阿三誇的俏臉一紅。

“好姐姐,你就賣給我吧。我買這匹布,想送給我娘子,給她做身衣服。”劉阿三求著繡娘。

繡娘聽到這話,感嘆這是誰家的好相公,哪個婦人這麼有福氣。又想起來剛才老爺的吩咐,笑眯眯的說:“你要是能幫姐姐把這匹髒了裂了的娟布賣出去,姐姐就把這匹麻賣給你。”

“這絹布都髒了裂了,怎麼還能賣出去呢?姐姐就別捉弄我了。”劉阿三搖頭道。

“姐姐可沒捉弄你,一匹好的絹布能賣一兩銀子呢,這匹絹布只要你賣出去五百文就行。”繡娘依舊笑眯眯的說道。

……

“瞧一瞧看一看啊,上好的爛娟,原價一兩銀子,現價只要五百文啦,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劉阿三站在綢緞莊前,對著街上的行人揮著絹布展示。

綢緞莊開在吉祥巷前端,連著主街大路。街上不少結伴同行的年輕小姐們,在丫鬟們的陪同下,打算去綢緞莊逛逛選幾匹自已心儀布料。

“小姐,你看那傻子。拿著匹爛娟在那叫賣。”丫鬟翠兒笑嘻嘻指著劉阿三給姑蘇城城主之女——顧青蓮。

顧青蓮是姑蘇城城主顧寒武的獨女。作為姑蘇城城主,顧寒武也同時掌握著十萬鎮疆元軍的最高指揮權。

因為髮妻早早離世,只育有一女的顧寒武深受大元國老皇帝信任,獨攬邊關政權,非召不得進京。在朝堂諸公往姑蘇關塞朝廷勳貴,給二世祖們鍍金的同時,老皇帝也對顧寒武更加放心了。

身為大將軍的女兒,顧青蓮一眼就看見了劉阿三穿著姑蘇關守軍的衣服。再聽到劉阿三在那裡叫賣爛娟。“翠兒,去把他手裡的娟布買下。”

“是的,小姐。”翠兒欠身行禮。

“喂,傻子。你手裡的絹布怎麼賣?”翠兒問道。

劉阿三趕忙回身,入目的是穿著翠綠色長裙,梳著兩個髮髻的姑娘。身後不遠處更是靜靜站著一個如同出水荷花般的姑娘。

“五百文就行,多謝女菩薩。”劉阿三喜道。

“我可不是女菩薩,我就是我家小姐的婢女,你得記得我顧家小姐的好,要不誰會買你這卷破布。”翠兒摸出荷包甩給劉阿三半兩碎銀。

“原來是老將軍的女兒,難怪啊。”

“顧小姐真是人美心善啊。”

圍觀群眾發出讚歎。顧青蓮是姑蘇城裡聞名的女菩薩。條件困難的軍士家眷大多受到過顧家的恩惠。

“嗯,翠兒我們走吧。”顧青蓮牽著一手拎著絹布的翠兒離開了。

劉阿三再找到了繡娘“好姐姐,那絹布我賣出去了。你答應我的可得做到啊。”

繡娘捂嘴偷笑“喏,拿去吧。”說罷扔給了劉阿三一匹絹布。

“好姐姐 ,你拿錯了,我要的是麻布。”

“沒拿錯,那是我家老爺賞你的。”

劉阿三放下五十枚銅板,擺在櫃檯上。

“劉阿三謝過綢緞莊老闆,祝老闆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說罷抱拳敬向樓上。

樓上一個穿著紅色綢緞的老頭向著劉阿三點了點頭,撫了撫鬍鬚展露出笑意,轉身進了裡屋。

……

劉阿三路過肉鋪,又買了兩斤肥肉。花了30文。

提著米麵肥肉,舉著絹布,悠哉悠哉的回到家裡。還沒到門口就看見了正拿著擀麵杖守在門口等著他的娘子大人。劉阿三一下子就心虛下來,今天回來的確實是晚了。

“呦呦呦,劉阿三,漲本事了啊,聽人說你正午就下職了,都敢在待在外面不回來了。”

“是我夏雨人老珠黃了,你自已在外面找姘頭了?還是去看哪個寡婦去了。”直接無視劉阿三晃著手裡的傢伙事。

“娘子大人,我哪敢啊,你看這上好的絹布,給你的。還有這豬肉,老婆再加個菜吧,我想這口好久了。”劉阿三直接將夏雨的注意力轉移到絹布上。

夏雨懷疑的眼神在劉阿三的身上掃來掃去。“這絹布最少一兩銀子,你哪來的錢?”

劉阿三看娘子大人的注意力被吸引,慢慢奪過夏雨手中的擀麵杖。跟她慢慢說了今天下職後,從買米買面到買布降價,再遇到大將軍女兒顧青蓮的事。至於對繡孃的織術讚美是一點沒提。

夏雨:“顧大小姐真是個好人啊,你,要是顧大小姐有難的時候,必須給老孃頂上去知道不。”說完一手掐住了劉阿三的耳朵。

“絲~疼,疼,疼。娘子大人我一定頂上去。”劉阿三耳朵被夏雨擰的疼的直叫。

“娘子大人,這是小的孝敬您的。”劉阿三把兜裡剩的85文銅板拿出,諂媚的對著夏雨說道。

“哼,這還差不多。”接過銅板,夏雨從水缸下掏出一個木盒,全裝了進去。“餓了吧,我去熱一下菜,再給你做一道紅燜肉。”

“嘿嘿,我就知道娘子對我最好了。”劉阿三搓著雙手嘿嘿傻笑。

……

大元的夜晚,颳起靜謐的風。

吹散萬家的燈火,等待明天的黎明。

有守夜計程車兵抱著胳膊,正靠在城牆上打盹。

姑蘇城牆上站滿了軍士,有的在嘮家常也有的在嘮閒話。等著下一班輪換計程車兵。

“哎,晚上真冷啊。早知道讓我娘子多給我抽件衣服了。”

“是唄,天亮了,我去找屯長。看能不能給我調到白班值守。”

值班軍士說話的同時,視野飄向姑蘇城外。在點點星芒和初生曦光之下,他好像看見了遠處的深山裡影影綽綽,揉了揉眼睛再望去,卻是什麼都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