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科目是指在會計要素分類的基礎上,根據管理要求對會計物件所作的進一步分類,是會計要素的具體化。

設定會計科目的意義:①分類管理的需要;②適應管理的需要。

設計會計科目的原則:①符合企業特點;②滿足管理需求;③統一性與靈活性的結合;④簡單明確、字義相符、通俗易懂;⑤保持相對穩定性。

會計科目表有兩部分組成:①會計科目編號;②會計科目名稱

會計賬戶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定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用於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

會計科目與賬戶是兩個既相區別又有聯絡的不同概念。共同點在於:都是對經濟業務的具體分類,說明同一項經濟業務。不同點在於:會計科目只是賬戶的名稱,是賬戶設定的依據;賬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的結構和格式,並透過其結構反映某項經濟業務的增減變動及其餘額。

賬戶的結構

賬戶的格式:T形賬戶(左借右貸)

賬戶記賬規則:有增有減

賬戶本期發生額及期末餘額

期末餘額=期初餘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賬戶的特點:①賬戶左右兩邊按相反方向進行記錄;②賬戶金額之間保持平衡;③賬戶的餘額一般與記錄的增加額在同一方,本期的期末餘額為下期的期初餘額。

一般來說,有兩種記賬方法,單式記賬法和複式記賬法。複式記賬法是從單式記賬演變而來的。

單式記賬是指對企業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只在一個賬戶加以登記的記賬方法。

複式記賬是指對企業發生的每項經濟業務,都必須用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絡的賬戶進行登記,全面系統地反映經濟業務增減變化的一種記賬方法。

複式記賬的優點:①能夠反映資金的來龍去脈,並透過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便於全面、系統地瞭解企業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②便於試算平衡,檢查記錄是否正確。

複式記賬的種類:①增減記賬法;②收付記賬法;③借貸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的主旨是追求結果的平衡。平衡的依據是會計恆等式。該等式揭示了兩種平衡關係:①會計主體內各會計要素之間的數字平衡關係;②各會計要素增減變化的相互聯絡。

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包括記賬符號、記賬規則和賬戶結構。

記賬符號:“借”,“貸”

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賬戶結構:①資產類賬戶結構;②負債類賬戶結構;③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結構;④收入類賬戶結構;⑤費用類賬戶結構;利潤類賬戶結構。

賬戶型別 借方 貸方 餘額

資產類 + - 借方

負債 - + 貸方

所有者權益 - + 貸方

收入 - + 無

費用 + - 無

成本 + - 借方

會計分錄,簡稱分錄,是指對每一項經濟業務,按照借貸記賬法的規則要求,分別列示應借貸賬戶名稱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方式。每一筆會計分錄應包括三項要素:①記賬符號表明記賬方向;②會計科目;③金額。

會計分錄的基本格式:①先借後貸,借貸後加:;②借貸分行錯格書寫;③借方和貸方的總金額要相等。

會計分錄的編制步驟:①判斷經濟業務的性質;②分析該經紀業務要使用的會計科目;③確定該會計科目的類別,分析增減變化;④確定賬戶的方向,是借方還是貸方;⑤按格式編制會計分錄。

簡單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

複合會計分錄:①一借多貸會計分錄;②一貸多借會計分錄。

在同一筆會計分錄在,賬戶之間的應借、應貸關係稱為賬戶的對應關係。存在對應關係的賬戶稱為對應賬戶(對應科目)。

試算平衡的種類:①發生額試算平衡(全部賬戶借方發生額合計數=全部賬戶貸方發生額合計數);②餘額試算平衡(全部賬戶借方期末(初)餘額合計數=全部賬戶貸方期末(初)餘額合計數)。

練習題

E3-1目的:練習會計分錄的編制。

資料:

(1) 向銀行借入1年期銀行存款100萬元。

(2)從銀行提取現金1萬元。

(3) 向光大公司購入商品200萬元,貨款未付。

(4)將應付光大公司的貨款100萬元轉作投資款。

(5) 用銀行存款支付光大公司欠款50萬元。

(6) 將出售商品取得的收入300萬元存入銀行,同時結轉已售產品成本200萬元。(7)用現金支付罰款1000元。

要求:將上述經濟業務編成會計分錄。

E3 - 1練習 會計分錄的編制。

(1)向銀行借人1年期銀行存款100萬元。

借:銀行存款 1000 000

貸:短期借款 1000 000

(2)從銀行提取現金1萬元。

借:庫存現金 10 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3)向光大公司購入商品200萬元,貨款未付。

借:庫存商品 2000 000

貸:應付賬款 2000 000

(4)將應付光大公司的貨款100萬元轉作投資款。

借:應付賬款 1000 000

貸:實收資本 1000 000

(5)用銀行存款支付光大公司欠款50萬元。

借:應付賬款 500 000

貸:銀行存款 500 000

(6)將出售商品取得的收入300萬元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 300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0 000

(7)結轉已售產品成本200萬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00 000

貸:庫存商品 2000 000

學習通練習題

非日常活動帶來的損失是透過營業外支出來核算的。

銷售商品尚未收款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有應收賬款、主營業務收入。

收入類賬戶的借方記錄減少,貸方記錄增加,費用類賬戶的結構剛好相反。

費用類賬戶的結構與資產賬戶結構相同,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資產最終都會轉化為費用,費用是瞬間的資產。

任何賬戶的正常餘額都在記錄增加額的那一方,因此,資產類賬戶的餘額在借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餘額在貸方。

賬戶的餘額一般與記錄的增加額在同一方,本期的期末餘額為下期的期初餘額。

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任一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合計數不一定等於其貸方發生額合計數。

標明某項經濟業務應借應貸賬戶名稱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稱為會計分錄。

複合會計分錄實際上是由若干簡單會計分錄複合而成的。

多借多貸會計分錄由於賬戶對應關係清楚,因此,企業不應禁止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