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

今天是2020年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這都應當是一個幸福的日子。我們本應開開心心的趁著假期好好的休息一下,和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吃團圓飯,看一看年年槽點滿滿的春晚,或者和朋友一起逛逛街趕趕廟會。原本我們都可以歡天喜地的度過二十一世紀的又一個春節。如果不是那一幫吃野生動物的敗類。

誠然,病情蔓延的很迅速,我們親愛的祖國已有過半被侵擾,但是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明確的意識到一點,在我們與死神之間,永遠隔著一道堅實的屏障——白衣天使。生於凡塵並非是他們折斷了羽翼,而是因為他們心中裝著沉重的世俗。2003年的“非典戰神”鍾南山教授,現已84歲高齡,但他仍毫不猶豫地奔赴救援一線。“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他說。但是與此同時,正有數不勝數的醫生在踐行這句話,他們或許是籍籍無名人,但絕不是碌碌無為的平庸之人。在疾病面前,他們才是最危險的,但他們卻是最無懼的。

不錯,現在有很多人針對疑似患有新型肺炎的潛伏期患者口誅筆伐,對逃離武漢的人聲討紛紛,從我個人角度來講,說不害怕、不反感這些“逃逸者”是不可能的,但是與擔憂相比,更重要的應當是為他們祈禱吧?泱泱華夏五千餘載的歷史,饑荒、戰亂、瘟疫、死亡,我們經歷過的何止是一次兩次?我們哪一次沒有挺過來呢?與其針對誰對誰錯爭論不休,指點患者們應當怎樣做,倒不如好好想一想,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或者說,我們能為救援人員做些什麼。隨著武漢外來人口的大量回流,相當可觀的一部分處於潛伏期的疑似案例者可能會將病原體帶出,這無可否認,所以為了其他人的生命健康,更為了自己便於治療,主動報備當地衛生局並接受隔離檢查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我的先生近日恰巧帶學生在武漢遊學,返回時自然是要進行詳細體檢的,所幸先生和孩子們體檢結果均良好,待潛伏期過後便真正安全了。自主隔離,甚至強制隔離,減少與他人接觸,甚至不接觸,直到進入安全期再解除隔離。對於未患病者來說,我們聽起來是理所應當的處理方式,但是對於當事人來說,心裡上總是不那麼容易接受的,但先生很坦然,沒有反駁,只是表示理解,沒有告訴我們任何人,選擇了自主隔離。這不僅是對身邊人的保護,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體現,這種精神,其實每個人都有。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此祈福。既然沒有妙手回春的能力,我們就要做好自己,不給醫生添麻煩,更不要讓白衣天使的翅膀折斷。祝福每一個患者康復,收起冷漠和批判,我們一定可以度過每一次劫難,瘟疫不能將一個民族打倒,它只會使我們更強大。

唯願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