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窮

常慕天之高遼兮,盡餘遊難窮觀。

《逍遙遊》之中有一句關於天空的描寫:“天之蒼蒼,其正色耶?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先秦時期是人類文明的理想鄉,思想如鳥兒展翼,蜉蝣於青璇之間,腳踩大地卻仰望天空用人生的有限,窺探蒼天的無極,是對未知的追求,也終將於此沉淪。千年以前的仰望,而今依然明亮,皂羅天幕下,人類不斷觸控極限,試探無極是否真不可及。

於是在人類智慧的盡頭處,我們發現了以窮對無窮的方法——窮舉。只要確定某一結果必有存在的可能,那他就必然存在,因為總有那麼一個瞬間,無論是一日後或是千年以後,排除掉所有的謬誤,餘下的都為真理。它的魅力就在於,不管歲月悠悠還是永恆一念,你都知道有一個解答在那裡等你,只是需要找到那條通向它的路。所舉越多,所得的希望也就越大,直到想象照進現實。

人力有盡時。相對比於渺茫無極中的芸芸眾生,人類實在是太弱小了,虎有利齒,象有巨軀,犀披劍甲,羆有怪力,而人類一無所有,只會東躲西藏。但是人力有盡,卻學會了借力,借牛馬之力,借天地之力,真就找到了一個支點,架起了撬動地球的槓桿。於是曾經的弱者一翻身成了強者,受害者反倒成了加害者,在有限的流離後,開啟了無盡的報復。

可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狂妄而張揚的人類,自以為算盡了一切,卻漏算了自己才是“天地之大劫”。自詡萬物之靈長,便心安理得的索取,任由慾望滋長而不加遏制膨脹到眼前一片混黑。總以為希望還會有,總以為資糧無窮,於是窮盡了幾世人的揮霍,留下汙煙漫空,自作其冤,自食其果,拿了的,換了去,以淋漓,以浩劫。

窮極一生,走不完一場夢。所謂永別的意思是,我們彼此之間只剩下了想念;而想念的意思是,無論山河阻隔,我都會穿越時間去見你。夢,或許是更高維度的投影,這樣才能在無盡的時間海中擁有“極”的力量——如神。正因那或可彌補的一幕幕憾事,我們才會在泡沫中沉湎而不醒,似乎如此便可以拼貼起無盡的裂隙,回到開始。

末路窮途,方開昇天。唯大恐怖之中方有大勇。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這說明在無窮的現實之中,人類偷偷從中藏了元一份天機。群居動物需要領袖,所以天賜人以英雄,恩惠每個族人上了鎖的“英雄人格”,如懸崖上綻放的獅心,獻祭了四分之一的生命,無所畏懼的他,瞬息間擁有無盡的力量。

否極泰來,陰陽相生。窮與無窮,本就是概念的存在,一者若失,兩者皆散。只是還忍不住,窮盡一生,苦苦探尋,苦苦追求。

或許是多言數窮的緣故吧,老天才會更愛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