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

佛家有偈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曾經奉為真理,甚至在自己的首頁上掛了許久。那時其實不過是一知半解,痴迷於此也不過是因為聽說佛家的大智慧法門功效甚盛,但是倘若真的讓我講起什麼禪宗、密宗,大小乘佛教的區別與聯絡,倒是不甚明瞭了。

後來有個亦師亦友的朋友向我解釋:“能看到的所有東西都不是真的,如果真正看到事物都不是表面上的那樣,那你就見到如來佛祖啦。”語氣活潑,但當時確實是信以為真,成天瞪著眼睛“洞悉萬物”也未曾有過厭煩的感覺,只是覺得自己道行尚淺,功力不足,惋惜幾句,感嘆兩下也就罷了,以至於至今還沒有親自拜讀過《楞嚴經》、《金剛經》等等佛家大作。

直到真正讀過,就又是一番感受。書中有云:這個世界本身都是虛幻的,一開始什麼都沒有,只是混混沌沌,空空靈靈。但是當一個人有了慾望,就什麼都出現了,起心動念間,“念”就成了囚籠,凡此種種世間人皆不得逃脫。我們所稱為的“佛”,事實上是直接音譯的結果,夢參老法師在開壇時講,完整的從印度翻譯過來,應稱之為“佛陀耶”也就是“覺者”。佛即是覺,覺者就是活明白了的人。人人本自具足,只要靈臺清明,就看破了紅塵,洞徹了世事虛妄,也就成了那高高在上的漫天神佛。無慾無求,長生自在。

可是我不信。

我信他可以長生不老,我信他有無邊的法力,我信他無悲無喜,我甚至相信他無慾無求,但我不信他自在。

這並非是對這漫天神佛的不敬,或是對禪師的褻瀆什麼的,只是單純的認為不公。如果生活是一場苦行,只要你認認真真活著,功德圓滿了就可以羽化飛昇,但是代價是讓你忘記一切,所有過往的一切,你的父母、朋友、師門、妻女那要這般大功德又有何用?多少人口口聲聲的仁義道德,一旦事情降臨到自己的身邊,又有幾個不見利忘義?一個人永遠只會嫉妒、暗算身邊比自己家境略顯優越的人,對於比自己富了千百億的商道大賈、金融巨鱷,只會留下豔羨。真小人,倒是遠遠強過偽君子了。如果生活的目的已經遠遠超出了生存,物質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紅塵的道場裡,又有幾個人守得住單純?

當你獨身一人,獨自走到世界的盡頭,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只有自己,伸出手,摸不到一點實際,掌中的都是虛空。再度審視用遺忘換來的長生,卻突然發現連用來交換的東西都遺忘了。真是可悲啊,他們曾經陪伴你度過了那麼多的年年月月,卻只因你的一句“大功德”,留不下一絲一毫曾經存在的印記,從此連最後一個記得過往的人都遺忘了,連同他自己。遺忘和回憶一樣,都被埋沒在時光的深處,佈滿塵埃。

遠處似乎來人了,遙遙望著那段顛倒的身形,不由得想起了假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