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太陽都出來了,宗恬沒有急著起來,

忙了幾天,終於把豆收完剝好了,想睡個懶覺,翻個身閉上眼躺著,也睡不著,就是不想起。

一直到肚子咕咕叫了,才起來,抓了一把還沒完全曬乾的豆放到鍋裡煮著,

剩下的搬到洞口不遠處曬,看著那個竹排門,

想想自已不知道要在這裡住多久,為了安全,不如把洞口用泥糊堵牆,安全一點。

鍋裡水開了,沸騰起來,綠的豆子隨著翻騰的水浮起來又落下去,空氣中有股淡淡的香氣漂浮。

再煮20分鐘左右,小根蒜和野菜切成段,放進沸騰的陶鍋裡,放點鹽,

要是有香油,放幾滴就好了,最近吃得太素了,連一點油星子都沒有。

在這樣平靜的一個早晨,坐在這裡曬著太陽,喝一碗剛煮好的蠶豆糊糊,

遠處山清水秀,陽光明媚,微風徐徐,

這樣的安逸讓宗恬感覺自已並沒有身處在這充滿危險的原始社會,

這樣歲月靜好的白日夢,在吃完這糊糊時戛然而止。

吃了早飯,宗恬準備到四周搬些石頭回來,準備在洞口一邊用泥巴和石頭壘一堵牆,

留一米左右,把之前的竹排門立起來當門。

這樣來來回回,把周圍的石頭石塊甚至石碎,都搬到洞口,

再到後山挖些黃泥,用水和一下,加乾草用腳踩著和,開始壘牆,

先挖個地基,就做個樣子,挖10公分深而已,然後一層泥巴,一層石頭,往上壘,

把搬回來的石頭壘完,天已經全黑了。

拿著水壺到水潭邊打水,回到洞裡,把豆收了,再抓一把放鍋裡煮著,

再帶上水壺,到水潭邊清洗一下自已,

水潭邊,用一些樹枝隔一段距離,插兩根樹枝,圍成一個圓,編一個草蓆用插在地上的兩根樹枝夾住,隔一段夾一次,圍成一個圓,可以在裡面洗澡,手一伸,可以伸到水潭裡用竹筒打水。

水壺灌滿水,把麻布衣脫下來,放到水裡揉搓,

站到水潭邊洗澡間,把衣服當毛巾一樣擦洗一下,洗完,

穿上草鞋,拿起裝滿水的水壺回山洞。

把圍在身上的麻布衣掛在火堆旁邊的架子上烤一下,是之前用兩個丫型樹杈分別插在火堆邊,

樹杈上方橫放一根細竹子,做的一個簡易的晾衣架,

晚上洗了的麻布衣就掛在這裡烤乾。不用用手一直舉著烤,

不一會就冒白煙了,麻布很快就幹了。

草草吃完晚食,準備用之前剩下的竹子做兩個喝水口光滑點的水壺,

一個大的裝水,一個小的裝煮好的豆,方便出門,有吃有喝,中午不用回來,

挑出兩節大小適合的竹子用石斧砍出兩節前後都有竹節的竹段,

捅開一頭的竹節,用石刀修整一下,再用石頭打磨一下,

找一塊粗糙點的石頭打磨下底部和頂部,用石刀修整一下打磨的竹渣,

再按之前的方式做個水壺木塞,用石頭打磨修整得和水壺出水口差不多大,方便封口,

搞好一個,加上勞作了一天,困得不行了,躺下秒睡,

睡眠出奇的好,明天再接著壘牆,做水壺。早上的白日夢在夜裡得到了延續。

第二天,重複昨天的活,石牆壘了三天,終天壘好了,

沒有壘到頂,留了20公分透光,

之前的竹排門在長的一邊用細小韌性大的竹子固定一根手臂粗的木棍,

在門口的一邊放一個有凹窩的石頭,在它的正上方用打蛇棍捅一個洞,

把竹排門的長的一邊固定好的手臂粗的木棍上下分別懟到頂洞和下面石頭的凹窩裡,

竹排門就可以以凹窩和頂洞為垂直線做中心軸轉動開門關門了,

不再是之前只是橫著靠放在門口的柴堆上隔一下的門了。

剩下還有竹子再做個小竹排,和架床的方式一樣架起來,用來放自已的家當,

灶重新用泥巴糊一個,之前那塊平整光滑的大石頭,架在灶邊,可以放洗乾淨的菜,和切菜。

弄完這些,整個山洞感覺有模有樣了,有點滿意,

雖然不知道會住多久,找點事做,總比胡思亂想的好,累了能倒頭就睡。

能吃能睡,就是沒有安全意識,這樣的環境,一個人,敢睡死,也是沒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