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琪想帶幾個人到山上找一些常用的草藥,現在一點小病都能要命,感冒發燒的,外傷的,骨傷的,都很需要,

至於那些什麼降血糖降血脂的沒在考慮範圍內。

宗恬想先了解一下,目前部落裡,知道的可以採集到的野菜、果實都有哪些,

因為現在的人都沒有給這些東西取名,就算有些簡單地取了名的,宗恬也不知道,他們取的名和自已知道是不是同一種東西,

所以想讓人去把部落平時採集的東西都採一些樣品回來,就算是老了不能吃了,或還小的,還不能吃的,都採點回來。旨在瞭解。

如果家裡有就不用採了,拿過來給宗恬看一下先,

全面瞭解下部落糧食的具體情況,宗恬再決定去找哪些糧食。

今天自已就帶一個人到處看看,瞭解一下週圍的環境,各種植物土壤什麼的。

需要去尋找的,則需要今天晚上看過採集的人帶回來的樣品,還有就是,現在先看一下大家手上儲存的都有哪些,綜合起來,才知道自已最終要去找哪些。

不一會,阿良嬸就把各家儲存有的各種吃食都帶了一點回來了,桌子上擺著各種堅果,和水果乾,大部分都是宗恬不認識的,

認識的有板栗、榛子、松子、酸角、核桃、豌豆,南瓜子,蠶豆……還有很多不認識的,

看來像是扒了松鼠的存糧了,才收集得這麼全面,

除了豌豆和南瓜子,其它的堅果宗恬讓他們平時什麼時候採收,以後就什麼時候採收,不種,

宗恬拿起豌豆和南瓜子,問

“這種和這種地裡、山上多嗎?”

“不多,山上還有呢。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吃這個”

阿良嬸回道。

難怪了,豌豆和南瓜子看起來都好癟,應該是看到豆和瓜著急吃,數量又不多,還沒等它們長老就吃完了,所以沒存下飽滿的種子。

這種豌豆是食豆的,宗恬讓部落的人等過一段時間再採收,告訴他們果實成熟,才能採收更多,到時候再留種,來年春天再種,豆既可以曬乾儲存,還可以做成粉條。

豌豆還有食苗的,現在這個時候還可以食苗,不過已經有些老了,倒是正是吃豆莢的時候,

南瓜也是,宗恬讓大家看到南瓜也先不要採摘,等到秋天變硬變黃了,再採收,會更大更多,直接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就可以儲存很久,可以收了做主食。現在可以吃南瓜苗。

蠶豆正好是到了收穫的尾聲了。一問,

阿良嬸說,這個不多了,快摘完了

這也太快了吧,看來數量還是太少了,好訊息是明年可以種,宗恬自已也收了不少。到時候看一下,挑一些好的做種子

大家聽了都很高興,就算不知道真假,也無條件相信天神,也不問宗恬死了又活的事,都覺得是天神沒接走的原因。

也許在這個沒有什麼精神支柱的時代,天神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是可以無條件相信的吧,

高少和黃琪的這招天神託夢真是神了,估計他們自已都沒有想到會有這種效果吧。

宗恬之前從墓園亂葬崗帶回來的有小根蒜、苜蓿、蠶豆,剛剛看到蠶豆部落也有,就把另兩種拿出來給大家看,問大家有沒有見過,

不知道是因為巧,還是因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地方,所以生長的植物是一樣的,這兩種植物都有人有見過,其中苜蓿部落的人都吃過,雖然不知道叫什麼,

但一看就知道吃過,一問就知道哪裡有,而且現在部落的人也常常會採摘,因為真的很多,一年都有得采。

小根蒜,是一個叫小虎的小男孩見過,印象深刻,是因為年紀不大,餓的見到什麼都要嘗,結果覺得一股怪味,以為有毒不能吃,於是大家也沒有再去嘗試了。

現在可以讓他們採集回來的路上,挖一些回來種在自家附近,說這個用來做肉,會好吃很多。阿戰和大山有發言權,跟大家科普了一下用法。

如果要去找可以吃的食物的話,這個季節,應該有油菜花、蠶豆,甘藍、黃豆、南瓜、土豆等,南瓜和蠶豆已經知道了,宗恬還是想以找主食為主,最想找土豆和黃豆。

知道它們喜歡的生長環境,找起來比較有方向,

黃豆不僅可以吃還可以用來提純鹽,土豆是高產的主食,.

怎麼能沒有土豆,一定有,只是他們不知道,可能只是這一片沒有,也許走遠一點,就會有,

如果這一片沒有的話,宗恬打算改天和狩獵隊一起外出,去更遠的地方看一下。這個太重要了,不能沒有,高產的主食。

至於高少,宗恬想讓他找兩個人打下手,做幾個石磨,豆類的加工,石磨是少不了的,

現在還沒有牛、驢拉磨,只能人工磨,所以可以做小一點的。以後有牛、驢或做了水車了,可以做個大的。

還有阿戰同學,阿戰是狩獵隊的頭目,打獵那是槓槓的,讓他帶人出去捉活的兔子、野雞、野鴨、牛崽、馬崽、羊崽、豬崽、驢崽……有什麼捉什麼,不一定要馬上捉到,能捉就捉。

宗恬還把之前在墓園亂葬崗那邊用來捕鴨的神器給了阿戰,要是他們覺得不錯,可以多做幾個,方便活捉各種小動物。

但是阿戰根據宗恬的描述,只知道兔子、野雞、野鴨,羊和豬,牛、馬、驢不知道,

豬是有印象,但是獵野豬很危險,只能看能不能趁母豬外出的時候,找到他們剛好有崽的窩,把崽抱回來了,

但是說可能性不大,以前都是挖陷阱,偶爾能捉到,掉陷阱裡死了吃肉的。都是大黑豬,很勇猛。

宗恬、黃琪、高少三人對視一眼,這是他們三個沒想到的,

就讓阿戰先找兔子、野雞、野鴨,和羊,豬的話就如阿戰說的那樣,看運氣了,能找到他們的窩,母豬又外出的情況下,就抱回來,

現在知道要捉什麼,對環境又熟悉,找到目標獵物應該不成問題。

馬和驢可以找不到,可以沒有,但是牛和豬,這個肯定是要的,要實現吃飯和吃肉自由,沒有這兩個怎麼行,

沒有牛誰耕地?沒有豬吃誰的肉,這個需要從長計議,現在先按計劃開始,宗恬三人打算到晚上叫上首領,叫上阿戰再仔細商量一下。

每組人的任務都是圍繞著吃的來進行的,

呃。。。。藥也是

大家都有任務了,就各自散了,帶人出發,理想和計劃不錯,成果還要看情況了,反正計劃是這麼計劃的。

宗恬也不奢望今天有什麼收穫,今天就是踩踩點的,熟悉一下週圍的環境先。晚上大家再一起根據實際情況定製詳細的計劃。

高少選了兩個年紀大點的,對打磨石器和木製品比較有經驗的,就去找石頭和木材了。

阿戰則是挑了一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帶著狩獵工具和捕鴨神器出發了。

黃琪和宗恬這邊的主力軍則是部落的婦女兒童們,

宗恬把人分成三波,

一波人去摘蠶豆,因為不多了,就只讓兩個人去摘,

一波人跟她和黃琪上山,宗恬的意思是,她這邊到處走走,看能找到什麼,現在正是油菜籽收穫的季節,如果能找到就好了。

如果黃琪找到什麼需要停留,兩個人就分開走就行了。

最後這波人,去竹林砍些竹子做籬笆,

因為阿戰對捉到雞和鴨很有信心,所以宗恬想讓他們多砍些竹子,用來做圈養雞鴨的籬笆。

至於用來曬蠶豆的竹蓆,之前他們曬各種果實的時候就做有,明天直接用來曬蠶豆就可以了。

如果找到油菜籽就讓高少做一個榨油的的工具,反正古法榨油,沒有什麼技巧,就是擠壓,

給他說個大概,讓他自已想辦法,現在沒有氣壓液壓,做一個物理壓榨再簡單不過了,

原理,手中間放個果子,兩手十指交叉往中間一壓,果汁就被壓榨出來了,這就是壓榨,

只是榨油的話,這點力肯定是不夠,需要高少利用他的專業知識做出一個借力的壓榨工具,傳統是用動能慣性撞擊的方式,,

如果有一根木頭,兩頭分別被一根繩子吊在半空中,有件溼衣服放在牆上,用手推動木頭往牆上一撞,衣服的水不就出來了嗎,

就是把油菜籽做成“溼衣服”用木頭撞,油就出來了,給他說一下,應該能一點就通。

只是油菜籽要處理一下,才能做成“溼衣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