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使員工保持完成業務的高度積極性

.問題

從事模具零件銷售的經營者提問,在員工的努力下,公司成功扭虧為盈,但怎樣才能使員工把對工作的高度積極性保持下去?

塾生問

提問的主題

我想請教的是如何才能使員工對完成業務抱有高度積極性。

本公司自從成立以來,首次連續兩年出現虧損。為了擺脫這種狀況,在這一年時間,我們採取措施,對營業所進行合併整改,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在這個措施的作用及員工的努力下,今年總算在銷售上盈利2000萬日元。

但是,做出這個成績後,大概是因為完成目標帶來的安心感,員工的意識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在公司的這裡那裡,開始出現不滿和抱怨。銷售抱怨每個人負責的工作數量增加了,忙不過來;女員工則抱怨事務性工作又緊急又煩瑣,導致下班時間被拖延,幾乎沒有私人時間。

管理者也因為過於忙碌,忽視了下屬,使這些問題擱置一旁,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因此,由於壓力過大,員工之間開始鬧彆扭。假如增加人手,減輕人均負擔,給員工加薪,也能解決問題,但為了產出利潤,現在還不能這樣做。繼續這樣下去,很難保持員工對工作的高度積極性。

為了使企業在嚴峻的社會環境中生存下去,今後還要靠員工在努力工作的基礎上產出利潤。然而,我不知道怎樣才能使員工保持高度積極性。懇請塾長指點。

提問背景

本公司是銷售模具零部件的商社。製造汽車、家電、手機等產品必定需要模具。我們是向汽車、家電廠商及其供應商提供模具元件的公司。年銷售額18億日元,員工約有40人。

1970年,我父親開始從事現在的生意,在經濟高度發展的環境下,銷售額蒸蒸日上。我在23歲加入公司,之後按照自已的意志開始進行企業改革,為提升銷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此我十分自豪。

我35歲時,父親因肺炎突然去世,由我繼承了企業。之後,由於行業蓬勃發展,我們的銷售額、利潤都順風順水,一路增長。同時,公司還在其他縣的A、B地成立了新營業所,我覺得自已“很能幹,很有經營的神經”,在身邊的銀行和供應商的紛紛吹捧下,我也完全以為自已是這麼回事。當時,我特別熱衷於塾長不太提倡的青年會議所的活動。

但是,不言而喻,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讓企業賺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從1998年開始,汽車行業開始動真格地、大刀闊斧地削減裝置投資,推行零部件標準化,來自廠商的模具訂單數量銳減。於是,從未嘗過蕭條滋味的模具行業首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不景氣。

本來為了在全日本拓展業務而增設的A、B營業所也沒有產生銷售,只會耗費經費,變成了赤字窟窿。而且,原有的、在其他縣的C營業所由於所長几乎從不跑業務,結果慘遭蕭條吞噬,銷售額眼看著直線下降。後來我才發現,當時C營業所的員工對所長已經失去信心,完全沒有工作的意願。

當我察覺有問題時,1999年,最終出現了3 700萬日元虧損。次年,也就是2000年,也出現了6300萬日元虧損。這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已在這幾年沒有為公司做過任何貢獻,而且,雖然員工拼命努力工作,但我卻脫離現實,沉溺於青年會議所的活動,並把這視為理所當然,而且還誤以為自已是個“能人”。

在這之前,公司的銷售沒費什麼勁就取得了增長,所以我也不太在A、B營業所露面,對所長也沒有具體的指示和指導。 C營業所也一樣,雖然已經出現問題,但我卻毫無察覺,更別提解決,一味放任自流。這怎麼可能賺到錢呢?

父親辛辛苦苦創立了企業,而我只不過是繼承了它,後來又趕上行業的好景,公司才有了利潤。這說起來多麼丟人。

我終於意識到這一點,打算重整旗鼓,於是積極投入企業經營,指揮、指導員工,同時加強了與員工之間的交流。我開始合併整改營業所,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物流,重新分配員工崗位,把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地方。做得越多,我越感到自已過去對事業的荒廢,也越瞭解到員工的勤奮。他們沒有抱怨現狀,而是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在自我反省之後,我向員工道歉,並開始熱切地告訴他們自已打算從零開始出發。

雖然,因為連續兩個財年虧損,公司資金週轉不暢,環境比較艱苦,但我深刻地意識到,這是自已種下的苦果,所以沒有削減任何員工的薪水或獎金。員工開始對公司生存有了危機感,同時,我坦誠地承認自已的錯誤,謙虛反省,贏得了他們的理解。他們每天全力以赴,努力工作,直到夜深。

於是,在大環境蕭條的情況下,本財年我們銷售額增長了15%。同時透過整合營業所,經費得到削減,產出了2000萬日元的銷售利潤。雖然,銷售利潤只有1%,在塾長看來還遠遠不夠,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在如此不景氣的情況下,能回升到這個地步,我覺得已經很了不起,由衷地感謝員工。

但是,經營企業真的很難。當有“讓公司盈利”這個明確目標的時候還好,一旦這個目標獲得階段性實現,大概是放下心來的緣故,員工一直保持的高昂幹勁開始一點一點地消散。

由於營業所合併,銷售人員及內部跟進訂單的女員工單人工作量增加,每天下班的時間變遲。隨著壓力累積,及新人事制度的匯入,還有因為解除職務而導致的工作意願變淡,員工之間逐漸開始出現不滿。同時,員工之間的人際關係也開始扭曲。

體育競賽中也常常出現類似的情況。當有“勝利”這一明確目標時,為了取勝,隊伍中的所有人團結一心,拼命奮鬥。可是,一旦獲勝,隊中就會出現各種矛盾,最後變成一盤散沙。我們公司現在正是這種狀況。

這個問題無論如何也要解決,可是,現在好不容易才剛剛開始有利潤,我不能輕易增加人手來減輕每個人的負擔。然而,如果繼續按照現在的人員工作下去,員工的負擔就會比較大。而且,儘管他們很努力,我也不可能給他們更多的薪水。雖然,員工也從一定程度上表示理解,但如果不以某種形式解決現有問題,我想,員工的積極性是不可能繼續保持下去的。

現在,我採取的措施是與每一個員工面談,聆聽他們對現狀的不滿和問題,並儘可能去解決。雖然,我們攀登的是塾長所說的小山,但在向員工進一步揭示宏偉目標之前,我們要站穩腳跟,改善公司體制,使企業持續產生利潤,我覺得這很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使員工持續保持高度積極性。關於這一點,懇請塾長給予指導,請多關照。

塾長答

現在才剛站在起跑線上,要描繪夢想和目標,率先垂範。

明確企業的目的和意義

您自已也很清楚了。我覺得您已經想明白了一切問題所在。

您加入了父親創立的模具商社,自已也很努力,可是,您是在父親已經鋪好了的路上努力而已。而您卻誤以為公司發展得一帆風順,是因為自已的本事。到了公司虧損的時候,您才發現自已原來什麼也沒有做。

您熱衷於青年會議所的活動,脫離現實,對企業的狀況一無所知。當您意識到這一點後,向員工坦誠地道歉,自我反省。“真的非常抱歉”,您低頭認錯,全力以赴地推進企業改革。“對不起,今後我會拼命努力”,員工被社長的真誠道歉深深地打動,全力配合,努力奮鬥。於是,在惡劣的市場環境中,在連年虧損的逆境中,貴公司卻成功扭虧為盈。可是,這時員工中卻開始出現抱怨,所以您很苦惱,不知道該怎樣引導他們。

本來,您進入父親創立的公司,順著父親營造的勢頭經營,公司順風順水地成長起來。您還趕上了日本高度發展的浪潮,由於日本產業界快速發展,需求大量增加,您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您以為這完全是自已的功勞。但後來,您意識到自已的錯誤,做了深刻反省,還向員工道歉,投身到員工當中,著手進行各種改革,好不容易有了1%的利潤。雖然,您意識到自已過去疏於經營,並能痛改前非,開始認真工作,但是,這只不過是把過去的負分歸零,並沒有變成正分。

過去,您是一個負分的經營者。這個負分的人總算發現自已的問題,也向員工道了歉,“對不起,從今以後我會拼命認真工作”,著手推行種種改革,這只是回到零點,站在起跑線上而已。

既然站在起跑線上,那麼應該做些什麼呢?過去,您繼承父親的事業,順著父親鋪設的道路奔跑,不過如此而已,但您卻開始脫離企業,跑去參加青年會議所的活動。公司之所以得到發展,也只是因為搭上了產業發展的順風車,水漲船高而已。現在,您雖然有所反省,認為“過去我只是沾了父親經營企業的光,公司才有18億日元的銷售。我現在才發現,自已其實一直以來什麼都沒有做。我太對不起大夥兒了”,但是,您還沒有明確地描述夢想和目標,沒有清楚地講述公司未來應該怎麼樣。

由於虧損,您急呼:“糟了糟了!再虧損下去公司就要倒閉了。一定要想辦法盈利”。因為您只給了員工這個目標,所以,一旦公司盈利,“公司盈利了!”一一大家都鬆了勁兒,這是順理成章的。“再虧損下去公司就會倒閉,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盈利”,這只是最低限度的目標,虧損還是盈利並不是企業存在的目的。

過去,您只是藉著父親為企業打下的基礎,在沒有提出任何目標的情況下,銷售也達到了18億日元,表面上企業發展得一帆風順。您的企業經營的模具是產業界的關鍵部件。不管是製造汽車還是其他任何產品,都需要模具。您的企業還擔負著“提供關鍵零部件”這一重要社會責任。您父親從事這個事業,只不過在部分地區銷售,公司就達到了現有規模。不過,首先您必須找出工作的意義。您自身必須學習和明確自已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擁有怎樣的意義。

“我希望把公司做成這樣。過去,我沒有提出任何目標,公司也自行發展到了18億日元的規模,但是今後,作為銷售、提供模具零部件的商社,我們公司要成為這樣的企業,為客戶提供這種產品、這種服務的同時,在幾千億日元市場規模的日本模具行業中,我們至少要取得百分之幾的市場份額。我們公司的銷售可以達到上百億日元,不!應該能達到200億日元。”

您必須如此講述企業的目的和意義。

企業為了員工的幸福而存在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以前我也對諸位說過,在27歲創立公司的時候,我曾經把“讓稻盛和夫的技術問世”作為創業目的。然而,新員工進入公司之後,他們逼問我:“我們未來的生活怎麼辦?”

當時,我發現自已的想法錯了。我成立這個公司的目的明明是讓自已的技術問世,卻因為我僱用了這些非親非故的員工,就必須保證他們未來的生活,還有比這更荒唐的嗎?早知這樣的話,我就不經營企業了。雖然心裡這麼想,但我已經開始經營企業,沒辦法後悔了。打那以後,我明白了京瓷這一公司存在的意義,是實現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雙方面的幸福,之後從未改變這個理念,直到今天。“京瓷公司是為了追求公司中包括我在內的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雙方面的幸福而存在的。所以,京瓷公司必須有高收益,成為在任何蕭條風暴中都紋絲不動、堅如磐石的企業。因此,我衝在前面,拼命工作。而如果各位也想守護自已的生活,創造自已的幸福,就跟我來。厭惡這個目標、不願意追隨我的人請辭職。即使我再辛苦,也無法讓這樣的人幸福,所以,我不需要這樣的人。我需要的是和我一起吃苦的人。”

我這麼對員工說。您的情況跟我也很類似。

“我希望這家公司真的能讓你們幸福。我繼承了父親的公司,遇到了不景氣,現在才意識到這一點。我希望這家公司能成為使各位員工幸福的平臺。順便說一下,現在公司僅有的這一丁點盈利是起不了作用的。為了讓這家公司變得更堅固,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收益,增加銷售,把它變成值得員工放心、值得員工託付自已命運的地方。所以,我會衝在前面,帶頭努力。”

首先,要描繪夢想和目標,滿懷熱情地拼命向員工講述,我要這樣做,請大家跟我來。透過這些訴求,員工的想法必定會發生改變。

好不容易才產出了一點利潤,卻用於漲工資。因為員工發牢騷,就做些什麼迎合他們。不要這樣做,您要說“我不能那麼做。公司才這點利潤,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陷入虧損。我希望把公司變成這樣”,您必須樹立願景、目標和夢想,並講述給員工聽。

一切從那一刻開始,現在還是零。您只是從負分回到零分,站在起點上。今後,您必須向前邁進,所以,您自已要率先垂範,帶頭吃苦。而且,您首先要告訴大家:“我在前面帶頭工作。”

您心裡很清楚,您繼承父親的事業,做到今天這個程度。

公司也有了18億日元銷售的規模,現在,您也在真心反省,我覺得您是一個優秀的人。您有一顆真誠坦率的心,以後企業會大有可為。因為您是個明白人,所以我說得也比較直接。今後,您的企業會蒸蒸日上,有大發展,請您一定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