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非申意識到曾經看的網際網路小說在自已身上印證,也是苦笑一聲,但隨即也是計上心頭。對手在試圖透過系統來竊取心思,勢必會讓他產生依賴心理,根據上次的試探,劉非申似乎已經找到系統能探知的底線,儘管他很疑惑為什麼系統功能如此不堪,但確實給自已一個反擊的機會。

次日,吳函早早的便在相府門前等候,劉非申邀其共進早餐後,共乘一車前去上朝。朝堂之上,各位大臣驚訝地端詳著這個被武侯大力舉薦的青年,吳函的系統特性讓這些蜀中的文人權貴們對其好感不斷增長,劉非申首先進言道,“臣昨日與吳子昭共謀國之大策,他的一些看法可以分享給諸位同僚。”吳函對於劉非申的突然推薦有些意外,他本想等其先提北伐之事後,自已再出來另闢蹊徑,片刻過後不卑不亢的朗聲道,“陛下,當今蜀中疲敝,誠乃危機存亡之秋,,然侍衛之臣......”

劉非申聽到這話,若不是端著相父的儀態,便要給這個依靠系統作弊和未來優勢的傢伙一個耳光,這是你的詞嗎?心中卻是道,“子昭果真為天賜奇人,竟與我內心想法如出一轍。”面向朝臣正講述著自已copy諸葛丞相的高論而滔滔不絕的吳函,在聽到丞相內心誇自已的話,嘴角的弧度再也掩飾不下去。大臣們見其講到歸於舊都時的言論,一時間朝堂議論聲四起,吳函對此並無半分意外。

騷亂中有一人以並不大的聲音詢問道,“你說的很有道理,還都於洛陽確實是陛下與我等大臣當堅持的。”說話之人乃是休養生息著稱的賢相——費禕。那因為吳函的言論而躁動的朝堂被費禕一句話瞬間鴉雀無聲,彷彿時間凝固般,費大人如炬的目光越過人群直指吳函,繼續言道,“請問你有什麼實際計劃嗎?”

吳函知道這就是先提出國之大事所必須經歷的問題,他必須有著完整的規劃或者說完全能夠說服大多數人的能力。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政治的人當然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但幸運的是吳函擁有著系統。系統已經把歷史中諸葛亮戰前所做的一切準備統統呈現在眼前,隨著吳函一句句犀利且精準的言語響徹在大殿之中,上前質問的大臣越來越少。

劉非申默默站在原處,微眯著雙眸,冷眼旁觀著吳函那在他意料之中的反應。系統的功能目前很不明確,但很明顯的是因為對時間線的更改,系統會被限制。而且在劉非申的觀察下,最簡單的直接把人殺死也是不行的,系統必定會百般阻撓,甚至還會使他心生警惕,從而失去唯一的優勢,斷不可取!

這是一場互相鬥爭的遊戲,對手是沒有血條的,任何物理攻擊並不能打敗他。劉非申腦海翻湧,“沒有名字,沒有時間。”這是他“穿越”過來時耳邊一直迴響著,當時他只以為是自已第一次陷入時間流中的思緒紊亂,但突如其來的系統和這宛如天命之子的吳函,“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劉非申感覺自已離真相已經不遠了,那若離若失的朦朧感卻帶給他的內心一絲絲平靜。

吳函回應了最後一位大臣的疑問,此時的他自信而又膨脹,哪怕他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回頭看向位居大臣之首的劉非申,人性的惡意不由得湧出,“我已經得到諸葛亮的所有計策,再加上系統我為什麼不能取而代之。”吳函腹誹著,對於名與利的追求,使諸葛亮在他眼中越發礙眼。

吳函面上不顯,緩緩施了一個無懈可擊的禮,淡然開口道,“各位大臣皆為國為民,在下與諸位探討後受益良多,討教了。”劉非申表示習慣了,目前他需要進一步試探,利用吳函對虛名的追求,欲使其亡必先讓其張狂。“子昭所言所行,聖賢也。”劉非申是一點也不吝嗇誇讚之詞,“北伐之事,陛下以為如何?”劉禪點頭示意後,又堅定的下令道,“吳子昭本為孝廉舉仕,又獻如此良策,官封侍中。”

聽聞此言,劉非申內心不由感嘆,要是在歷史中阿斗能如此果斷的任命賢能,武侯應該會很欣慰吧,哀嘆一聲,但這是吳函的手筆,吳函與系統的對話他聽得清清楚楚,其中也包括前者對自已的殺意。朝會上大致定下了北伐的章程,統領肯定為劉非申莫屬,吳函因為與武侯觀念的一致而被任命為副手。

數日後,演兵場上,劉非申與吳函並肩站在高臺之上,,煞風凜冽,久經沙場的血腥之氣從士兵的操練中,向四周發散著、沖刷著。劉非申邀請後者前來自然是有的放矢,手中羽扇微微揮動,轉頭嘆道,“子昭,覺得我軍如何?”吳函眼珠一轉,脫口而出,“氣勢磅礴,肅殺,王者之師也。”

“蜀中富饒,礦藏豐富,但我軍的裝備卻不如魏軍,工匠實屬不足呀。”劉非申也不接他的話茬,一個勁的釣魚。

吳函一聽這話,這我熟呀,經典裝備問題不由喜上眉梢,但又故作深沉,遲疑的開口說道,“丞相說的在理,我蜀中如此富饒,若是因為工藝問題而導致我軍戰鬥力下降,實屬可惜。”戛然而止,吳函裝作決然之狀,毅然言,“丞相,我願領二百工匠尋改良之法。”

“子昭,這是有方法了?”劉非申見魚已然咬鉤,但還是想讓他親口說出辦法,對於吳函,要讓他一直在自已眼皮子底下,不然系統那令人頭疼的外掛能力絕對會對自已有大麻煩,畢竟自已隨時有被發現的危險,還是要早做打算。

面上依然十分忐忑的吳函,哀嘆一聲,“丞相,我早年在一本古籍中曾見過一種冶鐵之法,想趁這次機會實踐一下。”說完後,吳函裝作一種生怕劉非申搶他功勞的心虛,對於他的演技,劉非申不置可否,安慰說“我不僅不會搶你功勞,還會向陛下為你請賞!”

內心還在為自已的高超演技而自戀著的吳函,聽見此話說明時機已到,便把具體的辦法詳細的告訴給劉非申。當吳函說出方法的瞬間,劉非申腦海裡突然出現了吳函的視角,對於在別人的視角看自已的的奇怪經歷,他知道自已的努力方向對了,也許快結束這趟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