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餐桌上已經擺好了菜。

幾個人入座,張建軍看著桌上菜,不由得感嘆譚家菜果然名不虛傳,怪不得前幾天大領導就讓傻柱準備。

這裡很多菜不提前準備根本就做不出來,有的甚至要提前好幾天,譚家菜屬於宮廷菜,製作繁瑣,用料講究。

同時也明白了葉老的意思,這樣菜吃多了人真的會腐敗。

“葉老,大領導,我敬你們一杯!”

張建軍主動端起杯子,給兩位老人敬酒。

“好,來!”

三個人連說帶笑的喝了不少,大領導又讓人把傻柱叫來,敬了大廚一杯。

傻柱羨慕的看著張建軍,自已在後廚忙活半天,人家張建軍早就在這兒吃喝上了。

隨後傻柱回到廚房收拾,一些剩下的邊角料,他都裝起來,準備帶回去。

酒桌上,喝了一陣,談到當前的經濟情況,葉老嘆氣道:“現在的經濟不好,農業生產糧食跟不上!”

“國家又要搞重工業,發展國防,確實很難!”

張建軍點點頭,現在農業產量不行的一大原因是化肥問題,直到全國化肥普及之後,糧食產量才開始快速增長,搭配上良種和水利。

原來小麥一畝地產200多斤,後來才慢慢提高到800到1000斤。

不過現在來說很困難,特別是化肥廠,不是一般的專案,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尤其是技術引進很困難。

張建軍想了想,自已有任意門,是不是可以透過任意門引進一些當時世界其他國家的化肥技術,甚至裝置。

增加糧食產量,受惠的還是老百姓,張建軍的想法還是很樸實的,雖然自已的理想不那麼高,但是看到那麼多人吃不上飯,還是決定試一試,只是這種事不好明說,不然自已非要被抓起來切片了!

“小張同志,我看你眉頭緊皺,有什麼話想說嗎?”

張建軍看向葉老,坦然的說到:“現在制約糧食產量的因素有化肥,水利,種子,三個方面。”

“尤其是前兩個,水利全國修了很多水利設施,但是依然有很多地還是旱地,靠天吃飯,往往60斤種子下去,只收獲一百多斤,甚至有時候顆粒無收!”

“而化肥,則需要向國外引進技術和裝置,這對於咱們來說困難重重。”

“至於種子,我相信咱們國家的農業科學家,可以培育出良種,只是需要時間!”

葉老聽了張建軍的話,點點頭,他說的很對,增加糧食產量絕對不是簡單的事情。

農民是很勤勞的,但凡有一塊地可以種糧食,都會種上,但凡沒有種,說明這塊地不適合種糧食。

“是啊,所以這才是頭疼的事兒,現在國家面臨的外部壓力很大,要集中力量搞國防和重工業,沒有這些,國家的安全就沒有保障!”

葉老感嘆道,隨後又對張建軍說:“那你有沒有什麼辦法?”

見道葉老問自已,張建軍想了想:“我認為咱們應該想辦法先把化肥生產搞起來。”

葉老點點頭:“是啊,國家也是這樣計劃的,只是現在的困難擺在面前,一是咱們國家的外匯很少,二是國際上對咱們的封鎖,就算想花錢也未必買的到!”

張建軍笑了:“事在人為嘛,有困難克服困難就行了!”

大領導在旁邊說道:“建軍,不要逞能,這可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

葉老打斷他:“老夥計,你這話什麼意思?”

大領導尷尬的笑了:“葉老,您看現在的形勢,怕是不允許這樣搞啊!”

現在各種勢力明爭暗鬥,錯綜複雜,如此重大的專案,不知道多人會來摻一腳,到時候說不定弄的面目全非。

葉老想了一下,隨後說:“建軍,這樣吧,太多的支援可能拿不出來,國家的外匯儲備沒有這麼多,我想想辦法,最多能夠給你500萬!”

“500萬?”張建軍不由得感嘆,太少了,不知道能不能買到一套裝置。

“我也知道很少,不過實在是拿不出那麼多,其他的就要你自已想辦法了!”

“這樣,今年11月,化工部要召開一次小型的合成氨廠現場會議,你可以去看看,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建設化肥廠。”

“受制於技術和裝置的等因素,普遍產量都很小,建設一個年產5000噸合成氨的小化肥廠,需要花費一年半的時間,投資700萬元。”

張建軍點點頭,對於這些資料自已還是第一次知道,不過這些都是土法化學肥料,產量不高,一般只能供給當地周邊使用,距離大規模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特別是化肥包括了氨肥、氮肥,還有磷肥和鉀肥,後兩者的技術更難。

特別是鉀肥技術在1958年實現零突破之後,關鍵技術一直沒有攻克,直到1997年才取得進展,期間鉀肥長期依賴進口。

從大領導家回到四合院之後,張建軍雖然接受了這個任務,但是眼前確實一抹黑,自已並不是相關專業。

要想有所作為看來還有一段路走,不過既然有了啟動資金,其他的倒是好說。

只是太坑了,建一個年產5000噸合成氨的小化肥廠都需要700萬,給自已只給500萬。

不過有了任意門,張建軍還是決定試一試,隨後他申請把隔壁院撥給自已作為實驗用。

很快上面的批文下來,隔壁四合院批給張建軍使用,原居民都被遷走。張建軍把自已院子和隔壁打通,這樣一來方便自已在兩邊行動。

同時和街道辦的王主任說了,自已的工作很忙,不能繼續擔任四合院的管院,讓她另外找人擔任!

並且自已的跨院不屬於四合院的管理範圍,一切進行的都很順利。

唯有在管院人員的選拔上,出現了問題,易中海、閻埠貴、劉海中三個人紛紛要求管院。

就連傻柱、許大茂也跟著參與。

最後決定,劉海中和閻埠貴擔任管院,易中海不擔任管院,原因是傻柱去街道辦舉報了易中海扣留自已錢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