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校派劉時敏拿著長孫令牌前往南城兵馬司撈人的時候。

乾清宮,御書房。

已經忘了向美人許了多少諾言的萬曆帝,已經用過早膳,坐在御桌前,隨手翻閱著昨天朱由校整理過的奏本。

可越翻奏本,心中就越發感覺哪裡不對勁。

直到拿起最後一本請求撥內帑銀子賑京畿饑荒的題本,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他往常為了偷懶,讓司禮監秉筆太監組成了一個審題本小組,秉筆太監們一起討論題本並加以“披紅”,最後由司禮監掌印太監稽核,若掌印太監無異議則蓋印,下發回內閣。

無論是秉筆太監們對內閣的“票擬”有異議,還是掌印太監對秉筆太監們的“披紅”有異議,都必須將有爭議的題本呈送到御案前,等待萬曆帝的稽核。

這種評閱題本的方式,確實大大降低了萬曆帝的工作量,讓他得以在牢牢掌控大明帝國的同時,擁有更多的時間沉迷酒色。

可現在是讓他的孫子朱由校來批閱奏本,若繼續使用這種方式,很多奏本都到不了朱由校的手上,又怎麼讓朱由校瞭解整座大明帝國的事情,又怎麼讓朱由校發揮其神童的天賦,促使大明中興?

若錯過了這次天賜神童的機緣,他萬曆帝又去何處獲取中興大明的潑天功勞?

而且這種批閱奏本的方式,只適合牢牢掌握宦官太監的皇帝用來偷懶。

換一個能力手腕差點的皇帝,分分鐘有可能被宦官太監們聯合架空起來,絕非好事!

想到這裡,萬曆帝眉頭緊蹙,閉目思索起來。

一刻鐘後,萬曆帝睜開雙目,緩緩道:“往後內閣送來的奏本,先讓皇長孫批閱。”

“是,皇爺。”一直在側旁伺候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陳炬,心中驚起了波濤駭浪。

看來昨日皇長孫提出推廣三種高產潘外作物有了刺激效果,讓萬曆帝對其進一步放權。

“你對增設農部和設立南海布政使司有何看法?”

昨日萬曆帝看完史官筆錄時,並沒有當場問陳炬。

回去想了一宿,陳炬心中也有了些想法,當即道:“陛下,內臣以為,土豆就在京畿之地有種植,還是等李閣老和孫員外郎調查清楚再議不遲。”

“若土豆真不挑地,產量也高,便可以向種植土豆的農戶收集種植土豆的注意事項,編寫成書,便於來年推廣到其他地方種植。”

“同時,可派人到湖廣鞏縣核實玉麥,到福建泉州核實朱薯。”

“陛下,若核實皇長孫所言非虛,則需要收集這三種番外作物的種子,最好用小麥和稻米兌換,或者用銀子購買,以免被繼續食用,導致來年開春糧種不夠推廣之用。”

……

西城郊外,王家灣。

今日一早,便迎來了一行士兵與官人,嚇得王家灣的村民們趕緊躲回家中,閉門不出。

少些稍微膽大些的人家也只留著一道門縫,觀察著這行官兵的一舉一動。

李廷機看著百姓防備大明官兵的這一幕,心中撥涼撥涼。

孫承宗倒是很坦然地面對這一切,他在大同軍營的那段時間,也曾遇到過士兵時常到農莊裡蹭吃蹭喝,甚至作出搶掠百姓的可惡行徑來。

這一切,也不能只一味怪到士兵的身上來,因為大明的根都爛掉了。

軍營中都能時常缺軍糧,戍守邊防計程車兵們日常都吃不飽肚子,就不用指望這些士兵能用心用力守護大明帝國了。

更別說拖欠日久的兵餉了。

有些士兵甚至能被拖欠一兩年之久的兵餉,直到發生戰爭前夕才會補發餉銀!

難道萬曆帝不撥付兵餉,不撥付軍糧嗎?

孫承宗暗地裡做過調查,萬曆帝批閱後,兵餉軍糧要在朝廷大臣手上過一手,地方總兵同樣過一手,再到下面的千戶、百戶也要過一手...

最終能到士兵手上的兵餉軍糧,能有三成便可偷笑了。

甚至就連士兵手上的武器也同樣被層層剝削,戰刀甚至能薄如紙片,火繩槍時常炸膛,黑火藥點不燃的情況都能發生!

這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盤根錯節,勢力龐大,層層相護。

孫承宗還是有自知之明的,連上奏萬曆帝闡明此事的心都不能有。

因為一不小心,便會丟官去職,鋃鐺入獄;嚴重點,會惹來殺身之禍,甚至被滅族。

“王九大哥,不要害怕,我是蔣一葵啊,之前來過你家討口水喝,還記得我嗎?”蔣一葵來到村頭東邊的一戶人家門前大聲叫喊。

“吱呀”一聲,門緩緩裂出一道縫隙,裡面傳出一道不確定的聲音:“蔣老弟,真是你啊?”

“是我!”

門開了後。

“蔣老...蔣大人,您這是?”名為王九的四旬莊稼漢子,正要跟之前那般稱呼,可剛到嘴邊的話卻被他硬生生吞回肚子裡。

這一身官袍著實震懾住了他的心神。

長期生活在京師郊外,王九時常到城裡採購一些生活用品,販賣一些農作物,也見多識廣,認得官袍!

“呵呵,王九大哥,還是稱呼我為蔣老弟更順耳。”

蔣一葵理解王九的驚訝,畢竟上次他出游到王家灣時,並沒有穿官服,只是以一名遊客的身份路過王家灣,討一口水喝。

“草民不敢!”

王九可不敢亂攀關係,人家官老爺對他友善是在給他長臉,日後他在王家灣能吹一輩子牛。

但人貴有自知之明,可不能給臉不要臉,繼續往上蹭。

該有的階層距離還是要有,自身實力不足,亂跨越往往會反噬其身。

王九每次進城都會駐留城門口一個時辰,聽說書先生演講歷史、傳說和故事等,雖然不識字,但也明白了諸多道理和一些為人處世的準則。

王九望了望蔣一葵身後的那兩位官人和士兵,小心翼翼地問道:“蔣大人,不知您們來王家灣是?”

“哎,王九大哥,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李大人,這位是孫大人。”

“草民見過李大人,見過孫大人。”王九像極了書裡說的那般行禮,李廷機和孫承宗微微點頭致意。

“蔣老哥,不知道你家還有沒有未挖的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