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帝開始懷疑這兩人是不是提前串通好了,把他這個皇帝當作猴耍。

朱棣的臉色一下子陰沉如水,他對朱高煦問道:“這抓捕建文餘黨的事,一直是交給紀綱的錦衣衛專門負責。你一個監國王爺好端端搞什麼抓賊演習,這其中的貓膩,你給朕好好交代。”

他語氣開始變得兇狠,“不老實的話,從明天開始,你的全家老小一起滾到雲南去戍邊,老子一輩子都不想看見你這個混賬東西。”

朱高煦一見到老爹要動真格的了,他一下子變得六神無主。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父皇,兒臣真的……沒有……不是。”

一個清朗的少年嗓音將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過來,只見朱瞻圻一邊啃著雞腿,一邊淡定地說:“皇爺爺也想跟著我們去雲南山上一起採蘑菇嗎?”

這大逆不道的話一出,引的群臣紛紛側目。

朱棣對他的忤逆之言不但不怪罪,反而被他那裝逼的樣子給氣笑了。

“去去一邊玩去,這邊都是大人在說話,沒你這小混球說話的份。”

朱瞻圻奇怪地問他:“我爹上有老下有小,那上邊的老人不就指的是皇爺爺您嗎?皇爺爺把我們一家去發配到雲南,按太爺爺制定的《大明律》,全家流放可是指的三代以內,難不成皇爺爺不跟著我們一起去嗎?”

這個話一出,在場的上萬人一時間變得萬籟寂靜,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發出一丁點聲響。這已經不是大逆不道了,這是指著永樂皇帝的鼻子罵娘。

原本熱鬧的場面一瞬間變得針落可聞,文武百官齊刷刷跪倒在地,口稱‘臣等死罪,請求陛下息怒。’

所有人都以為朱棣會大發雷霆,沒想到他這個當事人卻不以為意,指著朱高熾的旁邊,對朱瞻圻笑著罵道:“讀書讀到狗肚子裡了,成天就知道跟你皇爺爺詭辯。還不快給我滾到一邊去。”

朱瞻圻雙手撐在地上,身子蜷縮變成了一個球的形狀。正像朱棣說的一樣,他竟然一圈一圈的滾到了太子身邊。

朱瞻圻還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站到了大胖胖身邊。他抬頭看向朱高熾巨大無比的身軀,圓挺的肚腩。朱瞻圻嘿嘿一笑:“大伯,你這肚子真的該減肥了。”

被侄子調笑,朱高熾沒有生氣,反而撫摸著他腦袋上的傷口,十分歉意地說道:“瞻基這毛孩子真不懂事,為了個女人對你這個堂弟下這麼重的手。”

“等大伯回去一定好好教訓他一頓,讓他長長記性。”

對這些場面話,朱瞻圻一點都沒放在心上。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

身後的大臣們第一次看到叔伯侄子二人並排站在一起,兩人相同的體型,竟然比旁邊的太孫更像是一對父子。

不少人開始小聲議論。“這世子不會是太子的私生子吧?”

“兩人的體型跟髮髻都一模一樣,就連說話的方式都如出一轍。”

“我看說不定是當初接生的時候,穩婆不小心抱錯了也不一定。”

“我也覺得太孫火爆的性子,跟太子大相徑庭,世子沉穩的性格反而深肖太子殿下。”

大臣們的八卦,傳進朱瞻基的耳朵裡,他的臉色越來越黑,讓這一大幫糟老頭再聊下去,他這個欽定的太孫可就要變成私生子了。

朱瞻基黑著臉,拳頭快要攥出水來。他強忍著怒火,低聲說道:“肅靜。”

他對著旁邊的親信都察院監察御史陳勉,吩咐道:“若是再有人敢大聲喧譁,將他們的名字都一一記下。”

右邊的武將隊伍裡,王斌、朱桓、盛堅等一系列漢王死黨,卻幸災樂禍起來,他們帶頭起鬨:“你看是不是被我說中了,太孫都開始惱羞成怒了。”

“太孫的身姿一點都不像太子殿下,反而跟咱們的漢王有幾分神似,莫不是太孫真的跟咱們漢王有不清不楚的關係吧?”

“這大實話可不能往外說,小心太孫動了真怒,將我等幾人拖到西市口去斬首了。”

漢王一黨的囂張氣焰,讓朱瞻基氣的渾身發抖。太子朱高熾發現了兒子的異常,拉住他的手語重心長說道:“記住爹告訴的話,切不可爭一時長短,吃的苦中苦,將來才能當人上人。”

“可是他們造謠生事,這是在挑釁爹的威嚴,兒子可以被造謠,但是爹和孃親絕對不行。”

朱瞻基捏緊了拳頭,正要上前將幾人揪出來暴打一頓。一聲暴喝打斷了他,只見朱瞻圻對著漢王的幾名死黨,怒目而視,大聲訓斥:“如果你們幾個要是閒著沒事的乾的話,就給我去馬廄裡面將馬桶刷乾淨。”

馬桶在這個時代是用來裝馬糞的,朱瞻圻是漢王府世子,剛才還頗得皇上歡心,是以幾人立馬閉上了嘴。

朱瞻圻不計前嫌的舉動,令太子朱高熾另眼相待,他在心裡咯噔一聲。二弟這個滿腦子都是肌肉的莽夫本來成不了氣候,要是有這個好侄兒相助可就如虎添翼了。

朱高熾仔細打量著他,心裡嚴重懷疑:這小子原本是個書呆子,不受老爹待見,瞻基那一棋盤下去,搞不好給他砸開竅了。

朱瞻圻不知道大伯父內心對他的危險等級,已經提升到了好二弟朱高煦之上,達到了令太子忌憚第一人的成就。

他現在全身心都放在了,不遠處的正在問話的朱棣的身上。

只見朱棣對著他招了招手,“小混球快給朕過來。”

臨了還關心的補了一句。“不要用滾的。”

朱瞻圻大步走在他的身前,像個小兵一樣站的跟鋼槍一樣筆直。

“不知道皇爺爺找孫兒可是有事要問?”

朱棣看著他身上那副極不合身的盔甲,頭盔蓋住了眼睛,只露出鼻子和下巴,下身的裙甲已經拖到了地上。朱瞻圻就好像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他的神情嚴肅,那模樣顯得十分滑稽。

讓朱棣忍不住想笑,他剛才的舉動加上這個樣子。讓永樂大帝的怒氣全消,朱棣嘴角揚起,對著朱瞻圻詢問:“你爹這個畏畏縮縮的樣子,爺爺問了大半天也沒問出個所以然來。既然當時你也在場,給爺爺說說他帶的這麼多的人馬鬧出這麼大動靜,為什麼沒能抓到一個亂黨?”

一看就知道永樂大帝這是帝王的疑心病犯了,朱瞻圻心思一轉,認真地回答:“回皇爺爺的話,我大明永樂盛世天下承平,國庫日豐。四夷賓服,黎民百姓安居樂業。這些亂黨猶如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路過之人無不唾棄。”

“皇爺爺的文治武功遠超歷代帝王,天下萬民人心歸附之下,這些零星亂黨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難以再成氣候。”

朱瞻圻先是大拍一通永樂皇帝的馬屁,然後將建文亂黨貶的一文不值。目的是告訴朱棣,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您太厲害了,現在的亂黨再也不敢出來蹦躂了。

朱棣十分滿意他的說辭,笑眯眯的繼續問:“照你這麼說既然建文亂黨成了秋後的螞蚱也蹦躂不了幾天,你爹為何要大動干戈,拉這麼些人在爺爺的門口喊打喊殺的啊。”

如果朱瞻圻真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人,可能就會順著永樂皇帝的話頭踩中陷阱。可惜前世的他是一個三十多歲的老油條,呃,應該是老舔狗才對。

朱瞻圻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一臉老實相的回答:“那是因為皇爺爺平日裡教導兒孫們行事要防微杜漸,現在建文亂黨雖然勢微,如過街老鼠一般躲在陰溝裡不見天日。”

“可是世間之事無不瞬息萬變,小心準備總無大錯。父王此舉不僅是為了震懾宵小,也是明明白白告訴世人,我明軍久經戰陣不荒武備,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突發事件。哪怕皇爺爺不在京城,這些亂黨也休想借機生事。”

朱棣拍了拍他腦袋上的鐵盔,一臉慈愛地問道:“那你告訴爺爺,你爹為什麼不調動京營的人馬參加演習,反而要調出王府的全部護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