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棣的身影越來越近,出現在長安街的時候。位列九卿的太常寺卿陳昧高聲喊道:“臣民行三拜九叩大禮,恭迎皇帝陛下。”

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俯身拜道:“兒臣恭迎父皇,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依次跪倒在御道兩旁,匍匐在地齊聲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最外圍的百姓,城牆上的禁軍朝著朱棣所在方向黑壓壓的跪倒一片,山呼萬歲之聲不絕於耳,聲震雲霄。

朱瞻圻看到漢王府的侍衛集體下馬參拜,騎在馬上的他直接傻眼了,在來之前,沒人通知他見到皇帝還要磕頭行禮的啊。

在滿地跪拜的人群,除了朱棣以外,唯一坐在馬上的朱瞻圻在人堆裡一下子變得刺眼,朱棣面露不悅之色:“壞小子,你爺爺來了,你那屁股還挪不動地兒嗎?”

他的聲音雖然平靜,語氣也不算太重。可是任誰都能聽出話裡包含的不滿情緒。

朱瞻圻回過神來,拍拍了身下戰馬的屁股。戰馬非常溫順地四腳跪在了地上,他一步跳下馬背,單膝跪地行了一個軍禮。

“孫兒瞻圻甲冑在身不能行全禮,還請皇爺爺恕罪。”

以前還覺得這個孫子跟他大伯一樣,上不的馬走不得遠道是個只會弔書袋的廢人。朱高煦的戰馬性情暴躁,除了老二沒一個人敢騎,卻能被這個痴肥的孫子馴服。剛才朱瞻圻小露一手,讓他刮目相看了。

朱棣龍顏大悅,指著朱瞻圻轉頭對眾人高興的炫耀:“提刀上的了馬背,坐下讀的了四書五經。這才是我老朱家的好兒孫,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

他身旁的大胖胖朱高熾坐在抬輿上,聽到老爹這句拐彎抹角的話。臉色變得悽苦,心裡十分委屈:“你誇孫子就誇孫子唄,好端端的把我捎帶上幹嘛啊?”

朱高熾只覺得老爹又是在針對自已,他的兒子朱瞻基聽出爺爺話裡話外的意思,心生不忿,打馬上前對著朱棣說道:“爺爺,二叔今日帶了上千人馬,跑到宮門前可是有些不同尋常啊。”

被好聖孫一挑撥,想起剛才的錦衣衛密報,朱棣心中的怒火瞬間就被點燃了,拍了拍馬背,身旁伺候的太監急忙蹲下身子,給皇帝充當墊腳石。

朱棣翻身下馬,大步流星走到朱高煦的身前。他陰陽怪氣地說:“老二啊,你真是好大的膽子,我出城一趟,你偷偷跑了不說。”

“帶著這麼多人馬,是準備將你爹屁股底下那把椅子給掀了對嗎?”

作為一個造反上位的皇帝,朱棣平生最怕的事,別人也跟他有樣學樣,尤其是自已的親生兒子。當他聽到錦衣衛傳來的訊息:“漢王關閉城門,帶兵進了皇宮。”

朱棣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朱高煦抬起頭,悄悄瞥了一眼。看到老爹臉上烏雲密佈,顯然是動了真火。尤其是老爹揚起的馬鞭都快指到了他的鼻子上了,他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父皇,兒子真的沒有圖謀不軌之心,不信你可以問問別人,兒子今天真的沒有踏進過皇宮一步啊。”

朱棣抬手一指,身後的英國公張輔立刻會意,跑到女牆邊將負責守衛皇城的成國公朱勇叫了下來。

朱勇是靖難時期燕王手下的大將朱能之子,深受永樂皇帝的信任。

順著城牆後面的階梯,朱勇一路小跑下來,到了皇上面前,朱勇單膝跪地,抱拳行禮:“末將恭迎聖上。”

朱棣抬手示意:“愛卿平身。”他揹著手問道:“漢王的人馬可有逾越雷池一步?”

聽到皇上問話,朱勇老實回答道:“回陛下,末將今日未曾見到有人膽敢擅闖宮門。只是……”

朱勇說到了一半,突然變得沉默。令永樂皇帝朱棣感到更加好奇。

“可是什麼?愛卿不妨大膽直言,朕赦你無罪。”

朱勇早就投效太子門下,太孫制定的計劃已經被人打亂了。朱勇靈機一動說道:“只是剛才漢王似乎跟徐指揮使發生了一點摩擦,有金戈交加之聲傳進了末將的耳朵裡。”

朱勇說的話,模稜兩可引得朱棣不得不往最壞的方向去遐想。

他面無表情,走到朱高煦的面前。他的聲音如同千年寒冰一樣刺骨凌冽。“好啊,好啊。看來老二你真的是翅膀硬了,都敢在你老子的門前動起了刀兵。”

“你是不是還準備把你的人馬,都埋伏在回城的路上給我一個天大的驚喜啊?”

眼見老爹動了雷霆之怒,朱高煦的神情變的更加慌亂,拉著朱棣的袖子開始求饒。“父皇,您聽兒臣解釋,兒臣只是想替……”

朱高煦口不擇言,剛想把自已給兒子報仇的想法和盤托出,可是他突然感覺背上一疼,餘光瞥見朱瞻圻手裡的小石子。

想起兒子的話,朱高煦鎮定了下來,他口吻一變。“父皇,兒臣是怕您在城外大營檢閱大軍,城裡的建文餘孽會趁著你不在,藉機生事鬧到皇城根下。”

“雖然那幫人動靜不大,可是礙於您的顏面掛不住啊。兒臣這才和徐指揮使商量,兩人配合在宮門前搞一個演習,震懾這些宵小。”

朱高煦說的有理有據,朱棣雖然沒有全信他的鬼話,但是臉上的戾氣消減了許多。

他對著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徐野驢問道:“老驢你說說,漢王說的是不是有那麼一回事?”

徐野驢曾是燕王的帳下親兵,跟著他從北平一路出生入死。徐野驢這時已經反應過來,自已剛才是被漢王世子當槍使了。可是他轉念一想,剛才有那麼多的百姓看見了,這次演習就算假的,也要變的比真金還真。

能從小兵爬到京城的警察總長,徐野驢這點政治覺悟還是有的,他大聲說道:“啟奏陛下,漢王前些日子確實私底下曾找臣商議過演習一事,但是臣害怕走漏了風聲,讓賊人逃脫了,所以才沒有向上稟報。”

一個監國王爺跟負責治安的五城兵馬司指揮商量一件抓捕賊人的計劃,這個理由讓朱棣覺得很合理。

但是細想之下,又覺得好像有點不太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