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分了田,蘇禾也不急著進山了。

這幾個月來,她沒日沒夜的進山,想著能出現點奇蹟,來福他們父子能回來。

人沒找著,連唯一的女兒差點離她而去。

時間已經過了這麼久,興許已經發生了最壞的事情。如果他們沒有出事,這麼久了,肯定也有活下來的方法了。

這麼想著,進山的事也不急了。把女兒和自已照顧好,有時間再進山看看。

如果實在沒有訊息,就要給他們立個墳了,到了節日點,也能有個寄託相思的地方。

晚上, 蘇禾燒了一大盆雞肉,又用兩個小碗裝了兩碗,吩咐著俏俏:“這碗給五叔公家端去,這碗給村長家端去。今天要不是他們站出來和我們主持公道,想要分家怕也是不可能。”

“好的。”楊俏俏身子是小孩子,心智卻不是。更何況,她們現在已經獨立出來 ,有些人際關係,要維護的自然要維護,不要讓人覺得她們不懂事。

“給郭奶奶家也送一點吧,我覺得郭奶奶這個人也是不錯。”郭氏平時與李氏不和,最重要的一點,郭氏這人不會像她媽那樣背後來陰的,的確可以結交。

蘇禾笑了:“你倒是比我還大方,總共就那麼點,一會你自已沒得吃,可不要哭鼻子。”

“我是高興,沒有想到今天有這麼多人幫我們。”楊俏俏咧嘴笑。

“行,就依你的,給郭奶奶家也送一碗。”蘇禾對於女兒突然的主見,自然是樂意配合:“今天我們能順利分家,還要謝謝一個人。”

蘇禾夾了一塊很瘦的雞肉給俏俏:“來,媽獎勵給你的。今天要不是你那些話提醒了我,我可能還一直糊里糊塗的生活著,也沒去想,你這些日子承受了那麼多委屈。”

楊俏俏嚼了嚼肉,是真香呀:“我當時就想告訴大家,爸不是因為我才進山的,但奶一直往我身上推。我還想著事後你會不會罵我,畢竟你平時可是不讓我跟奶頂嘴的。”

原主爸對李氏好,蘇禾也跟著原主爸對李氏好。

就連她和弟弟,也被教育的要尊重李氏,不能跟李氏頂嘴。

“長輩如果沒有長輩的樣,也沒有什麼能不能,敢不敢頂嘴了。”

楊俏俏見蘇禾沒有教訓她的意思,高興的去給這三家送肉了。

這三家沒有想到蘇禾會給她們送野雞肉過來,都稀奇的是,三家都回了同樣的東西,都回了一升米(竹筒量杯,一升米一斤半)

郭奶奶還給俏俏裝了一些梅乾菜回來,說是她自已曬的,炒來就粥喝最好。

蘇禾看著眼前的三竹筒米,淚水不自覺的打起轉來。

看來今天她們母女說快沒米下鍋一事,被她們聽了進去。

旁人都擔心她們有無米下鍋,但是來福的兄弟們,卻沒有一個聽了進去。

蘇禾在心裡記住他們的恩情,與俏俏道:“俏俏,媽肯定會讓你過上好日子的。”

“我們肯定會過上好日子的。”這不是畫餅,這是肯定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