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

將軍鎮榆關,萬夫莫能開。君父困賊手,虎騎未勤安。衝冠為紅塵,歸鄉不汗顏?心若向社稷,豈有貳叛臣?

翻譯:吳三桂鎮守山海關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然而當君王和父親都被賊寇圍困時,他麾下的虎狼之師卻沒有前去救援。吳三桂為了一個紅塵女子,叛國投降,不知他回到家鄉後是否會感到羞愧。如果他心中裝著國家社稷,又怎麼會有兩次叛國之臣呢?

賞析:這首詩是對吳三桂降清的行為的批判,認為他為了一個女人而叛國投降,是一個無恥的叛徒。作者透過描述吳三桂的勇猛和忠誠,與他最終的投降行為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對他的失望和憤怒。詩中的“將軍鎮榆關,萬夫莫能開”表現了吳三桂的勇猛和軍事才能,他鎮守山海關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一個令人敬佩的將軍。然而,接下來的“君父困賊手,虎騎未勤安”卻揭示了他的失職和背叛,當君王和父親都被賊寇圍困時,他麾下的虎狼之師卻沒有前去救援。最後兩句“衝冠為紅塵,歸鄉不汗顏?心若向社稷,豈有貳叛臣?”則是對吳三桂的直接譴責和批判。作者認為吳三桂為了一個紅塵女子而叛國投降,不知他回到家鄉後是否會感到羞愧。如果他心中裝著國家社稷,又怎麼會有兩次叛國之臣呢?整首詩透過簡潔明瞭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吳三桂的憤怒和失望,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忠誠和愛國精神的崇尚。

燕歌行

開元二十四年,奚胡、契丹擅殺公主。元戎使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之。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破。餘感斯事,作以詠之。

玉葉凋奚胡,漢將討契丹。羽檄飛大漠,戰火照狼山。兜鍪困山下,美人舞帳前。瀚海朔月寒,榆關邊日殘。燕紫浸黑土,殷紅染黃天。曠野散半戈,草叢皆斷箭。伐虜小寒臨,陳屍大雪掩。雪壓舊雕旗,胡入新破關。平盧棄遼東,匹馬歸幽燕。元戎惜平盧,豺狼入長安。神龍不能察,禍患已定難。向使皆盡忠,何故送兇殘?不見李將軍,諸帥已汗顏。

翻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奚族和契丹的首領殺害了唐朝的公主。張守珪派遣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伐他們。安祿山恃勇輕敵,被敵軍打敗。我對這件事有所感慨,因此作詩詠歎。

玉葉公主被奚族和契丹所殺,漢將奉命討伐契丹。羽檄飛過大漠,戰火照亮狼山。士兵兵敗被困山下,美人卻在軍帳中翩翩起舞。塞外的沙漠在寒冷的月光下顯得更加荒涼,榆關的邊日也殘缺不全。鮮血浸染了黑色的土地,紅色的鮮血染紅了天空。曠野上散落著半埋的戈矛,草叢中到處都是折斷的箭矢。討伐敵人時天氣寒冷,大雪掩蓋了陳屍。大雪壓垮了舊日的軍旗,敵軍攻破了新的關卡。安祿山放棄了遼東,匹馬逃回了幽州。張守珪愛惜安祿山,卻不知已經把豺狼送進了長安。皇帝不能明察秋毫,禍患已經難以挽回。如果將領們都能盡忠職守,又怎麼會縱容兇殘的敵人呢?看不到像李廣那樣的將軍,諸位統帥已經羞愧汗顏。

賞析:這首詩借古諷今,透過描述安史之亂的歷史事件,表達了作者對唐玄宗用人不當、導致國家陷入戰亂的批判和對忠誠和愛國精神的崇尚。詩中描繪了安祿山討伐契丹失敗、丟棄遼東的情景,以及唐玄宗的昏庸和不察,導致安祿山反叛,最終引發安史之亂。作者認為,如果將領們都能盡忠職守,就不會有這樣的悲劇發生。同時,詩中也提到了李廣等歷史上的名將,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敬仰和對現實中缺乏這樣的將領的遺憾。總的來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忠誠、愛國精神的崇尚。

長相思

山相連,水相連,鬱乎蒼蒼山水連。君我心相連。雨漣漣,雲漣漣,蕭乎淅淅雨雲漣。巫山情綿綿。

翻譯:這首詩的意思是:山峰相連,水流相連,鬱鬱蔥蔥的山水相連。你和我的心也相連。細雨綿綿,雲霧繚繞,蕭瑟淅瀝的雲雨連綿不斷。我們的情誼就像巫山一樣綿綿不絕。

賞析:這首詩透過描繪山水相連的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愛情的嚮往。

念奴嬌·泉州

踏馬歸去,何方去?東南山海連處。一絲一縷,琳琅目,勝卻蜀錦吳布。千帆散空,萬巷歌笙,煙花三月都。衣袖悄過,留下一抹清香。遙望溫陵故城,刺桐初開放,滿城爛漫。鳳凰花下,聽戲子,唱過往情恨案。梨木傀儡,於伎人手下,訝驚起舞。繁華如夢,怎思踏馬歸去?

翻譯:我騎著馬要去哪裡呢?要去東南那片山海相連的地方。那裡的一絲絲一縷縷的錦繡,比蜀錦和吳布還要精美。千百艘船的帆在空中散佈,萬條街巷都有歌聲和音樂聲,三月的泉州像煙花一樣美麗。我悄悄地走過,留下了一抹清香。我遙望著溫陵古城,刺桐花剛剛開放,滿城都瀰漫著燦爛的紅色。在鳳凰花下,聽著戲子唱著過去的情恨故事。梨木傀儡在藝人的手下,令人驚訝地起舞。這繁華的景象如同夢境一般,我怎麼能想著騎馬離開呢?

賞析:這首詞透過描繪泉州的繁華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泉州的熱愛和留戀之情。上闋以問句開頭,點明瞭作者的目的地是東南山海相連的泉州。接著透過描繪泉州的錦繡、千帆、萬巷歌笙、煙花三月等景象,展現了泉州的繁榮和美麗。下闋則以溫陵故城為背景,進一步描繪了泉州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氛圍。作者在鳳凰花下聽戲子唱過往情恨案,觀看梨木傀儡在伎人手下訝驚起舞,感受到了泉州的文化魅力。最後一句“繁華如夢,怎思踏馬歸去?”表達了作者對泉州繁華景象的留戀和不捨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透過對泉州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