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思鄉

吳客久作長安旅,芙蓉浦,長思量。奈何功名事,鳳池未登歸不成。滿眼青山皆不是,許多愁,無限恨。

落紅滿闌更一春,鷓鴣聲,引思鄉。西樓殘白月,最怕圓時人未還。漠漠無言上小閣,又黃昏,煙雨長。

翻譯:我這個吳地的遊子長期客居長安,每當看到芙蓉浦時,就會想起家鄉。只可惜為了求取功名,還未能登上鳳凰池回到家鄉。眼前的青山雖然依舊,但卻不是我所熟悉的家鄉的山,這讓我感到許多憂愁和無限憤恨。落花鋪滿了欄杆,又到了一年春天,鷓鴣的叫聲勾起了我的思鄉之情。西樓殘月高懸,最怕月圓的時候我還未能回家。我默默無言地登上小樓,又到了黃昏時分,煙雨迷濛,讓人感到無比惆悵。

賞析:這首詞透過描繪思鄉之情和客居他鄉的孤獨,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憂慮。

歸朝歡

黃昏細雨無賴長,沈園亂殘滿落紅。西樓孤燈苦夜永,篋衍舊裳皆淚痕。可惜春莫盡,枝枝紅豆易銷然。憑闌干,華年曉夢,血淚覺已醒。

冷枕一夜聽水滴,寒鴉三更鳴梧桐。小院芭蕉,不展丁香結,堪斷寸腸。芳草舊相識,伊人可曾相識?怎知我,春朝秋月,一個人寂寞?

翻譯:黃昏時分,細雨綿綿,讓人感到無賴和煩惱,沈園裡的殘花滿地,落紅滿地。西樓孤獨的燈光在漫漫長夜裡顯得格外淒涼,箱子裡的舊衣服上都沾滿了淚痕。可惜春天即將結束,紅豆樹上的花朵也容易凋謝。倚靠著欄杆,回想往事,發現年華如夢,血淚已經流乾。冷枕上聽著水滴聲度過了一夜,寒鴉在三更時分還在梧桐樹上鳴叫。小院裡的芭蕉葉,沒有展開丁香結,讓人感到無比的悲傷。芳草是舊時相識,伊人是否也曾相識呢?怎麼知道我,在春朝秋月的時光裡,一個人是如此寂寞?

賞析: 這首詞透過描繪淒涼的景色和孤獨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孤獨和寂寞的感受。詞中描述了細雨綿綿、落紅滿地、孤燈苦夜、淚痕滿衣等情景,表現出作者內心的無賴和煩惱。同時,作者也透過對春天即將結束、紅豆易凋謝的描寫,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難以永恆的感慨。此外,詞中還提到了“芳草舊相識,伊人可曾相識”,表現出作者對故人的思念之情。最後一句“怎知我,春朝秋月,一個人寂寞”,則更加直接地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寞之感。因此,這首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故人的思念,以及對孤獨和寂寞的感受,整體上呈現出一種憂傷、淒涼的情感氛圍。

思鶴詠

雙翼弄九霄,一唳清四野。同君遊八荒,共為三山客。

翻譯:仙鶴展開雙翼直上九霄雲外,一聲鳴叫響徹四面八方。希望和你一起遨遊天地,共同成為三山的客人。

賞析:這首詩透過對仙鶴翱翔天際、鳴聲清脆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暢遊天地的嚮往。

秦農

日落力已盡,夜半荷鋤歸。秋收不盈鬥,雜吏又相催。

翻譯:太陽落山的時候力氣已經用光了,夜半扛著鋤頭回家。秋天收穫的糧食還不到一斗,貪官汙吏又來催逼租稅。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農民辛勤勞作卻收穫甚微,還要遭受官吏剝削的悲慘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同情以及對貪官汙吏的憤恨。前兩句“日落力已盡,夜半荷鋤歸”,意思是太陽落山的時候力氣已經用光了,夜半扛著鋤頭回家。這兩句描繪了農民從早到晚辛苦勞作的場景,“力已盡”和“夜半歸”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農民的疲憊和辛苦。後兩句“秋收不盈鬥,雜吏又相催”,意思是秋天收穫的糧食還不到一斗,貪官汙吏又來催逼租稅。這兩句寫出了農民勞作一年卻收穫甚少,還要遭受官吏剝削的悲慘境遇,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同情以及對貪官汙吏的憤恨。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農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