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其一)

鳶尾花落送舊情,月華江流問西風。柳岸曉舟渡心去,長亭孤身聽竹鳴。琴瑟絃斷難再續,圓鏡碎盡夢成空。煙散霧消終不見,獨倚樓閣對愁燈。

翻譯:鳶尾花已經凋零,彷彿在送別舊日的情緣,月華灑在江流上,似乎在向西風詢問著什麼。清晨的小船在柳岸邊緩緩駛過,帶著我的心遠去,而長亭上只有我孤身一人,聽著竹林的鳴聲。曾經彈奏的琴瑟弦已斷,難以再續前緣,圓鏡也已破碎,只剩下一場空夢。煙霧散去,濃霧消失,卻始終不見那個人的身影,我只能獨自倚在樓閣上,對著一盞憂愁的燈。

賞析:這首詩以鳶尾花的凋落為引,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失去愛情後的痛苦與迷茫之情。首聯透過鳶尾花落這一意象,象徵著舊日的情緣已經逝去。同時,月華灑在江流上,也似乎在向西風詢問著什麼,暗示著詩人內心的疑問和不解。頷聯描述了早晨的柳岸和小船,以及長亭上孤身一人聽著竹林鳴聲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寂寞。頸聯則透過琴瑟絃斷和圓鏡破碎的意象,暗示了詩人與愛人的分別,以及曾經的美好時光已經成為了一場空夢。尾聯描繪了煙霧散去,一切都消失不見的情景,詩人只能獨自倚在樓閣上對著一盞憂愁的燈,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愛情的思念和不捨。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透過細膩的描寫和象徵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痛苦和迷茫,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不捨。

念(其二)

那年城南情初綻,今夕人去桃花殘。奈何清風不知意,總把思緒入我懷。

翻譯:那年在城南,我們的愛情剛剛綻放,如今人已離去,桃花也已凋零。可是清風卻不理解我的心意,總是把我的思緒帶入懷中。

賞析: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愛情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同時也表達了清風不解人意,勾起詩人心中思緒的感慨。這首詩以抒情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愛情的無奈。首句“那年城南情初綻”,透過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之情。接下來的“今夕人去桃花殘”,則表現了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無奈之感。第三句“奈何清風不知意”,以清風不知人意的形象,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奈。最後一句“總把思緒入我懷”,則表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緒和情感。整首詩以抒情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愛情的無奈,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思緒。

念(其三)

城南桃花已爛漫,去年人面無處逢。燭照西窗影飄落,寒風總笑痴情郎!

翻譯:城南的桃花已經開得絢爛,去年在此處見到的那個人卻無處可尋。燭光映照在西窗上,影子隨風飄動,連寒風都在嘲笑我這個痴情的人。

賞析:這首詩透過描繪桃花盛開的場景和故人離去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故人的懷念之情。同時,詩中的“寒風總笑痴情郎”一句,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滿江紅

千里黃沙,馬蹄碎、烏雲賀蘭。黃金甲,橫刀奔策,狼煙四起。風捲塵土漫朔天,血染枯草盡斷箭。月如霜,城外羌笛泣,胡人怨。

雁行亂,殘雲散,落日圓。萬頃瀚海,百丈冰,九鬥石走,轅旗雪掩。雄關遠戍豈為勳,黃龍搗毀胡淚飛。待白首,憑欄秋處,憶當年。

翻譯:在茫茫千里的黃沙中,戰馬奔騰,馬蹄聲如碎鼓,烏雲籠罩著賀蘭山脈。戰士們身穿黃金鎧甲,手持橫刀策馬奔騰,狼煙四起。狂風捲起塵土漫天飛舞,鮮血染紅了枯草,斷箭散落一地。月色如霜,城外傳來羌笛的悲泣聲,胡人的怨恨在空中瀰漫。

大雁驚恐地亂飛,殘雲飄散,落日渾圓。廣闊的沙漠,綿延萬里,冰面厚達百丈,連軍旗都被雪掩蓋了。戰士們守衛著雄關要塞,不僅是為了功勳,更是為了摧毀敵人的黃龍旗幟,讓胡人淚飛如雨。等到頭髮變白,倚靠欄杆,回憶起當年的情景,心中感慨萬千。

賞析:這首詞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戰爭畫卷,表現了古代將士們為了保衛國家、抗擊外敵而英勇奮戰的精神。詞的上闋透過描寫黃沙漫天、馬蹄聲碎、狼煙四起等場景,營造了緊張、激烈的戰爭氛圍。同時,透過描寫城外羌笛泣、胡人怨等細節,表現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和痛苦。詞的下闋則透過描寫雁行亂、殘雲散、落日圓等自然景觀,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和悲壯。同時,透過描寫萬頃瀚海、百丈冰、九鬥石走等細節,表現了戰爭的艱難和險惡。最後,透過描寫雄關遠戍、黃龍搗毀等情節,表現了將士們為了保衛國家、抗擊外敵而英勇奮戰的精神。整首詞氣勢磅礴、意境深遠,表現了作者對古代將士們的崇敬和對國家的熱愛之情。

唐明皇

驪山池暖浴鴛鴦,神京閽啟飛荔枝。聖龍敲奏蟒吹笛,鸞鳳旋舞君顏開。漁陽鼙鼓驚天霄,燕騎鐵蹄破地來。馬嵬佛堂梨花淚,帝都西內梧桐悲。

翻譯:驪山華清池的水溫暖如春,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這裡共浴鴛鴦;京城的宮門為了運送荔枝而敞開。唐玄宗敲打著樂器,岐王李範吹奏著笛子,楊貴妃在歡快的音樂中翩翩起舞,使得玄宗龍顏大悅。然而,安祿山的叛亂卻突然爆發,漁陽的戰鼓聲驚天動地,叛軍的鐵蹄踏破了中原大地。最終,楊貴妃在馬嵬驛佛堂前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唐玄宗也只能在西內宮的梧桐樹下暗自悲傷。

賞析:這首詩透過對唐明皇和楊貴妃愛情故事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唐玄宗沉迷享樂、昏庸無能的批判,也反映了安史之亂對唐朝的破壞和人民的苦難。詩的前半部分描繪了唐明皇和楊貴妃在驪山華清池共浴鴛鴦、享受奢華生活的場景。詩人透過對楊貴妃美貌和舞姿的描寫,表現了她的嬌豔和嫵媚。同時,也透過對唐明皇敲奏樂器、吹奏笛子的描寫,表現了他的風雅和多才多藝。然而,這種奢華和享樂並沒有持續下去,安史之亂的爆發打破了唐朝的寧靜。詩的後半部分則描寫了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宮廷的奢華和繁榮被打破,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悲慘局面。詩人透過對楊貴妃在馬嵬驛佛堂前流淚的描寫,表現了她的悔恨和悲痛。同時,也透過對唐明皇在西內宮的梧桐樹下暗自悲傷的描寫,表現了他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詩透過對唐明皇和楊貴妃愛情故事的描寫,反映了唐朝宮廷的奢華和繁榮,以及安史之亂對唐朝的影響,表達了詩人對唐玄宗沉迷享樂、昏庸無能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