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灑向大地時,袁恒生仍然沉浸在昨晚的喜悅之中,整夜未得安寧。他的思緒如同翻湧的江水,不斷回想起封君陌的話語和那沉甸甸的賞賜。

當晨曦初現,萬籟俱寂時,袁恒生終於從床上坐起。他揉了揉惺忪的雙眼,試圖驅散昨晚熬夜帶來的疲憊。然而,他的內心依然充滿了激動和期待,彷彿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著他向前。

袁恒生決定,首先要將那三千五百兩白銀安全地運回萬寧堡。他召集了一支信得過的隊伍,詳細地交代了運送的路線和注意事項,讓其把這筆錢的五百兩妥善交給李長亁和姚鳴成二人負責在萬寧堡的兵源招募與維修他的親自監督下,白銀被妥善地裝車,並在黎明前出發了。

看著車隊漸行漸漸遠,消失在朝霞的餘暉中,袁恒生的心中湧起了一股複雜的情感。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重任和壓力,但同時也有一種豪情壯志的澎湃。他知道,這只是他新徵程的開始,前方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等待著他去探索和征服。

在處理完白銀的事情後,袁恒生沒有選擇休息,而是直接前往了盧一河所在的衙門。他希望能夠從盧一河那裡瞭解到更多關於大同府的情況,為自已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

當他走進盧一河的辦公房時,盧一河正坐在案几後,翻閱著一堆厚重的文書。聽到腳步聲,盧一河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後化為親切的笑容:“百…不,千戶大人,這麼早,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

袁恒生回以微笑,他走到案几旁坐下,開門見山地說:“我想了解一下大同府的情況,特別是那些家族豪強和商業的動態。這些資訊對我來說至關重要。”

盧一河聽了,點了點頭,他從案几上拿起一疊卷宗,遞給了袁恒生:“這些都是最近的調查報告,千戶大人可以先看看。”

袁恒生接過報告,開始仔細閱讀起來。報告中詳細記錄了大同府各大家族的勢力範圍、經濟狀況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網路。他還注意到了一些商業家族的崛起,以及他們對地方政治和經濟的影響。

在閱讀的過程中,袁恒生不斷地提出問題,而盧一河則耐心地一一解答。透過交談,袁恒生逐漸瞭解到大同府的複雜性和微妙性。他意識到,要在這裡取得成功,不僅需要軍事上的才能,更需要政治上的手腕和智慧。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已經到了中午。袁恒生站起身來,向盧一河表示了感謝:“今天真是受益匪淺,盧兄的見解和建議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

盧一河也站了起來,兩人並肩走出了房間。

這天下午,陽光斜斜地灑在大同府繁華的街道上,街道兩旁商鋪林立,人流如織。袁恒生帶著幾個隨從,在街道上來回穿梭,他的目光銳利地掃過每一個店鋪的招牌,心中暗自盤算著,想要讓自已的酒在短時間內迅速在繁華的大同府流行開來,就必須運用幾種營銷策略:

1. 精準定位:袁恒生首先對大同府的市場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瞭解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偏好和消費能力。他定位自已的酒為中高階酒類產品,滿足當地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2. 差異化競爭:他意識到市場上已經存在大量的酒類品牌,因此必須創造出自家酒的獨特賣點。他可能透過改進釀酒工藝,或者新增特殊的風味成分,使酒在口感上與眾不同。

3. 口碑營銷:在古代,口碑是傳播資訊的重要方式。袁恒生可能透過邀請當地有影響力的人士,如官員、文人、商賈等品嚐自已的酒,並鼓勵他們在社交圈中分享自已的正面體驗。

4. 限量發售與飢餓營銷:在初期,他可能採取了限量發售的策略,製造稀缺感,讓人們覺得自已的酒不易獲得,從而增加了購買慾望。

5. 社會地位的象徵:在當時社會,能夠提供或消費高階酒類產品往往被視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袁恒生將此款酒命名為\"三月春\",定位為只有少數人才能享受的產品,進一步刺激了目標消費者群體的購買動機。

6. 有效的渠道管理:除了選擇合適的店鋪位置,袁恒生還可能建立了一個覆蓋整個大同府的銷售網路,確保\"三月春\"能夠迅速地到達潛在客戶手中。

7. 持續的品質保證:在產品熱銷之後,袁恒生必須確保\"三月春\"的品質能夠持續穩定。任何品質下降都可能導致消費者的流失,因此對供應鏈的管理和對原料的把控至關重要。

在盧河的帶領下,袁恒生來到了一個位置醒目,易於吸引過往行人的闊派門店,其氣魄之雄偉,猶如一座城池,矗立於繁華的街市之中,巍峨挺拔,氣勢磅礴。踏入其中,彷彿進入了一個別樣的世界,只見其大堂寬敞得如同天宮中的廣場,高聳的門樓之上,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雕樑畫棟間彷彿訴說著什麼。

袁恒生走進酒樓,酒樓內部更是別有一番天地,包間和雅座錯落有致,每個房間都裝飾得富麗堂皇,紫檀木的屏風、隔斷和案几等傢俱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散發著淡淡的香氣。

大同府,東街——

在繁華的大同府城中,這裡每日車水馬龍,人流如織。有一家新晉的酒樓——“袁紀酒樓”,其開業的訊息迅速在城中傳開,而其背後的掌櫃,正是新任大同鎮千戶的袁恒生。

“唉,聽說了嗎?東街那邊新開了一家酒肆,叫什麼——哦!袁紀酒樓。”

“是嗎?那又怎麼,又不會影響我看書。”

“你懂個什麼?我聽說啊,那家酒樓可大了,這兩日那酒樓常常舉辦一些編寫詩詞,琴棋書畫之類的活動,開店前三天免費請我們這些窮苦之人喝酒休息,據說大同府的指揮使封大人都去捧場了。”

“真的假的,這家酒樓背景得多大啊!在哪呢?走,我們去看看”

兩名書生在大街上大聲的交流著,周圍的百姓與大戶們都投來了新奇的目光,甚至有的人在聽說指揮使封君陌也前去捧場這件事後便準備起身前往。而這,也不過是袁恒生宣傳“袁紀酒樓”的一種方式罷了。

而說道指揮使封君陌給袁恒生捧場這件事,也確實是事實,在開店的第一天,酒樓還並沒有什麼生意,袁恒生為了拉拉人氣,本來就找來了副巡檢盧一河和他的下屬們前來關照關照,可沒想到到了當天晚上,指揮使封君陌身穿便裝,帶領著幾名隨身侍衛,前來光顧“袁紀酒樓”,在被幾名湊熱鬧的將領認清後,這則訊息迅速的傳到了很多大戶和豪強的耳中。

在明朝,有關明朝官員是否能去酒樓,這個問題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但在宋朝,確實有明確的規定禁止官員進入酒肆,這是為了防止官員貪贓枉法和鋪張浪費。至於明朝是否有類似的規定,作者目前沒有找到確切的資訊。

“袁紀酒樓”——

華燈初上,酒樓內燈火通明,映照出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瞧一瞧看一看嘞!袁記酒樓初開,前三天新客通通不收酒錢,樓內還有詩詞歌賦,舞姬等為您助興嘞!”

在那人的吆喝聲中,又有一批人走進大堂,只見人聲鼎沸,座無虛席。身著各色官袍的官員們,或是低聲交談,或是高談闊論,臉上都洋溢著輕鬆愉悅的笑容。而那些平日裡難得一見的大戶們,也在此刻齊聚一堂,他們或舉杯暢飲,或細品佳餚,享受著難得的時光。

“陳大人,聽說你又娶了一名小妾啊?!”

“哎呦,張大人得了吧,你前兩天不才剛剛從那個什麼什麼樓出來嗎?”

“哈哈哈哈!”

兩名官員相視一笑。

酒樓的四周,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和彩旗,隨風搖曳,發出悅耳的聲音。這些裝飾不僅增添了的慶氣氛,更為酒樓平添了幾分高雅和氣派。

在酒樓的正中央,還有一支歌姬和舞姬的隊伍在酒樓正中間邊演奏著悠揚的樂曲邊跳著優美的舞蹈。那音樂時而激昂,時而低沉,彷彿在訴說著什麼古老的故事,而樓上的有學識的才子們一個個譜寫著詩章,又像是在讚美著這酒樓的繁華…

在這樣的氛圍中,袁恒生還花了大筆銀子,聘請了多名廚師,而在這之下,“袁記酒樓”的菜餚自然也是一絕。廚師們精心烹製的佳餚,色香味俱全,讓人垂涎欲滴。無論是鮮嫩的魚肉,還是香脆的點心,都能在這裡找到最完美的呈現。

咕嚕咕嚕——

“啊!好酒啊!這三月春還真是就是酒如其名,讓人彷彿沐浴在春日的暖陽下,酒香馥郁,口感醇厚。它的香甜與酸澀恰到好處,交織在口中,嗯……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味。酒體輕盈,餘韻悠長,真是讓人一試難忘啊!小二,再拿一罈三月春!”

“袁紀酒樓”,重點在酒,在這裡,一杯美酒,一首好曲,足以讓人忘卻塵世的煩惱,沉醉在這歡樂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