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不掩飾對星空的慾望,天空中將我們籠罩這看似遼闊的大地上的霧氣,二十餘年從未停止,但是,在今天,它對我,我們,全人類的封鎖將不復存在,人類之所以是萬物之靈,正是因為我們可以克服慾望,一心一意為自已所認可的事業付出。當我們那遙遠而可敬的祖先仰望星空時,就已經為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提供了模板,嫦娥飛天的神話將由我們實現。同時,我們也要……(以下省略一大堆廢話,主要是歌頌各國精誠合作,自已部門和自已的關鍵作用,並故意使一些詞缺乏精確性,以留下回旋的餘地)”這段話是時任聯合航天局的華夏部門領導在火箭發射前8小時的動員演講,此後被公認為末世歷的開端,他的名字——曾天寶(後常常被調侃為日大玉)也在歷史教科書上留下永垂不朽的一筆。

在火箭升空以後,電視臺和指揮部立刻把視角切到火箭上的攝像頭。

火箭採用分段式加速升空,在一級在加速中火箭迅速完成第一次分離,攝像頭也因高速度導致畫面模糊不清,此時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音速,聽不清,根本聽不清。

眾多宇航員被牛頓的力量死死壓在了各自所處的床板上,面部肌肉擠在一起,連一個難受意味的表情都無法擺出。

但不難猜出(因為不能看)他們此刻的心中滿懷著期待,自豪和成就感,他們將成為第一批俯視全世界的人類。

但當殘酷的現實衝擊在他們面前時,沒有一個人有心理準備。

離地過高的火箭只受到地心引力微弱的牽扯,宇航員們這次只是試驗,在這微重力環境待下一週,為未來的登月做準備。

然後,當他們趴在舷窗上時,所有人都愣住了。

面向地球這一邊的感嘆於地球的美麗,

面向太空這一邊的驚訝於眼前的漆黑。

是的,整個太空中,除了日,月,地以外,再無其他,連一個太空垃圾也沒有。

不止是他們,全地球人只要看直播的都看到了這一片漆黑。

太空,真空了。

一週結束以後,十一名宇航員落地,其中十人分別了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精神衰弱,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現象,唯一精神正常的一人描述了他們當時的精神狀態以用作參考案例。

2013年4月16日,第一輛登月探查車“紅”登陸月球。

如果說星空一片漆黑是令人瞠目結舌,那麼“紅”的發現就是匪夷所思了。

“紅”此行的最大收穫除了珍貴的月土以外,還有一塊金屬板。

“紅”在返回返地發射臺的途中意外發現了周圍有一個震動源,在趕到現場時意外發現了那塊金屬板,閃閃發光,看上去就跟地球上生產的鋁合金板毫無差別。

但這裡是月球。

這樣一個明顯的“人”工製造的工藝品引起了諸多科學家的興趣,無論它是什麼,它一定攜帶了一些資訊,甚至它自已的材質也是重要資訊。

於是這塊金屬板理所當然地攜帶著自已帶來的資訊和人們的種種猜想進入了大氣圈,最後進入了聯合航天局。

當各類檢測結果出來以後,人類如預料般驚訝了。

這是一塊長12英寸,寬8英寸,高4英寸的金屬板,長寬高相當準確,聯合航天局猜測這可能是一封回信,對應著曾經合眾國發射的“旅行者一號”的回信,後來果然應驗了。

金屬板的成分包含了常規金屬元素,極少量非金屬元素以及大量放射性元素,但沒有元素衰變和放射性汙染,這意味著那個製造者的科技相當發達。

真正使人驚訝的是這塊金屬板真正攜帶了傳統意義上的資訊。

金屬板有兩面,一面金色,一面銀色,金色的這一面用華夏漢語工工整整地寫道:

星空不會帶來威脅

星空本身就是威脅

另一面則用拉丁文寫了一句話,翻譯過來是:

已死之人,向赴死者致敬

這兩句話語義含糊不清,沒有其他可供聯想的的線索,這兩句話就像是一個巨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可怕的真相仍隱藏在水面之下。

三個月以後,一顆流星在晚上九點五十二分劃過夜空,整個北半球可見,此時距離人類上一顆有記載的流星已經過去了三十七年,這顆流星準確砸到了聯合航天局總部東二十五公里的位置。

聯合航天局局長迅速動身,帶領兩個工作小組親自驅車趕到現場,執行回收工作。

這次回收工作為外星人的存在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證明,因為目前人類沒有任何手段把早已遠走高飛的旅行者一號抓回來,所以能把它扔回地球的只能是現有科學之外的力量。

跟之前一樣,這次的旅行者一號也攜帶了未知文明的資訊,是一封信,基本遵循當時的信件格式,但信件的書寫時間應該會比金屬板早,因為上面有部分語言在人類現有語言庫中沒有對應詞,顯然是祂們獨有的詞彙,全文翻譯後大致如下。

致收到這封信的物種:

我們收到了你們的訊號,我們很驚訝於你們的坦桑伊爾(無對應詞,可能是善意或無敵意),沒有封閉自已,也沒有大肆擴張,而是相信你們可以得到其他的善意回應並付出行動。

現在與你們對話的共有八個文明(也可能是一千個,因為無法絕對肯定地認為對方的使用二進位制),我們是裂摧,毀明……(省略,主要是文明對自已的物種特點的描述和自已文明的名字)

我們經歷了曠日持久的戰爭(顯然,星際中並不和平),勉強得到了和平,並送來最初也是最後的禮物(此處應該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回禮),我們在發射這份禮物時,也同時發射了我們的使者,他(無法確定性別甚至可能沒有性別)將為我們可能的未來交流作鋪墊。

順致敬意

最後這句話容易引發聯想,“可能的未來交流”和“最後的禮物”兩個詞彙放在一處使不少人害怕這可能是侵略者的嘲笑回信,“未來交流”將是可怕的太空戰爭。

但當人類收到禮物以後,他們明白自已錯了,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