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到大四上半學期末了,與班長的關係依舊不溫不火,其實我已知足,我很清楚彼此間的差距太大,能夠每天看著她就是萬幸了,還要啥功名利祿。

“今天我生日,又是冬至,一塊兒去吃飯唱歌唄,”張天一打過來電話,用他那特有的紈絝聲調。

“好吧,讀書消得人憔悴,身體感覺十分累,正好出去散散心,恭敬不如從命,不用帶禮吧。”

“帶啥禮,上次診費還沒給你呢,人過來就行。”

我很快便到了飯店,張天一過來打了聲招呼,便進了包房。這時一位上身穿緊身羽絨服,下身短裙,腿上套了一雙黑絲襪的輕熟女,推開包房門走了進來。

女人長的不是很漂亮那種,但難得,特有韻味兒!年齡三十左右,身材微豐,體態婀娜,媚眼如絲,身上散發成熟女人獨具的誘人氣味。尤其轉身間,眼波流露那一瞬,真的是風情萬種,妙不可言。但人中隱隱有絲青色,脂粉太厚,也瞧不清。跟班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如鄰家小姐姐般清冷女神感覺截然不同。

“堂姐你來了,飯店這麼忙,難得你這個大老闆有空過來,”張天一笑道。

“弟弟生日,當姐的能不過來看看”,說完朝我看來,“你就是我弟弟口中時常唸叨的馮醫生吧,挺厲害,因為你的勸告,我弟弟性子收斂多了。”

“我現在只是個學生,還沒畢業,更沒拿到行醫證”,我淡然到。

“弟那我就不陪你了,這位馮醫生一會能出來一下嗎,我有事相求”,女人幽雅一笑,一轉身就出門,然後上了樓梯。

終是血氣方剛的年齡,畢竟是跟班長女神不一樣的韻味,我眼睛從她大腿的黑絲襪上掃過,然後不自覺望她身上那件修臀的黑色銀條紋OL短裙瞅,起身,移動……這個角度,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島國電影大師,深諳此道,有不少片子開場時,出現的基本全是這麼個畫面。凹凸有致,曲線玲瓏……

罪過罪過,非禮勿視,我收回心猿意馬,強迫自已收攏心神,眼觀鼻,鼻觀心 心無旁騖。

他堂姐似乎很驚訝我的表現,也慢慢收斂自已正色道,“我有痛經的毛病,疼痛重時能引發昏厥;曾經服用過西藥,中藥未曾治癒,且有加重之勢。小腹痛或冷感、脹悶不適感,或伴有腰痠痛,喜溫喜按,月經多夾有瘀血塊,白帶多而清稀。有時為防止痛經發作帶來痛苦,輕則止痛片,重則肌注針劑鎮痛,腰以下冷,手足不溫、胸背部冷感,腰腹冷感,腰腹冷痛多在經期加重。午後潮熱煩躁不安,有汗出。曾去找中醫治療,說宮寒嚴重,服藥未效。範醫生有什麼辦法。”

“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溫經湯-我推薦原汁原味的,但我覺得治好病更關鍵在你”,我正色到,“寒冬臘月還是別穿裙子,多穿保暖的褲子,雖然飯店有暖氣,黃帝內經講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全身做好保暖,少食寒涼,再加上溫經湯,痛經可以解決的。”

“好的,那就多謝馮醫生及你的勸告,我一定照你的話做。畢竟痛在我身上啊,我叫張婷婷,很高興認識你。”

造化弄人,世事無常。我沒想到多年以後會與張婷婷產生很深的交集,她為後來落魄之時的我提供了很多幫助,她是我生命裡的貴人,更像一位貼心大姐。

現代女性因為生活作息顛倒,又經常吃寒涼生冷之物,特別是那個很統一的戰線:“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導致溫經湯症一抓一大片。隨便逛一下論壇就能發現幾個,多數伴有經水不調久不受孕等症。

還有另外一個統一戰線:“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導致與傳統文化的脫節,眾多女性患上婦科病便求助於西醫,各類消炎藥激素不停地用,踏上漫漫求醫不歸路。

很多人備孕一年甚至多年不懷,吃溫經湯幾個月懷上。連患者自已都覺得驚奇無比。她們甚至會覺得,“原來我沒問題,只是時機沒到。”

是的,不僅是患者,就算是很多醫者本人,也會覺得這個湯方的不可思議。

這就是經方的魅力吧,就好像少陽感冒吃小柴胡湯,吃下去之後就會覺得,啊,我已經好了。然後甚至懷疑自已先前是不是感冒了。

所有的經典都是,無需解說,只需證明。

總之,溫經湯,第一可調理宮寒不孕,甚至習慣性流產,第二可調理痛經,第三可調節手掌面板。

張婷婷事件過後,我又回到了三點一線的學校生活。讀書,練拳,站樁。

松靜樁站起來不累人,它是個養人養氣用來合道的樁。

兩臂抬起,想像兩條胳膊中間摟了一個大球,又或是一個1週歲大的小孩。全身放鬆,兩腳平行,約兩肩寬,沉腰墜馬,虛領頂勁,沉肩墜肘。目視前方,眼簾微低,直視正前面既不專注,也不分心。呼吸自然,就跟正常情況下呼吸一樣自然!

一日,老師課堂上提到,中醫學說 ,也並非一成不變,也講究因地因時制宜。因為五運六氣的變化,就會產生不同的外邪。五運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個階段的執行規律,而六氣指的是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六個氣候的變化。中醫認為,五運六氣是自然界規律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如果瞭解五運六氣的規律,就能夠有針對性地預防和治療疾病。

其中金元四大家的出現 ,更是將中醫推向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分別金元時期(公元1115-1368年)的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四位著名的醫學家。在學術上,他們各有特點,代表了四個不同學派。即劉完素的火熱說、張從正的攻邪說、李東垣的脾胃說和朱震亨的養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