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禁食的日子,仍然追求自已喜歡做的事,欺壓為你們作工的人......我所揀選的禁食不是這樣嗎?不是要鬆開兇惡的鎖鏈,解開軛上的繩索,使被壓迫的獲得自由,折斷所有的軛嗎?不是要把你的食物分給飢餓的人,把流浪的窮困人接到你的家裡,見到赤身露體的,給他衣服蔽體,不可逃避自已的骨肉而不顧恤嗎?

——《以賽亞書》58:3,6一7

• 道德的侷限

2008-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不久,《紐約時報》週日點評欄目的專欄作家寫到,她有一位朋友,之前受聘於一家投資銀行,最近被解僱她工作努力、為人誠實、辦事公正、樂善好施。其職責正是對次級抵押貸款、學生貸款和信用卡債務進行證券化。“她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被她拼湊在一起出售給投資者的債務會給經濟帶來如此災難性的後果——雖然她早應想到。”可是為什麼沒有意識到呢?華爾街精英們也在追問同樣的問題。答案是現代與後現代偶像在作祟。我們被灌輸的理念是,只要不違法且人皆為之,那麼掙錢就是第一要務。

許多人對金融服務業和企業需要靠外部約束來規範行為這一點嗤之以鼻。面對商界領袖應當擁有更高道德操守的廣泛呼籲,《經濟學人》刊登的回應文章引述了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的名言——企業管理者有且僅有一個目標,就是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作者認為,市場本身是懲惡揚善的。經理和業主不需要監管;如果他們不誠實,市場就會淘汰他們。只要守住道德底線,市場就會自動調節。

的確,大多數商業倫理課程和書籍都微妙地附和著這種觀點。儘管大家都說企業經營者和員工應當誠實公平,我們應當優待員工,回饋社會,但這種倡導的依據是什麼?答案通常是:這有利於企業發展。這樣做既可以提升企業信譽,長期來看還可以形成更有利的商業環境。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基於成本效益分析來討論道德或進行道德實踐。正直有利可圖;欺詐適得其反。在大多數情況下(至少長期來看)這是真理。

僅此而已嗎?會不會出現某種情形,你的非道德手段導致短期收益驚人,而你或你的朋友並沒有面臨危險,甚至基於成本效益測算出的潛在收益遠高於風險?當然會!更有甚者,憑良心辦事會招致重大經濟損失,若嚴格按照成本效益分析,違反道德的風險和破壞關係的做法完全值得一試。正因此,有失誠信的企業反而難以生存。

講一個看似不足為意卻與很多人息息相關的小故事。霍華德二十七歲那年有機會從一家大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實力相當的公司,雖然職責變化不大,卻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協商薪酬時,霍華德被問到當前的薪資水平。霍華德多說了百分之四,約幾千美金。他的想法是當前工資越高,潛在僱主定薪水平就越高。他辯解說新公司的年假比前一家少了兩週,他只是把這部分福利算到了工資裡。鑑於不太可能被揭穿,他的藉口看似合理。收益大於成本和風險。而且他確信很多人都虛報工資。這樣做有什麼不妥嗎?

個人職業道德修養的高低對公共利益具有累積效應。原歐洲議會副主席卡瑟伍德爵士(Sir Fred Catherwood)在一本短小卻頗具說服力的宣傳冊中抨擊,腐敗是全球面臨的阻礙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的最大挑戰之ー。年輕時從事跨國建築行業的他發現,行賄在政局動盪、貧富差距懸殊的國家司空見慣;而在經濟較發達、擁有強烈公民意識的國家就不那麼普遍。針對這現象,許多跨國企業、發展機構、政府官員和來自其他非政府組織的代表攜手發起一項名為“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反腐敗運動。

卡瑟伍德講述了一名年輕的優秀基督徒醫生的故事,說明個人誠信對社會具有廣泛影響,但踐行誠信不能只靠個人,也需要全社會的支援。依據法律,該醫生所在國家的醫院是免費向全民開放的;而現實生活中醫護人員普遍受賄,因此只有富人得到救治,許多窮人死於無錢看病。這種腐敗是系統性的,因為政府無法按照承諾提供足夠的資金來滿足醫療服務需求,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又源於政府在其他方面的貪腐和揮霍。年輕醫生出於良心拒絕受賄,卻因此無緣參與當地的醫療服務。他向當地教會求援,卻失望地發現快速成長中的本土教會根基未穩,不敢公然挑戰強大的政府勢力。失望之餘,他最終移民海外,離開了那個既需要他的才能,又需要他那份持守正義的國家。

“透明國際”的保羅・巴徹勒(Paul Batchelor)警告說,很多人以為腐敗只存在於“落後”國家,但這種論斷有失偏頗。巴徹勒在《鹽與光:基督徒在反腐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腐敗越嚴重,經濟就越低迷。即便在相對繁盛的國家和地區,腐敗也蠶食了本應更強大的國民經済,掠奪了人民——通常是窮人——生活在這些地區的權益。巴徹勒指出金融界普遍存在“投資和激勵扭曲”的問題,投資者和股東因此不再相信企業和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數字,這種不信任阻礙了投資和經濟的增長。就在我寫本章的這一週,巴克萊銀行因涉嫌透過操縱金融產品價格(透過操縱LBOR,即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實現)牟取私利,侵害小企業和投資者的利益,被處罰億美元。

巴徹勒認為腐敗不只存在於商界。他細數民選官員與政府官員的腐敗行徑、明目張膽的收受賄賂和大張旗鼓的利已主義。這導致民眾的犬儒主義情緒越發嚴重,他們不願參與政治程序又助長了腐敗蔓延。在哈佛和喬治・梅森(George Mason)大學擔任政府管理學教授的休・赫克羅(Hugh Heclo)在《制度思考》(On Thinking Institutionally)ー書中追溯了美國民眾對一切制度(政府、企業、宗教)逐漸喪失信任的過程及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個人在工作中滋生的不良作風會對整個社會風氣產生深遠影響。

那麼霍華德的事例呢?他那無傷大雅的謊言能引發怎樣的社會影響呢?當霍華德講述這個故事時,他坦言當自已意識到可以為區區小利輕易放棄正直時,他的良心被震動了。為什麼他不能開誠佈公地提議增加幾千元錢補貼他犧牲的兩週假期?為什麼他不能相信那位已經為他預備面試的上帝也會為他預備薪水?他對這份工作的興趣是基於工資還是基於上帝交給他的工作內容?他意識到其社會影響始於我們在金錢的祭壇下犧性正直的那一刻,因為下一個謊話會來得更容易。如果其他人看見他的行為,也會受誘惑去效仿。如果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金錢而非工作本身創造的價值,那會有損於他新加入的企業文化。

基督徒應對不道德行為堅決說不,即便這意味著巨大的自我犧牲。值得慶幸的是,基督信仰的故事主線給予了信徒們更堅定的道德基石——作誠實無過之人遠比實用主義的成本效益分析更為可靠。我們之所以誠實、富有同情心和慷慨,並不是因為這樣做可以帶來豐厚的回報(雖然其往往有益,而這正是從成本效益角度來看的倫理道德),而是因為其本身是正確的——這樣做可以榮耀上帝的旨意和他對人類生命的計劃。雖然有時候這會使我們成為少數派,甚至置我們於不利地位。但正如聖經學者布魯斯・沃爾特基(Bruce Waltke)所言,聖經中的義人甘願損已利人,而“惡人......會損人利已”。

• 不同的美德觀

我們在第10章討論了普遍恩典這一聖經原則,強調了基督徒與不同信仰的同事之間的共性。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因此可以接受同樣的教育和專業知識,共享前沿進展,欣賞業務出眾的從業者,無論其信仰怎樣。我們應盡全力勤勉自律,做精明能幹之人,這一點很重要。《歌羅西書》3:23教導我們:“無論你們作什麼,都要從心裡去作,像是為主作的。”如果我們認真對待這句經文,就會以踏實肯幹、誠實守信的工作態度贏得同事的尊重。這意味著言必信,行必果,透明公正。

很多人認為誠實正直、樂於奉獻是做人的基本原則,無關乎基督信仰。從某種角度來講的確如此。路易斯在其著作《人之廢》(The Abolition of Man)附錄中,列出了不同文化與宗教信仰對人性美德相似的見解。只是,基督徒所擁有的福音這一道德羅盤和能力,或明或暗地將我們從人群中分別出來。這是因為以聖經為本的基督信仰為我們揭示出不同於其他世界觀的重要資訊,如果行出來,就可以將信徒在職場中分別為聖。

中世紀時最偉大的基督教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認為,柏拉圖的四項基本美德——正義、勇敢、節制、慎思,也包含在聖經中。阿奎那在四項美德基礎上增加了基督教啟示所獨有的三項神學美德:信、望、愛,並揭示了上帝的性情和上帝的恩典。古典文化宣揚的憐憫是有限度的,而基督教教義將愛的定義提升到新的高度,包括愛仇敵和原諒逼迫你的人。這是生活在榮辱觀文化中的人所不能接受的,他們將嫉惡如仇視為一種美德。

法國哲學家呂克・費裡在他的《哲學史》一書中提出,基督教之所以“戰勝希臘思想並主宰了歐洲”,主要因其在“道德方面”的教導,具體而言,希臘思想一直將終極實體理解為非位格的存在,而“基督教將宇宙和諧而神聖的構造理解為具有獨一位格的基督”。基督教岀現以前,東西方文明都將救理解為進入一種非位格的匿名狀態,尚未出現“我們的本源是上帝之愛,並終將回歸併體驗它”的觀點。基督教則將終極實體理解為出於愛創造一切的位格性的上帝。這帶來了“從匿名盲目的救贖論到基督應許拯救我們每個人”的轉變。

基督徒明白我們被造是源於永恆的愛,也是為了永恆的愛。這是生命真正的意義所在。即便上帝的基督教教義——上帝的三個位格在永恆中相知相愛——也證明了愛的關係是全部現實的基石。上帝作工的終極目標是創造出可以與他共享美好關係的人類世界。上帝造人並不是為了獲得愛與榮耀,而是為了分享已經存在於三位一體中的愛、喜樂、尊貴和榮耀。

因此,愛在基督教真理中居首位。正如耶穌所說,做完全人就是要愛上帝、愛鄰舍。其他任何事物——我們的成就、事業、身份、情感——都是次要的。當然,這種對現實本質的理解會對我們的工作產生深遠影響。比如說,人際關係乃用來追逐權力、財富和舒適的手段,還是創造財富乃為了實現愛人如已這個終極目標的手段?前者違背了三位一體上帝創造宇宙的宗旨,因此無法榮耀上帝或實現人類繁榮。後者才是基督徒工作的典範。

眾所周知,人們回望一生時會後悔在辦公室花了太多時間。這是人之常情。但換個角度想:當你走到生命盡頭,是否希望自已傾注了更多時間、熱情和能力在工作及其成果中,以幫助人們給予並收穫更多的愛?你從自已當前職業生涯的軌跡中可以看到肯定的答案嗎?

• 不同的人權觀

基督信仰的愛至上原則為尊重人權提供了具體依據。如果每個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而造,那麼無論其種族、階級、性別、生活方式或道德如何,都擁有不可侵犯的權利。費裡指出,希臘和羅馬人認為人之價值在於所擁有的恩賜和能力,而非人之為人。因此,亞里士多德相信有人生而為奴,因為他們不具備先進的理性思維。他認為,“奴隸與自由人的劃分符合自然,奴隸的體格總是強壯有力,適於勞役;自由人的體格較為俊美,雖勞役非其所長,但無論戰爭亦或和平時期,都宜於政治生活..顯然,有人生而自由,有人生而為奴,對於後者來說,被奴役不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但改教家加爾文卻寫道:

若以人有多少功德來評判,大多數人都不值得人向他們行善。 聖經對此的教導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它教導我們不要考慮人本身所應得的,乃要思考上帝在眾人身上的形象,因我們欠上帝一切的尊榮和愛......你或許會說:“他所應得的與愛截然不同。 ”然而,上帝所應得的是什麼呢?......要留意上帝不要我們考慮人對我們的惡意,而是要在他們身上看到上帝的形象.這形象的光將會吸引我們去愛並擁抱他們。

基督教以其對人獨一無二的定義(擁有上帝的形象)和對愛前所未有的理解(是世界的起源、目的及歸宿),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思想文明的發展。如果沒有基督教對人的理解,也許永遠不會出現今天普遍接受的人權觀念。基督教認為,所有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都有被愛、被尊重的不可侵犯的權利,無關乎我們是否認同他們的文化、道德與個性。這種觀念極具顛覆性,在基督教文化出現以前聞所未聞。費裡和許多人普遍認為,人權觀念正是源於基督信仰上帝形象的理解。

基督徒該如何在工作中體現這一原則?凱瑟琳分享過她離開商界初期剛剛投入教會工作時的一段經歷。有一天她與牧者聊起她在城裡的“人脈”。牧師轉向她,溫和地說:“凱瑟琳,你現在的身份是傳道。在事工中我們稱其為人。”市場壓力與慣例促使我們對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進行理性的效率分析。可以幫忙的是人脈;顧客是眼球和錢包;員工是執行任務的資源。我們不假思索就以客戶、員工甚至教會弟兄姊妹資產的多寡來衡量其價值。從嚴格的經濟視角分析,股東、管理層、員工、供應商、客戶和社群居民各自擁有不同的經濟價值,有時很難做到一視同仁。從經濟意義上說,某些人的價值的確更高。但從神學角度來講,所有人被造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擁有同等的重要性。

考慮一下我們身邊的裁員情況。利益相關者有時需要為大眾的長遠利益做出自我犧牲。但我們可以基於愛的原則處理這種情況。人事負責人本來可以簡短地通知員工他被裁員了,不解釋也不慰問,儘可能節省自已的時間和精力,避免無謂的爭端。但如果把員工當作有尊嚴的人而非可交換的資源來對待,負責人就應儘量公開資訊,充分溝通並誠懇說服,而不是操控員工的反應。對被裁員工依然心存敬意需要強大的道德羅盤。但如果仰望上帝的形象,我們的組織生活及行為就會有新的維度。

正如費裡和許多人觀察到的,從神學美德“愛”中生髮出來的人權觀念,如今被許多不信奉基督教、不相信上帝的人濫用。成千上萬無信仰人士熱衷於宣揚人權。有人擔憂,在一個完全世俗化的社會中,如果不相信人權觀念誕生的源頭: 一位慈愛、位格性的上帝,這種熱忱長遠來看遲早會消退。基督徒需要將對人權的理解全然建立在上帝的形象基礎之上。

•不同的指引

很多人認為信仰和屬靈生命是由信條、道德行為和屬靈經歷組成的。當提到上帝的“道德羅盤”,人們通常會想到道德規章制度,一種來自上帝的人生指導手冊。聖經也的確為基督徒提供了實用的道德準則和行為邊界,指示我們哪些行為應當完全避免。如果這就是上帝給予我們的一切,雖然有用,卻未免不足。因為有一個範疇我們尚未涉及——智慧。

從聖經來看,智慧不僅僅是服從上帝的道德準則;它是在道德準則十之八九沒有預備明確答案時依然知道如何去行。聖經的律法並沒有告訴我們應當從事什麼工作、是否應該繼續求學、和誰結婚交友、是直言不諱還是保持緘默、是成就還是放棄,但錯誤的決定可能毀掉我們的一生。

怎樣才能變得滿有智慧並做出正確的決定呢?聖經教導我們,積累智慧有幾條途徑。首先,我們不能只相信上帝,更需要認識他。當上帝的恩典不再是抽象的教條,而是活生生的事實,我們的心便不再被憂慮和驕傲所轄制——這兩種情緒常常導致我們很多時候應對不力或反應過激。其次,我們必須認識自已。很多糟糕的決定都出於我們未能正確認識自已和自我能力的邊界。福音可以使我們避免高估或低估自已的能力,因為它同時向我們顯明瞭人的罪和上帝在基督裡對我們的愛。第三,從經驗中學習智慧。愚昧的心被偶像矇蔽,看不到真相,就無法從經驗中學習。事實上,人生的跌宕起伏會導致許多錯誤的推斷。驕傲的人將失敗的責任推卸到他人身上;自暴自棄者把別人的錯誤攬到自已身上。如果不從福音的角度認識上帝和自我,經驗就無法成為寶貴的財富;如果我們認識上帝並瞭解自我,就會對人性、現今這個世代、上帝的話語及其大能、人際關係有日漸深刻的理解。這會幫助我們做出明智的決策。

舊約《箴言》是領受智慧的首選。《箴言》中充滿智慧的訓誡,教導人們抑制怒氣,克服嫉妒、驕傲和沮喪的情緒;抵禦美色、金錢和權力的誘惑;克已、決策和修復關係。新約在繼承舊約關於智慧的一切教訓的基礎上,給予基督徒嶄新奇妙的踐行《箴言》教誨的方法。我們如何從知道上帝到認識上帝?如何深入瞭解自已和別人的內心?答案是藉著相信耶穌和他所賜下的聖靈。

新約稱“聖靈”為“智慧的靈”(弗1:17)和“力量”(弗1:19)。保羅為聖徒禱告祈求,願他們藉著“一切屬靈的智慧和悟性”(西1:9),充分了解上帝的旨意。他在著名的《以弗所書》5章談到被聖靈充滿,提醒讀者“行事為人要謹慎,不要像愚昧人,卻要像聰明人”(弗5:15-16)。聰明人知道如何善用每一分鐘,而這樣的智慧來自於那使我們得著能力、行事為人對得起主(西1:10)、也被稱為“有能力、仁愛、自律的靈”(提後1:7)的聖靈。

然而,聖靈如何帶給我們智慧呢?難道我們只是坐在那裡靜待聖靈的聲音?當然不是。在《使徒行傳》15章,我們看到初期教會的領袖捲入了一場爭論:外邦信徒是否應當遵守猶太飲食律法和其他文化傳統。事實上,他們是在爭論組織策略的問題。經文描述了門徒激烈的辯論,直至得出最終的解決辦法。當他們向教會宣告決定時,他們使用了非常奇妙的一句話,“聖靈和我們都同意......。”(徒15:28)換言之,他們透過縝密的思考、嚴謹的推理,基於知識和經驗作出明智的決定,並將一切歸功於聖靈的引導。

聖靈是這樣使我們得著智慧的。耶穌在受難的前夜,應許門徒他將差來聖靈,“等真理的靈來了......他要榮耀我......(約16:13-14)

聖靈並非透過某種魔法或小道訊息幫助我們投資優質股票;聖靈使耶穌基督成為鮮活美好的現實,重塑我們的品格,使我們的內心安寧、明亮、謙卑、知足、剛強壯膽。隨著年歲漸長,這一切會使我們智慧漸增,作出更明智的職業和個人選擇。

•不同的觀眾

保羅在《以弗所書》6章提出一個簡單而深刻的原則,既表明工作的崇高(針對那些視工作為苦差事的人),又避免對工作的過分渲染(針對那些從工作中尋找身份認同的人)。他教導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應“像是服侍主”。

你們作僕人的,要存著敬畏、戰兢和真誠的心,聽從世上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樣,作事不要只作給人看,像那些討人歡心的一樣,卻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裡遵行上帝的旨意,甘心服務,像是服事主,不是服事人。 你們知道,無論是奴僕或自由的人,如果做了什麼善事,都必從主那裡得到賞賜。 你們做主人的,也要照樣對待僕人,不要威嚇他們;你們知道,他們和你們在天上同有一位主,他並不偏待人。 (弗6:5-9)

保羅這段話的受眾是主僕,聖經對罪惡的奴隸制的描寫使許多現代讀者心生困惑。雖然就這一主題有很多可講的,但有一點需要謹記,古希臘羅馬世界中的奴隸制與非洲奴隸貿易之後的世界新秩序中的奴隸制不同。保羅時代的奴隸制並非基於種族,也鮮有終身制。它更像我們所說的契約奴役制度。為了便於理解,暫且將這段話理解為誇張的修辭手法,試想:如果奴隸主被禁止帶著驕傲的情緒或透過威嚇的方式管理僱工,更何況今天的僱主呢?如果奴隸被告知可以從工作中尋得滿足和意義,更何況今天的僱員呢?

在這段話中,保羅教訓的關鍵既是心理層面的,又是屬靈層面的。他提示僱主和僱員誰才是真正的觀眾。誰在看你工作?你在為誰工作?到底誰的意見最重要?

致僱員。首先,員工應當甘心工作(“存真誠的心”,5節)。僱員不應為了免於處罰而敷衍了事;或是隻在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才努力工作,更不應盲目地或三心二意地工作。相反,基督徒應當將全部身、心、靈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力臻完美。為什麼呢?

職場中的基督徒思想和行為的出發點不同,他們工作“像是服侍主”(5節)。正因為在主那裡有超出所求所想的賞賜(8節),他們工作無需過分仰仗上司的獎賞。類似的經文寫道:“無論你們作什麼,都要從心裡去作,像是為主作的,不是為人作的,因為你們知道,你們一定會從主那裡得到基業為賞賜。”(西3:23-24)在希臘原文中,“基業”一詞前面並非不定冠詞“an”(一個),而是定冠詞“the”(那個)。保羅指的是來世的福分。

可見,基督徒得享以工作為樂的自由。如果我們工作像是服侍主,就不會過勞也不會偷懶。我們將不再受金錢和掌聲的轄制,工作成為榮耀上帝、蒙其喜悅的方式。一旦基督徒員工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的生活就會受到實際影響。首先,做事應“存敬畏和戰兢的心”,即一方面彬彬有禮(而非目中無人),一方面又自信且不失謙卑(而非奴顏媚骨)。“戰兢”一詞意指“對上帝的敬畏”。在聖經中,這並不意味著在上帝面前恐懼畏縮。《詩篇》130:4教導我們,越深經歷上帝的憐憫和寬恕,就越能對上帝有真正的敬畏。對上帝的這種真正的敬畏,代表著你活在如此的敬畏和好奇之中,活在如此強烈的愛和尊敬之中,以至於你害怕羞辱他或讓他憂傷。試想某位你畢生景仰卻從未奢望遇見的人到你家做客。你如此仰慕其名,絕不會隨便行事;你會盡一切努力滿足他的所有要求和願望。我們在工作中也要如此為上帝著想。我們應盡心盡力、精明幹練地完成工作,視工作為幸事而非負擔。

其次,基督徒工作時要存“真誠的心”,字面意思是一心專注而誠實。這意味著我們的工作必須合乎道德,不存在任何欺騙或狡詐。

其三,“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討人喜歡的”。我們不能只在被監督時才努力工作,也不可得過且過。最後,7節中的“甘心”一詞鼓勵基督徒要喜樂地工作。

致僱主。此處保羅告誡奴隸主,他們也是奴僕——基督的僕人(9節)。這在等級分明的社會中是極具顛覆性的。保羅的意思是,“在你的僕人中,你要像你也是一名奴僕那樣對待你自已!”“照樣”一詞很容易被忽略。照哪樣?就像僕人完全尊重主人的需要一樣!新約學者彼得奧布萊恩(Peter O Brien)寫道:

使徒勸誡公元一世紀時希臘羅馬世界中的奴隸主,要照樣對待僕人。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有句名言,“所有奴隸都是(我們的)敵人”,那時候大多數奴隸主都專制而殘暴。 他們對待奴隸的方式主要是威嚇、毆打、性侵害,或將男奴遠販他鄉,與愛人永不得相見。保羅隱含的勸勉在當時是大逆不道的。但他的意思並非讓奴隸主去服侍僕人......而是在態度和行為上要像僕人一般,同受天上的主管理。這樣的話,奴隸主就不會再威嚇僕人。並不是說奴僕做錯事也不能予以警告處罰,其實這條教訓旨在反對任何形式的操縱、貶低和威嚇。前文已教導作僕人的要以禮貌誠信、友善對待主人;如今規勸做主人的也要如此對待僕人。

保羅之所以提倡激進的態度,不僅因為奴隸主同奴僕一樣,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更因為上帝(每個人都要向他交賬)是公正的,待人亳無偏私。上帝不以人的種族、階級或教育水平來區別待人。《羅馬書》3章告訴我們,每個人都犯了罪,但因著信,人人都可以領受恩典。保羅以最強烈的方式告誡作主人的,“不要看自已比奴隸勞工強,也不要自以為在靈命上更勝一籌。”

一旦基督徒僱主和領導把握好以下幾項原則,現實生活就會受到相應影響。首先,“不要威嚇他們”,意指僱主不可利用員工的過失或用脅迫的手段來誘導員工。我們無法奢望保羅書信中的每位僕人都有基督徒作主人,或每位主人都有基督徒作僕人。因此主人不能奢求僕人“作事像是服侍主”。儘管如此,無論僕人是否為基督徒,僱主都不要以威嚇為激發員工的主要手段其次,“也要照樣對待僕人”,意思是“為你們領導下的員工爭取更多利益,儘管我才囑咐過他們去服侍你”。這意味著你關心他們的全人和生命,而不僅僅是其高效的工作能力。第三,保羅提醒他們,在上帝眼中沒有階級之分,我們也應如此。作主人的態度不要居高臨下、尊已卑人。

無論你是否察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觀眾。我們或為取悅父母,或為出人頭地,或為討好上司,或為實現自已的人生價值。但這些都是不夠的。僅僅為這些目標而工作會導致我們過勞或偷懶,或兼而有之,這取決於誰是我們的觀眾。但基督徒擁有獨一的觀眾——我們慈愛的天父,這不但賦予了工作責任感,又增添了喜悅之情。

• 新羅盤的指引

如果基督徒在與眾不同的美德觀激勵下,從與眾不同的人性觀中得到昇華,以智慧為特殊嚮導,為獨一的觀眾演出,他們在工作中的行事為人會有何不同?下面講幾個事例。

基督徒不應是冷酷無情的。他們以公平公正、充滿愛心、樂於助人聞名。他們富有同情,總是樂於饒恕與和解。他們不願施行報復,少有假冒為善、怨恨苦毒。

幾年前,我聽過一位基督徒的故事,他那誠實正直的憐憫之心令人印象深刻。那時我們的新教會在紐約成立不久,有位來訪的年輕女子每次聚會後都匆匆離開,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一次我留住她,得知她是位慕道友。當時她雖沒有信,卻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我問她是怎麼找到救贖主教會的,她給我講了這個故事。

她在曼哈頓的一家公司工作,入職不久便鑄成大錯。本以為會被辭退,但她的主管找到上級,主動承擔了她的一切過失。結果這位主管的信譽受損,對公司內部事務的管理能力也受到影響。她驚訝而困惑,找到這位主管去面謝,說自已見過上司獨佔功勞,卻從未見過主動承擔員工過錯的。她想知道他為何如此與眾不同。他謙虛地迴避了這個問題,但礙於她的堅持,終於告訴說:“我是基督徒。上帝能夠接納我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耶穌基督為我的過犯受了責罰。他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一切,是我願意、也能夠承擔他人過錯的原因。”她盯著他看了好一會兒,問道:“你去哪間教會?”他推薦了救贖主教會,於是她就來了。這位主管所經歷的福音的恩典塑造了他的品格,這使他作為經理人具有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他的無私與憐憫使她的生命發生翻轉。

此外,基督徒應當是慷慨的,這可以體現在職場的各個方面。企業管理者可以傾注更多時間關懷員工、維護客戶;小企業主可以犧牲一定的個人利益,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支付員工更高的工資;作為公民,可以不吝惜時間和金錢,比相同經濟條件的人捐出更多的收入。他們可以適當降低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以更好地幫助他人。

基督徒應當更加泰然自若地面對困難和失敗。我們也可以由此判斷一個人是否本著福音的指導原則操練品格。在《馬太福音》6:19-21,耶穌告誡我們:“不可為自已在地上積聚財寶,因為地上有蟲蛀,有鏽侵蝕,也有賊挖洞來偷.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他是什麼意思?每個人都有自已的財寶——那些我們至為珍惜、喜悅、愛慕的東西。我們也稱之為偶像,認識了它們就可以看清內心的排序以及人格的基礎。如果我們活著的意義主要源於同儕的認可、銀行的存款或是功成名就,那麼這些就是我們的財寶。但耶穌明確指出,我們積攢的這些財寶很難帯來安全感。它們往往稍縱即逝、容易被竊, 我們的人生也可能隨之坍塌。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職業生涯逆轉或經營受挫時惶惶不可終日。當生命意義和身份認同受到威脅,我們會驚慌失措、行事衝動,不惜撒謊、出賣別人以保全自已,甚或陷入絕望。但耶穌說“要為自已積聚財寶在天上”(20節),這意味著什麼?保羅告訴我們,一切寶庫都蘊藏在基督裡(西2:3);彼得說耶穌為我們遭受棄絕,為我們的過犯受害,因此,“對你們信的人,(他)是寶貴的”(彼前2:7;事實上,彼得在此處用的是名詞形式,字面意思是:“他是珍寶。”(耶穌是衡量價值的準繩)。這並非鋪陳辭藻,也並非抽象神學。聖經是在說:唯有耶穌成為你的財寶,你才是真正的富有,因為只有他是永不貶值的貨幣;唯有耶穌成為你的救主,你才是真正的成功,因為只有在他那裡,我們的地位才不會喪失入最後,基督徒不應搞宗派主義。有些基督徒不願在同事面前承認信仰,他們想和大家打成一片。有些人雖然公開認信,言談舉止間卻含射影(或明目張膽)地排擠不同信仰人士。如果我們對工作有一個全面、非二元論的認識,就會發現,藉著上帝的眷顧和普遍恩典,許多非信徒被賦予了才華和恩賜,在工作中表現優異。因為,我們在工作中應尊重、平等對待擁有不同信仰的人士,同時公開坦言自已相信耶穌。基督徒若能避免以上兩種錯誤,就可以找到難得的良好平衡。

我認識的一個人幾年前成立了一家公司。他認為當前金融服務業的某個領域,存在供應商利用產品複雜性和消費者的無知哄抬物價的問題。如果新公司對客戶公開透明,就能以更低的價格提供更好的服務,不僅有望創造可觀的利潤,還可以為整個行業帶來亟須的變革和誠信。當他與潛在合作方及員工分享這一想法時,他巧妙地找到了平衡。他闡釋了新公司的價值導向,提出了自已的價值觀,並強調秉持這一理念的原因不只為吸引客戶、創造收入,也因其本身是正確的。他說該理念源於基督信仰,但隨即補充道,無論大家信仰什麼,只要認同這一價值理念,就是平等的合作方。這是一個在公開信仰的同時避免了排他主義和宗派主義的絕佳事例。在職場中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但它是促成美好結果的有效力量。

• 職場中的基督教倫理

即便基督徒工作的環境不存在制度性腐敗,為人也誠實正直,我們仍有必要對自已提出更大的挑戰。基督徒尤其應當在信仰和實踐中不斷探索,如何使工作的環境更加公平公正,如何惠及更多人。

基督徒經濟學家邁克爾・舒爾特(Michael Schluter)總結了基督徒和很多人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抨擊。幾乎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於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被削弱。首先,公司規模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導致投資者、決策者與當地居民的關係漸漸疏遠。比如,巴爾的摩銀行的主管以往都住在巴爾的摩市,並在該市醫院、博物館及其他文化機構的董事會供職。如今,巴爾的摩銀行的高管們分散在夏洛特、紐約和倫敦。他們幾乎完全與員工、客戶主要生活地區的需求脫節。

其次,政府救助和高度複雜的金融工具導致放貨風險不斷降低,有時甚至降為零。也就是說,從事不良投資和貸款幾乎不需要承擔任何後果。例如,如果你是小鎮上的銀行信貨員,向你申請房屋按揭貸款的準房主和申請小企業貸款的準企業家都是你的熟人,你會仔細評估貨款的收益——準房主的資產淨值是否會增加?新公司能否成功運營併為小鎮創造財富、提供就業機會?

作為一名銀行職員,你要為自已的錯誤決策付上明確代價。而如今,各個相關方互不相識,傳統的懲惡揚善的問責制也已不復存在。

其三,基於以上幾點,逐利的經理人越發傾向於以公司的長遠發展為代價,不惜犧牲員工、客戶、環境,以換取股價的迅速提升。他們透過侵佔公眾利益套現,且日復一日越發不以為恥。

最後,還有一種趨勢被社會學家稱為“商業化”,即把用貨幣衡量價值和成本效益分析的手法運用到人際關係、家庭和公民參與的活動中。市場價值觀亳不留情地侵入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曾幾何時,許多災難和悲劇是靠社會團體的支援和屬靈操練度過的,但在訴訟漫天的年代,“精神痛苦”被賦予了一定的客觀價值。痛苦是可以量化的;在法庭上是可以據理力爭的。

當事人的痛苦和苦難有多深?值多少錢?最近有本書,名為《外包的自我:市場經濟時代的親密生活》,講述了當代家庭生活不再如歷史學家和文化批評家克里斯托弗・拉什(Christopher Lasch)形容的那樣,“是這個無情世界的避風港灣”。書中描述、總結了我們這代人所思考的問題:

長久以來,家庭都是這個無情世界的避風港灣,是抵制市場衝擊和經濟考量的最後堡壘 ,是個人、私人和情感生活占主導地位的棲息之所。 然而......這樣的時代已一去不復 返:曾屬私人生活範疇的愛情、友情、養兒育女正逐一轉變為專業的外包服務,出售給迷茫又忙亂的美國人......(這一浪潮)伴隨著市場對我們親密生活的全面入侵。 從培養人們作愛情生活的CEO的約會服務,到為新人量身打造“個人史詩”的婚禮策劃;從起名大師到人生規劃師;從印度商業代孕工廠到僱傭哀悼者為逝去的親人代理海葬......人類最本能、最感性的行為都變成了租賃關係。

我們知道,上帝是三位一體的,他按照自已的形象造人,這意味著人類生活本質上是注重關係的。但現代資本主義逐漸稀釋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親密度和責任感。如今無論商業還是其他域,都亟待明確的指引。

從神學和道德上反思工作並非易事。相較而言,專注於分內之事,誠實、幹練、愉快地完成工作更現實些。後者的確是基督徒應盡的本分,但並非全部。基督徒應不斷深入思考工作領域當前的光景,檢視其在聖經意義上是否有望增進人類福祉,促進社會正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該怎麼做?初涉職場的年輕人尚不具備改變工作環境或引領行業變革的能力。但如果你堅持不懈地思考,有朝一日待你積累了足夠的權力與影響力,特別是有能力創辦自已的公司或企業時,就可以極大地改變工作方式,以至引領整個行業的變革。你或許會帶某個金融服務或公司,對股東和客戶實現資訊的公開透明,從而迫使其他公司也更注重誠信。你或許會創辦一家影視製作公司、一所學校或一個畫廊,追求卓越和價值傳播,人而引領業界方向。這些舉措會讓你在一個全新的高度“服務於工作”。如果你不從現在開始對工作進行深入思考,就只能紙上談兵。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應當滿懷希望地工作,相信上帝會為你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