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逝的滿足

以下是流行音樂明星麥當娜(Madonna)自已所描述的成功的誘惑:我有著鋼鐵般的意志,但我所有的意志都是在與一種可怕的無能感作戰……我越過一個個它的咒詛,看到自已是個特別的人;然後當我進入另一個階段時,又開始認為自已不過是 個平庸而無趣的人……這樣的情況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推動我生命的力量,就是這種對平庸的極度恐懼,而它就一 直在推著我、推著我。即使我已經成了響噹噹的人物,我還是必須不斷地證明自已是個重要人物。我的這種掙扎從未停止過,恐怕永遠也不會停止。

對麥當娜來說,成功就像毒品一樣,能帶給她勝利和價值感, 但是高潮的興奮很快就消逝了,她就又得再打一劑。她得一再地證明自已的價值,但這背後推動的力量不是喜樂,而是 恐懼。

在電影《烈火戰車》(ChariotsFire)中,有一名奧林匹克選手也強烈地表達過同樣的想法。當有人問他為何賽跑時,他說他不是因為喜愛跑步,“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上了癮……”後來在奧林匹克百米賽跑之前,他嘆息說:“我已經24歲了,但從來不知道‘滿足’是什麼滋味。我一直都在追尋,但不知道我在找什麼……我抬起眼睛望著前面一米二寬的跑道, 我將用孤單的十秒鐘來證明我存在的理由……但是我能證明嗎?”

這部電影的導演波拉克(SydneyPollack)最近過世了,有一篇文章提到他晚年時也無法慢下自已的步調,與所愛的人 共同享受生活。雖然他的健康已經走下坡路,拍攝電影的艱苦過程也把他的人生消磨殆盡,但是“如果他停了下來,就無法證明自已有存在的理由”。他曾經這樣說過:“每當我拍完一部電影,就會感到我做了自已應該做的事;這意思就是說,我又贏得了可以活下去的又一年。”然後他就再次開始新 的迴圈。

瑪麗•貝爾(MaryBell)是企業界高階主管的諮詢顧問,她曾說:“成就是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的酒精。”她又接著說:現在最傑出的人不會有酗酒的問題,但他們會濫用自已的生命……因為你很成功,所以就會有好事發生;當你完成了一個計劃,就感覺自已好像是炸藥一樣地充滿能量。但這感覺並不能持久,之後你又回到平常、平淡之中。於是你就想:“我得再開始一個新的計劃。”這也是很平常的事。可是你已經愛上了那種陶醉的感覺,所以很想要一再地享受那種感覺; 但問題是,你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那樣的高潮之中——比如說你所從事的一筆交易沒有成功——於是你的自尊受到威脅, 因為你的自我價值是靠外物建立起來的。在這樣的迴圈中, 最終你會越來越經常地落在痛苦的狀態中,而高潮的經驗也越來越不能令你興奮。這時你可能成功地做成了一筆更大的交易,比上次沒做成的交易還大,但是不知為什麼,這並沒有讓你再有那種陶醉的感覺;而你下一次的成功可能連那種 平常的感覺都沒有了,因為你迫切地想要叮準再下一筆的交 易……“對成就的上癮”與其他種類的上癮並無不同。

“成就”最終不能真正地回答這些大問題:我是誰?我真正的價值何在?我要怎樣面對死亡?雖然“成就”最初給我們 一種錯覺,讓我們以為自已有了答案,因為開始時它能產生 出快樂,使我們相信我們已經得到所想要的,已經被接納了, 而且也已經證明自已了。但是這樣的滿足感,很快就消逝了。

•崇拜成功

個人的成功和成就,比任何其他的偶像更能讓我們感到自已就是上帝——就是我們把所需的保障和價值放在我們自已的 智慧、力量和表現之上。在你所從事的事情上,你是做得最好的,你是眾人中最優秀的“人上人”,所以沒有人能像你一 樣——唯有你超越一切。

有一個徵兆可以看出你是把成功和成就當作偶像了:那就是有一種以為它會帶來保障的錯覺。窮人和邊緣人常經歷苦難,他們認為在世的生活就是“汙穢、殘忍又短暫”的;而成功的人在面對人生問題時,則遠比窮困人更會感到震驚和無法承受。

我作為一個牧師,常常聽到社會高階層人士在面對苦難或悲劇時感嘆說:“人生不應該是如此的。”但我在牧養勞工階級和窮人的那些年間,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話。這種虛假的安全感是源於我們把“成就”神化了;我們期待它能保佑我們脫離生命中的種種問題,但其實那只有上帝能做得到。

把成功和成就當作偶像的另一個徵兆,就是它把你對自已的看法扭曲了。當你把成就當作個人價值的基礎時,它們就會 膨脹你對自已能力的看法。有一個新聞記者告訴我,她在某次晚宴中與一位極為成功且富有的商人同席,當時他主導了整晚的談話,但是這位記者注意到,他談的所有話題幾乎都 和他唯一所專長的財經知識無關。

不論談到室內設計、單一性別學校,還是哲學等話題,他都滔滔不絕,好像他是一個權威的專家。如果你把成功看成不只是成功本身,而是你的價值和地位之所在,那麼雖然你的成就只在人生某個有限的範圍之內,你也會以為自已是全方位 的專家;當然,這就必然會帶出各種錯誤或不良的選擇和決 定。這種對我們自已的扭曲看法,也是一種對現實的盲目——聖經指出這是伴隨拜偶像而經常有的現象(詩篇 135:15—18;以西結書36:22—36)。

不過,把成功當作偶像崇拜最主要的徵兆,就是我們覺得自已在專業上必須保持是最優秀的,否則我們就沒有自信心了。 埃弗特(Chris Evert)是20世紀70到80年代美國頂尖的網球選手,她擁有歷史上網球單打選手的最佳贏球記錄,然而在她打算退休時,她卻極為失落,她對採訪記者說:我不知道自已是誰,如果我不打網球還能做什麼。我很沮喪, 也很擔憂,因為我的生命是靠成為一個網球冠軍來肯定的。 我現在非常失落,贏球讓我肯定自已,也讓我感覺自已很美。

這就像是有毒癮,我需要贏球,需要喝彩的掌聲,才能認同 自已。

我有一位朋友,他已經是專業上最優秀的人之一,但是因為他對一些藥物上癮,所以不得不辭去職位,用一段時間接受濫用藥物的治療。他之所以會對藥物上癮,部分原因是他期 許自已必須要有爆發力,高效、樂觀和聰敏。他沒有把自已崩潰的原因歸咎於別人對他的要求,他說:“我的人生建立在兩個前提之上:第一,我能借著我的表現,控制別人對我的意見和接納;第二,前者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如果我們以為這種拜偶像只會在某些人身上發生,那就錯了; 所有職場人士都可能因為太迷戀他們的科技和政策,而將那些東西視為某種形式的救恩。那些科學家、社會學家、治療師,以及政界人士,是否會承認他們所能成就的是有極限的?還是他們會作“彌賽亞”式的宣告?我們都應該要保持一種謙卑的態度,承認那些公共政策及先進科技在解決人類的問題上,其成果是有限的。

•競爭性的文化

我們當今的文化使得我們特別容易把成功和成就當作假神。社會學家伯格(PeterBerger)在其所著的《漂泊的心靈》一書中指出,在傳統的文化中,人的價值是以“榮譽”來衡量:當人盡到社會所賦予他的角色和責任——無論是公民、父親、母親、老師,還是總統——他就會得到榮譽。但現代社會強調個人主義,人的價值在於“尊嚴”。“尊嚴”是指每個個人都有權利不受社會所賦予他的角色和類別的限制,而發展出他們的自我與認同。因此現代社會給個人極大的壓力, 他們要藉著成就來證明自已的價值。只做一個好公民和好家庭成員是不夠的,你還必須要贏,要爬到上層,要證明自已是最優秀的人之一。

政治文化評論家布魯克斯(DavidBrooks)在他所寫的《從天而來的動力》一書中,描述了他所謂的“專業化童年”:從兒童的早期開始,父母和學校就為了讓學生在各樣事上都能夠有傑出的表現,而聯手創造了一個競爭的壓力鍋,布魯克 斯稱它為“一個巨大的有機機器……一個大有能力的成就機 器”。家庭不再如社會學家拉希(ChristopherLasch)所稱的,是“無情世界裡的避風港”,是在相咬相吞生活中的平衡 力;相反,現代家庭變成了培養渴望成功的幼苗的苗圃。

這種對高成就的注重,使得年輕人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在2009年春天,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維克森林大學(WakeForrest University)的校長海奇(Nathan Hatch)承認存在許多教育家多年來所見到的情況,那就是不成比例的青年學生想擠進財經、諮詢、法律、醫學等科系,為的是將來擁 有高薪,並且擁有這些專業所帶來的成就感。海奇說,學生這樣做時並沒有考慮更高層次的問題,即人生的意義和目標是什麼;也就是說,他們選擇專業時不會問:“什麼樣的工作可以幫助別人過得更好?”而是問:“什麼樣的工作可以幫助我自已過得更好?”因此,他們對工作表現出極髙程度的挫折感,認為工作不能使人得到滿足。海奇盼望2008—2009年的經濟不景氣會迫使許多學生重新評估自已選擇專業的基 本考量。

如果整個文化都在極力鼓勵我們接受這個假神,那我們要怎樣逃脫呢?

•成功的死人

乃縵可能是他那個時代中世界上最成功、也最有權力的人。 他的故事記載在聖經的列王紀下第5章。乃縵的人生可以說是“實現夢想的人生”:他是亞蘭國(今日 的敘利亞)軍隊的元帥,他的地位相當於國家的首相——因為亞蘭王在國家正式典禮的場合中要靠在他手臂上(列王紀下5:18)。他既是財主,又是英勇的戰士,極其威嚴和尊榮。

然而這些偉大的成就和能力卻遇到了對手。

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只是長了大麻風。(列王紀下5:1)請注意看,列王紀下作者的描述先是堆砌乃縵的豐功偉業,然後突然加了一句“只是……”;不管他有多少成就,他就只是行屍走肉而已。聖經中所說的“大麻風”包括了多樣致命與破壞健康的面板疾病,會使人慢慢地殘廢、毀容,最後失去生命。當時的這個病就如我們今日的癌症,令人不寒而慄。乃縵將會經歷到如同慢動作般的爆破:他的身體先會開始腫大,接著面板和骨骼開始破裂,然後一片片地剝落,最後會在凌遲中慢慢死去。乃縵什麼都有——財富、矯健的身手、民眾的擁戴——可是在這些豐富之下,他正逐漸地坍垮下來。

追逐成功的最主要動力之一,是盼望能夠進入“核心圈子” 中。路易斯()曾經在他的一篇著名文章中,很有洞見地討論過這個題目。

我不相信世界上發生的每件事情背後,都是經濟上或性愛上 的動機;真的動機是一種……渴望能進入核心層的慾望,它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你希望……這麼好的資訊就只有我們四五個人(真正)知道……可是隻要你被這個慾望所操控, 你就永遠無法滿意,直到你克服了作為圈外人的恐懼,否則 你將一直是個圈外人……

路易斯說的“一直是個圈外人”是什麼意思?乃縵是一個既成功又有錢有勢的人,但他也是一個麻風病人。成功、財富 和權力本該讓他做個完美的圈內人,進入最有排他性的社交 圈核心中,但是因為他有傳染性的面板病,使得他被拒在圈外。所有他的成功都毫無用處,不能解決他被社會拒絕和情緒絕望的困境。

我在此只是用乃縵的故事作比喻。許多人追求成功是盼望藉著它來克服那種“圈外人”的感覺,他們相信,只要他們成功了,俱樂部的大門就會開啟,他們就可以連上社交圈的人 脈,與有名有勢的人建立關係,最後,他們期待自已會被真正的大人物們所接納。然而成功給人的承諾,最後是實現不了的。乃縵的大麻風就顯現出這個真相——成功無法帶給我們所尋求的滿足。許多社會上最成功的人都能見證,他們自已仍然感到是“圈外人”,他們還是不能肯定自已。

•找錯了地方

先前亞蘭⼈成群地出去,從以色列國擄了⼀一個小⼥子,這⼥子就服事乃縵的妻。她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麻風。”(列王紀下5:2—3)乃縵的妻子有一個婢女,她告訴他說,以色列有一位大先知。 乃縵急切地想要抓住這根稻草(微小的盼望),於是就前往以 色列去找先知以利沙來醫治他。他帶了“銀子十他連得、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和一封亞蘭王寫給以色列王的信——信上說:“我打發臣僕乃縵去見你,你接到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麻風。”一乃縵很快地找到以色列王,把信和金銀都給了他(列王紀下 5:5—6)。他期待因著這些財富和信件,以色列的王會命令先知來醫治他,這樣他就可以健健康康地回家去了。

乃縵盼望這封君王對君王之間的最高介紹信,會為他帶來醫治。他以為能用自已的成功,換得問題的解決,卻不知道有 些事只有上帝能解決。他的婢女只告訴他要“去見撒瑪利亞(以⾊列)的先知”,就是直接去見先知以求醫治,但這和乃縵的處世之道不同,所以他帶著極大的酬勞和一封代表著最高權威的介紹信,去找以色列最高的領袖。可是以色列王對 他的做法並不高興。

以⾊列王看了信,就撕裂衣服,說:“我豈是上帝,能使人死使⼈活呢?這人竟打發⼈來,叫我治好他的大麻風。你們看⼀一看,這人何以尋隙攻擊我呢?”(列王紀下5:7)乃縵和亞蘭王以為以色列宗教信仰的運作方式,和當時各國宗教的情況相同,也和今天許多國家宗教的情況相同。

他們相信宗教是一種控制社會的形式,而宗教運作的原則是: 如果你過著善良有道德的生活,神明就會賜福給你,讓你興盛富裕。因此,這就很自然地讓人以為,社會中最成功的人就是最接近神明的人,他們就是可以向神明要求任何東西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傳統宗教會認為神明與最成功的人同在, 而不是與圈外人或失敗者同在;這也是為什麼乃縵直接去找 以色列王的原因。

但是以色列王讀了這信就撕裂自已的衣服。他知道亞蘭王不瞭解以色列的上帝和別國的神明是不同的,他無法對上帝下命令要他醫治乃縵。以色列的上帝不受人的牽制,也不能被收買或安撫,但其他各宗教的神明則是可以受控制的,只要我們努力行善,恭敬祭拜,他們就得回報我們。可是,我們不能用這樣的方法來接近以色列的上帝;不論他賜給我們什 麼,全都是出於恩典的禮物。

當以色列王喊著說:“我豈是上帝,能使人死使人活呢?”這話正中了乃縵問題的核心。

乃縵把成功當作偶像,期望在他成就的基礎上,以一個“成功者階層”的身份,從別人那裡得著任何他所想要的東西。 但是成就、金錢和權力,並不能“使人死使人活”。

這些年來,我越研讀這段經文,就越是佩服乃縵,他是一個很有成就的好人,但那隻能顯明,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對於尋找上帝也是一點概念都沒有的。

我們不要太苛責乃縵,他有本事運用影響力,找到名字線索, 再花一大筆錢,直通最高當局;對他來說,既然這是和重要人物打交道的方式,為什麼就不能用同樣的方式和上帝打交道呢?

但是聖經所啟示的上帝是不同的——乃縵要找的上帝是溫馴聽話的,然而真正的上帝是不受人牽制的;乃縵要找的上帝是欠我們的,然而真正的上帝是施恩典的,因此所有的人都是欠他的;乃縵要找的上帝是屬於私人的,只眷顧自已的, 然而真正的上帝是對每一個人的,不管你承不承認他。

•一件大事

神⼈以利沙聽見以色列王撕裂衣服,就打發人去見王,說:“你為什麼撕了衣服呢?可使那人到我這裡來,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於是,乃縵帶著車馬到了以利沙的家,站在門前。(列王紀下5:8—9)乃縵到了以利沙的家,對於在那裡所看見和所聽見的情況震驚不已。顯然這位先知不知道乃縵來訪是何等的榮幸,他居然沒有到門口迎賓,只是派了個僕人對乃縵傳話;而這話的內容是讓他震驚的第二個原因。

以利沙打發⼀個使者,對乃縵說:“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得潔淨。”乃縵卻發怒⾛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上帝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治好這大麻風。⼤馬⼠士⾰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列的⼀切⽔更好嗎?我在那裡沐浴不得潔淨嗎?”於是⽓氣忿忿地轉身去了。他的僕⼈進前來,對他說:“我⽗啊,先知若吩咐你作⼀件大事,你豈不作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列王紀下5:10—13)乃縵期望以利沙會先收錢,然後施行神奇的法事,若不收錢的話,至少也要叫他做“一件大事”來換得醫治,然而以利沙只要求他到約旦河中浸泡七次,這就讓他勃然大怒起來。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乃縵的整個世界觀在此再度受到挑戰。他才剛認識到這位上帝不是文化下的產品,而是文化的改造者;他不受人控制,而是掌權的主宰。現在他又受到挑戰,才知道這位上帝對待人唯獨以恩典為基礎。他對上帝兩方面的認識現在合在一起了:這位真神上帝不受人的控制, 是因為沒有人能靠著賺取、累積功德,或靠成功、成就而得到他們自已的福分與救恩。

乃縵之所以會生氣,乃是因為他以為以利沙必會要求自已去做一件偉大的事,就像在電影《綠野仙蹤》(Land of Oz)中要奪回那個西方壞女巫手中的魔法掃帚,或像在《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中要把權能之戒(Ring of Power)送到末日山去。像這類的要求才符合他的自我形象和世界觀,而以利沙的資訊簡直是侮辱他。他告訴自已:“任何笨蛋、任何小孩、任何人都可以下到約旦河去玩水,完全不需要任何能力或成就!”他想的完全沒錯,這就是上帝賜給每個人的救恩,給好人、也給壞人,給軟弱的人、也給剛強的人。

除非乃縵認識到上帝是賜恩典的上帝,他的救恩是人所不能賺取而只能接受的,否則他會繼續做偶像的奴隸,繼續努力地想要從它們那裡賺取它們所不能提供的人生意義和保障。 唯有當他了解到上帝的恩典時,他才會看到自已的成功至終 是來自於上帝的禮物。

是的,乃縵是花了許多精力得著成功,但他所靠的是上帝賜給他的才幹、能力和機會;他的一生都仰賴上帝的恩典,只是他自已沒看到。

以利沙要乃縵“去沐浴”的命令之所以對他很困難,是因為 這個命令太簡單了。乃縵若遵行了,就等於是承認自已的軟弱無助,必須接受免費的救恩禮物。你若要得到上帝的恩典, 你只需要有“需要”本身,而不需要別的任何東西,但是我們很難有這種靈裡的謙卑;我們到上帝面前不是說“請看我所做的”,就是說“請看我所受的苦”,但上帝只要我們看他——只要去沐浴。

乃縵需要學習的是“將他那如死的作為全拋棄”,正如一首古老詩歌所說的:“將你那如死的‘作為’全拋棄,拋棄在耶穌的腳前,單單信靠主的功績,榮耀的完成!”

•受苦的小僕人

在聖經每一個強調上帝恩典和赦免的地方,作者都是在痛苦中寫下那些話的,因為雖然恩典和赦免可以白白賜給人,可是給予者總是要付出代價。聖經最開始的地方就清楚地表明, 若沒有犧牲就得不著上帝的赦免。沒有一個被嚴重冒犯的人, 能夠“隨便赦免”犯錯的人——如果你的金錢、機會或幸福被人掠奪,你可以選擇要這個犯錯的人賠償,也可以選擇赦免他;可是當你選擇赦免他時,就表示你自已得要吞下這些損失和負債,你自已要完全承擔。因此,所有的赦免都是極昂貴的。

值得注意的是,聖經中的記載經常提到這個原則,在乃縵的這個故事中亦然。為了要讓乃縵蒙受祝福,就必須有人在愛心和忍耐中忍受痛苦。那個人是誰呢?就是在本敘述中很快上場又下場、雖不受人注意卻可能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她就是被亞蘭軍隊擄來服侍乃縵妻子的婢女。

在這故事中的她,身處於亞蘭國社會結構的最底層,在最好的情況下,她的家人可能也都被擄來做奴婢;而在最壞的情況下,她的家人可能都在她眼前被殺盡。她是個外邦人、奴 隸,又是個女的,而且很年幼,可能只有12到14歲。簡而言之,她的人生已經完全被毀了,那麼這是誰造成的呢?就是軍隊最高指揮官——乃縵大元帥。但是當她知道自已的仇人得了麻風病時,她是怎麼反應的呢?

如果我們一心想要出人頭地,但卻偏偏落到社會的最底層, 那麼我們很可能就會變得非常憤世嫉俗,而且滿心苦毒;我們也很可能會急切地四處尋找可以為我們的失敗負罪的人, 我們甚至也會終日沉溺在報復的思想裡。但是這個小女子並沒有落入這個陷阱中,她沒有說:“哈!大麻風!他今天又掉了一根手指頭!喔,我遲早要在他的墳墓上跳舞!”她沒有這樣,完全沒有。看看她說的話:“巴不得我主⼈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列王紀下 5:3)這些話裡充滿了同情和關切,可見她一定是真的希望能救乃縵和解除他的痛苦,否則她沒有理由告訴他有關先知的事。讓我們想想看,他現在落在她手中, 她知道自已能救他,但只要不說出來,她就可以讓他受盡折 磨;她可以讓他為自已在她身上所做的惡事而受到報應,因為他曾經讓她受苦,現在她可以報復他了。

但是她並沒有這麼做。這位聖經中的無名女英雄,不願意為了解除自已的痛苦,而讓別人付出代價。她所做的正符合全聖經對我們的教訓,即不去尋求報復,而信賴上帝會審判一切。她原諒了他,成為他得醫治和得救恩的媒介;她信靠上帝,並且在忍耐中受苦。正如英國傳道人盧卡斯(Dick Lucas)所說的:“她付上了被使用的代價。”她在受苦與赦免中,卻渾然不知上帝要大大地使用她的犧牲。

•受苦的大僕人

聖經的這個主題--人要得赦免,就必須有人忍受痛苦--在耶穌身上達到最高峰;他成就了受苦義僕拯救世界的預言(以賽亞書第53章)。雖然他原與天父在喜樂和榮耀之中,但他卻舍下一切而成為人,並且是成為僕人,受鞭打、被抓捕,並至於死。當他在十字架上向下俯視時,那些所謂的他的朋友 們,有的人否認他,有的人出賣他,有的人離棄他,但是他都付上代價來赦免他們,為他們死在十字架上。我們在十字架上看見上帝為全宇宙做了所有赦免者都必須做的事--他親自接受了罪債的懲罰;他付出代價,使我們免受懲罰。

我們不能僅僅靠嚴責自已就能脫離對成功的偶像崇拜。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即在網路科技泡沫化和-Nive-one-one-事件之前,《快速公司》雜誌(Fast Company)上刊登了一段魯賓(HarrietRubin)的話,她指出我們現在過度地強調成功和物質主義:在我們所著迷的許多主題中……我們最會說的是關於成功的謊言--成功和它的堂兄弟金錢會給我們保障;成功和它的堂 兄弟權力會讓我們顯得很重要;成功和它的堂兄弟名氣會給我們快樂。但現在是說真話的時候了:為什麼我們這個世代最聰明、最有才幹、最成功的人,會面臨破記錄數目的災難呢?人們不擇手段地想要得到金錢、權力和榮耀,然後再自我毀滅。可能他們起初就不想要這些,也可能是當他們終於擁有這些時,並不喜歡他們所見到的。

在這篇文章刊登出來不久之後,因著2000—2001年的輕度經濟危機,也有許多文章發出類似的感嘆,反省我們的文化為什麼變得如此沉迷於成功,我們的社會從何時開始就將成功和它的“堂兄弟們”當作神明來崇拜?後來在2001年發生了9•11攻擊,媒體們便宣告“反常時代的結束”,它們說我們現在將回到努力工作、適度期望和耐心等待收成的傳統價值觀中。但這一情況並未發生,在2008—2009年全球經濟崩潰時,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我們的文化是走回了原先所沉迷的癮癖中。

“成功”這個偶像是趕不走的,它必須被別的來取代。我們或許可以克服人心中對某件特定有價值的事物的慾望,但我們卻無法克服人心中總是想得到一件有價值的事物的需要。

我們要如何破除心中對盼望“做大事”的執迷,不再以為那樣我們的無能感才會被醫治,生命才會有意義?只有當我們看到耶穌--這位受苦的偉大僕人--為我們所做的事時,我們最終才會明白,上帝的救恩並不需要我們“做大事”,因為耶穌已經做了,所以我們就不需要再去做。因此我們只需要去“沐 浴”就夠了,耶穌已經為我們完成了一切,而且他愛我們——因此我們知道自已的存在是有理由的。當我們在思想上相信他為我們所成就的事,並且在心靈上因著他為我們所做的事而受到感動時,這種不計代價只求成功的癮癖就會被除掉。

•偶像崇拜的結束

乃縵謙卑下來,去約旦河沐浴了,而其結果令人驚訝不已。

於是乃縵下去,照著神⼈的話,在約旦河裡沐浴七回,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上帝。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地求他,他卻不受。(列王紀下5:14-16)這個關於救恩的聖經故事,在每一個點上都擊敗我們對成功的崇拜。如果乃縵要得著痊癒,就必須先相信一個婢女的話, 然後相信以利沙僕人的話,最後還要相信他自已僕人的話。 那個時代的人對待這些僕人就好像對待家中的寵物,或是對待達官貴族的載物牲口一般,但是上帝卻使用他們來傳達救恩的資訊。救恩之道不是從宮殿中發出來的,而是來自僕人的住處! 當然,這個主題的最高表現是在耶穌基督自已的身上--他沒有降臨在羅馬或亞歷山大城,也沒有降臨在中國,而是降臨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殖民地;他沒有生在皇宮中,而是生在客店的馬槽裡。

不要在皇宮或殿堂中或在簾幕深的王室內尋覓--但要在馬棚中尋找,看見你的上帝伸展在乾草之上。——比林斯(William Billings)

在耶穌的傳道事奉中,門徒一直在問:“你什麼時候才得國掌權?你什麼時候才不再和普通老百姓稱兄道弟?你什麼時候才開始建立人脈和募款?你什麼時候才競選大位?你什麼時候才參加初選?我們什麼時候才開始上電視特別節目?”然而,耶穌卻謙卑侍奉,然後受苦以至於死。甚至當耶穌從死 裡復活時,他也是先向沒有地位的女人顯現。

接受耶穌之救恩的人,不是靠著他們剛強的能力,而是藉著承認自已的軟弱和有需要;而且耶穌之救恩的成就,也不是靠著剛強的能力,而是藉著順服、侍奉、犧牲和死亡。這是聖經中最偉大的資訊之一:“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哥林多前書1:27—28)這就是上帝做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