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以及全地,和地上所有爬行的生物!” 於是,上帝照著自已的形象創造人;就是照著他的形象創造了人;他所創造的有男有女。

——《創世記》1:26-27

• 工作令人尊嚴掃地?

在二十世紀以工作為主題的諸多哲學著作中,艾恩・蘭德(Ayn Rand)的作品可謂膾炙人口。蘭德在其最著名的兩本小說中塑造了一系列反對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的人物。其中,《源頭》(The Fountainhead)中的建築師霍華德洛克在設計建築物時,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環境資源,並與周遭的環境相融合,使建築物與環境相得益彰,充分滿足了居民的需求。這份創造的激情令霍華德激動不已。與書中其他為名利而工作的建築師相比,蘭德筆下的霍華德的形象更加豐滿。蘭德另一本著作《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裡的英雄約輸・高爾特與霍華德不盡相同。約輸帶領社會中最富生產力的精英們罷工,拒絕被當作工具繼續受剝削。約輸希望藉此向世人顯明,一個沒有創造自由的世界毫無前途。在蘭德眼中,能夠富有創造性、高效地工作是人類尊嚴的核心。然而,這樣的尊嚴卻常常被官僚主乂和碌碌無為無情地踐踏。《阿特拉斯聳聳肩》中的一個人物說:“無論管絃樂隊的演奏家還是礦工,所有工作都具有創造性,並且這些工作的源頭只有一個:......一種看見、關聯,以及創造過去未曾被看見、關聯和創造之物的能力。”

蘭德能夠領略我們從《創世記》1章所體會到的人類尊嚴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她也是二十世紀最激烈的基督教批判者之一,她拒絕承認那位照自已形象創造人類的上帝。但我們仍可以透過上述例子證明這一基督教觀點,即工作是人類尊嚴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最世俗的思想家也會對此產生共鳴。在以往的時代卻並不總是這樣。

柏拉圖在《斐多篇》(Phaedo)中寫道:

肉體是扭曲的,阻礙了靈魂尋找真理。人若想在今生讓靈魂變得深邃、純潔,就必須儘可能地撇開肉體的羈絆。死亡因此成為一種解脫,甚至靈魂的摯友。古希臘哲學家認為,諸神的靈魂完美無缺他們能夠獨處、完全自足、遠離世俗或人間的喧嗶。而人類若想同神袛一般,就要走出俗世的柴米油鹽,完全投入沉思之中。”沉思能讓人意識到物質世界短暫有限,甚至只是海市蜃樓。陷入或沉浸在物質世界中,會令人產生如動物般的恐懼、憤怒或焦慮,而唯能擁有真正平安和幸福的方式就是學習如何對塵世“毫無眷戀”。愛比克泰德(Epictetus)教導他的門徒說:“脫離希望和恐懼的人生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換言之,完美的人生能夠與現實中所發生的一切和諧相處,按世界原本的樣子去接受它。”那些最超脫、最不投入物質世界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Politics )中有句名言:“有些人生而為奴。”他認為有些人沒有較高的邏輯思考能力,應該從事體力工作,從而讓更有天賦、更具智慧的人追求過一種尊貴的、有文化的生活。

現代人痛恨這種觀點,然而我們雖已廢除了奴隸制,但亞里士多德這一理論背後的心態卻仍存在。基督徒哲學家李・哈迪(Lee Hardy)及許多人認為“古希臘工作觀及工作在人類生活中地位的觀念深深地影響了教會的思想和行為”,這種觀點幾個世紀以來,甚至在今天都極大地響著我們的文化。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套盛行的理念。

其中一個觀點便是工作是不得不做之事。這種工作觀認為,那些能夠幫助人們掙錢養家餬口並僱人幹體力活的工作才是唯一的好工作。再者,我們認為低等或低薪的工作令人喪失尊嚴。這種信念的一個結果便是許多人所從事的工作並不適合自已,選擇職業時目標不是適合自已的恩賜,而是能帶來更高薪酬和社會地位。西方社會不斷強化高薪的“知識階層”和低薪的“服務業業”之間的差距,大多數人接受並繼承了其中所包含的價值觀。另一個結果是,許多人寧願選擇失業也不願意做那些他們覺得“低等”的工作,很多服務業和體力工作都屬於這類範疇。那些來自知識階層的人常常很瞧不起門衛、勤雜工、乾洗工、廚師、園丁以及其他從事服務業工作的人。

•工作是人類尊嚴的標誌

聖經對此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無論是智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所有的工作都證明著人類的尊嚴,因為工作反映出人類身上所特有的上帝的形象。聖經學者德里克・基德納(Derek Kidner)從《創世記》1章上帝創造動物和人類的描述中深刻地領悟到:人類和其他萬物不同,有一份“工作說明”,有自已的“職務”(創1:26b,28b;2:19;比較詩8:4-8;雅3:7)。換言之,上帝對其他生物的命令僅僅是各從其類,繁衍增多,而唯獨給人類一份明確的工作。上帝命令人類“征服”、“管理”或統治全地。

上帝給人類一份特殊的工作,乃是因為我們是按他的形象所造。這又意味著什麼呢?“古代近東地區的統治者按自已的形象製作雕像,將這些雕像立在他們的屬地上。這些雕像象徵了統治者的臨在和他們的權威.....\"這與《創世記》1:26有著相似的理念:上帝命令人類“統治”全地。而“統治”便是上帝照自已的形象創造人類的最重要意義。我們被召代替上帝管理全地,做他所造之物的管家。我們與上帝一同管理萬物:使混亂的世界變得有序,用物質和人類資源創造文明,照料上帝一切所造之物。這也是上帝創造我們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古希臘思想家認為,日常工作,特別是體力勞動將人類降格為動物,而聖經認為工作(即使是體力勞動)將人類與動物區分開,給人類帶來尊嚴。舊約學者維克托・漢密爾頓(Victor Hamilton)發現,在以色列周邊(如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化中,國王或其他貴胄被認為有著“神的形象”,“可是人們不會用此等高貴的語言形容開鑿大運河或修葺金字塔的工匠......但《創世記》1章卻用這樣的語言形容人)在上帝眼中,所有人都是尊貴的。以色列周邊地區所盛行的君主主義和排他主義觀念被聖經“民主化’了。”

工作之所以尊貴,是因為這是上帝所做之事,而我們作為上帝在世上的代表,替上帝工作。我們知道不僅工作本身是尊貴的,而且各行各業的工作同等尊貴。在《創世記》1-2章,上帝所做的正是“體力”勞動,他從塵土中創造了我們,將靈魂吹進我們的肉體,又為我們建造了一個園子(創2:8)。我們今天難以意識到這在人類思想史上是多麼具有革命性。對此問題,牧師兼作家菲利普・詹森(Phillip Jensen)曾講道“如果上帝要降到人世間,他會以何種形象出現呢?在古希臘人看來,他應該是哲學王。在古羅馬人看來,他應該是正義而高貴的政治家。然而,希伯來人的上帝卻以一個木匠的形象出現在世上。\"

當前以經濟為導向的社會讓我們有新的理由和方式去輕視農夫或保姆這類因沒有“技術含量”而薪水較低的職業。但在《創世記》中,上帝是園丁,在新約中,上帝是木匠。每份卑微的工作都承載了上帝所賦予的無限尊貴。簡單的體力勞動與神學研究一樣,都是上帝所賦予的工作。以在人們眼中卑微的保潔工作為例,如果你或他人)不去打掃,你最終會被遍佈家中的細菌、病毒所感染而生病,甚至死亡。上帝創造的萬物仍需我們不斷以各種方式繼續開發、培育和照料。即使是其中最不起眼的工作也異常重要。沒有這些不起眼的工作,人類就不可能興旺發達。

凱瑟琳的一個朋友麥克是紐約曼哈頓一棟大型公寓的十五名門衛之ー。這棟公寓有上百戶居民。麥克現今已逾花甲之年。他年輕時從克羅埃西亞移民到美國,做過各種工作:餐廳服務生、勞工等等。他做這份門衛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對這份工作的態度與眾不同。對麥克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他關心大樓裡的居民,幫助他們裝卸貨物、尋找車位、迎接客人,並以此為榮。他是提供優質大堂服務、維護大樓清潔的標兵。

凱瑟琳試圖弄明白為何他能夠這樣做。她問麥克如何能放下自已正在做的事情,及時趕到路邊幫助一位剛渡完周未假期回來的樓裡的居民鍆下車中行李?麥克的回答是:“這是我的工作”,或“他們需要我幫忙”。凱瑟琳問麥克為何能記住樓裡所有小孩的名字?他說:“因為他們住在這裡。”凱瑟琳還問他:“為什麼你如此努力工作,甚至不放過每個細節?”他回答說:“我不知道為什麼. 但只有這樣我才能每天早上坦然地在鏡前面對我自已。我無法忍受自已不盡力去工作。”他明白應為現在的工作和人生感恩。他為能夠在這個國家生活和他所得到的機會而感恩。

麥克所服務的人多數是專業人士或商人。這些人可能很慶幸自已不是門衛,有些人甚至認為做這樣的工作有損自已的人格。但是麥克的工作態度證明他意識到了自已所做工作的尊貴之處,從而顯示出這份工作內在的價值和美好。

• 物質世界並非不重要

“世界”,甚至我們最終的新天新地也是物質的。

有些觀點認為靈魂比身體更加真實,而有些自然主義者則認為靈魂虛無縹緲,身體倒是唯一真實可見的,這兩者都不符合聖經真理。我們承認物質世界的美好,它並非ー個臨時舞臺,讓我們每個人上演自已的救贖故事,之後我們便離開這個舞臺,脫離肉身去另一個世界生活。聖經教導我們,眼下的世界是新天新地的預表,將在“萬物更新”中被淨化、恢復、提升(太19:28;羅8:19-25)。其他宗教並不認為靈魂與物質終將永遠結合在一起。因此,飛鳥盤旋、大海呼嘯、人們吃喝行走相愛,這些永遠都是美好的事物。

由此可見,基督徒不會輕視那些同物質世界息息相關的體力勞動。即使是修剪草坪,這些關心、照料物質世界的工作都有價值。照此理論,“屬世”的工作同“屬靈”的事工同樣尊貴。人類既有靈魂又有肉體,而聖經所說的“平安”,既指身體又指靈魂上的復興。“餵養我們的食物遮風擋雨的屋簷、遮陽去暑的樹蔭......這些滿足我們物質需求和渴望之物......當商人生產能夠提供社會福利的物品時,他們的工作在上帝眼中同樣有意義。”

《詩篇》65:9-10和104:30說,上帝透過雨水澆灌全地,且透過聖靈“使地面更換一新”。在《約翰福音》16:8-11,聖靈要指證世人,向世人證明他們的罪以及上帝的審判。而這些也是牧者的職責。因此聖靈既澆灌大地,又傳講福音。所有這些都是上帝的工作。所以,我們怎能說工作有高低貴賤之分呢?

能夠理解創造的美好以及工作的尊貴是個很好的開端。上帝創造了美好的世界,讓我們工作其間,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享受這個世界。《創世記》的作者告訴我們,應當敬畏上帝如此豐富的創造之工,因為所造之地充滿了生生不息的生命。上帝喜悅如此多樣、極富創造性的工作。聖經其他經文中記載上帝創造萬物,因為他享受其中、看為美好(參見箴8:27-31)因此,這是上帝對我們工作的計劃,而且若我們未曾墮落,我們會一直享受這樣的工作。正是始祖的墮落,毀壞了一切,工作也包括在內。

上帝創造我們,讓我們工作,工作賦予我們尊嚴。這與工作給我們帶來的地位和薪酬無關。這種工作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適合我們恩賜、令我們充滿激情的工作。我們可以在經濟衰退或就業困難的時候看到更好的機會。我們不再有理由對別人紆尊降貴或高人一等,也不再有理由嫉妒或自卑。每個基督徒都應明確、滿足地認清自已的工作是如何分有上帝的創造性,與上帝一同耕耘這個世界。為此,我們要回到聖經對文化的理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