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的第一年,周巽買下的地開始動工,因為資金不夠,褚寧將存摺裡的二十萬拿給他資助,酒窯的修建順利展開。

周巽:“你把存摺給我幹什麼?”

褚寧:“你拿去用。”

周巽:“不行,這是你爸媽…給你的,我自已想辦法,”他把存摺退還回去,“好好收著,不用擔心。”

褚寧又塞給了他:“又沒說白給你,要還的。”

周巽:“你就不怕我創業失敗,還不起嗎?”

褚寧:“你不會失敗的,就算沒有成功,還不起錢,就把你自已賣給我。”

畢業後的第二年,酒窯修建完成,酒廠大力招工,柏楊鎮以及周邊的務工人員,因此找到了工作,周巽帶動了柏楊鎮的經濟,解決了部分人群找工作的問題,被市裡評了獎項,發了獎章。

褚寧被分配在市裡的中學教書,他實現他的夢想,做了一名老師。

畢業後的第五年,酒窯擴建,第二個酒廠動工修建。

又是一年秋,老宅東院裡那棵樹,落了一地葉。

“算了吧,”龔雅琴挽著周元盛的手,在長廊上慢走,“由著他們去,兒子有家不能回,像什麼話。”

這幾年,周元盛老了不少,兩個小的的事,在時間裡的流逝中,磨平了稜角。

他嘆了口氣說:“村裡人會怎麼看待我們二老,別人會笑話我們。”

龔雅琴:“人活著,誰不是在被看笑話,在風光體面的人,都有被人暗地裡議論的時候,孩子的事,是他們自已選的,我們當父母的,只需要他們平平安安就好,不求別的。”

周巽榮獲殊榮,柏楊鎮不少村民上門道賀,周家二老沾了兒子的光,他們這天終於舒顏的笑了。

畢業後第不知多少年,又是一年的除夕,周家二老鬆了口。

龔雅琴去了酒廠:“阿巽,過年回來一起吃團年飯。”

周巽:“媽,我說了,我不會一個人回來的。”

龔雅琴:“我知道,沒說讓你一個回來,帶上小寧,一起回來吧。”

周巽帶著褚寧一起回了老宅,一家人吃了團年飯。

當家的開始發話:“市裡不是有新房嗎,有房子不住,租房子多浪費錢,把房子退了,搬回新房住。”

周巽給當家的添了茶水,故意說:“市裡的新房讓住,老宅就不讓住了?”

龔雅琴:“住,東院的屋子每天都有人打掃,你們想回哪兒住就回哪兒,都可以。”

周巽:“得嘞,爸,媽,謝謝你們。”

市裡租的房子,兩人退了房租,搬回了新房。

周巽的酒廠在營業後的第二年回了本金,他聯絡的售酒團隊,將他制的純手工酒賣去了全國各地。

周巽和褚寧的事,村裡的人心知肚明,但都啞口不言,背地裡時不時會討論幾句。

兩人在人言的議論中,不懼非議,過的自在,他們相知相惜,互幫互助,堅守彼此,互相鼓勵。

酒窯下逐夢的少年,他們青春肆意,勇敢的做著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