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漸暖,秋雨漸寒,下過秋露的天氣,在潮溼和蕭瑟中逐漸寒冷起來。

初秋到仲秋,再到深秋銜接的初冬,周圍綠植由青翠到橙黃的演變,將四季之間的轉換展現到了極致。

這天週末一早,大門外傳來人聲,窩在被窩裡的周巽一個起身,套了一件深灰色針織毛衣出了大門。

門口停了一輛二八大槓腳踏車,車座上是一位估摸二十出頭的小夥子,肩上挎了一個布袋,小夥子見來了人,打了招呼:“周少爺趕早啊,”說著從布袋中拿出一摞報紙:“你訂的報紙,給你送來了。”

小夥是鎮上一家報社的員工,負責給鄉下和周邊顧主送貨的,姓吳。

周巽伸手接過,低頭翻開掃了一眼說:“今時晨報,南陽晚報?這南陽晚報是你們新出的報刊?還是說,你們開分社了?”

“是分社,”小吳解釋說,“上週分社就開始營業了,不過周少爺放心,名字雖然有別,但都是一個公司的人編輯排寫,絕對保證時效性。”

“行。”

周巽點頭應聲,他倒不是顧慮報紙的時效,而是現在的賣家都學聰明瞭,明明可以印在一份報紙上,非的弄兩份,無非就想多收另一份報紙的錢。

小吳定在原地,上下打量的說:“周少爺,你這身毛衣真好看,在哪兒買的?我也去買一件。”

“你買不到了,”周巽說的有些得意,“這是家裡的良母親手織的,世間僅此一件。”

“阿姨手真巧。”小吳說著豎了個大拇指。

周巽從兜裡掏出錢付了報紙的費用,接著說:“我媽在鎮上新開了一家作坊,手工毛衣精製,現在還招人呢,可以讓你媽報個名,學會了也給你織一件全國限量版的毛衣。”

小吳連連搖頭又搖手:“算了,我媽天天在茶樓跟人打麻將,她才沒那個閒心去學手藝呢,況且,她要是知道這手藝學成的獲勞者是我,她就更不會學了。”

他說著從布袋裡翻出零錢:“周少爺,給你的找零,我得去下家了,先走一步了。”

“嗯,去吧。”

家裡有電視,也有錄音機,隨便哪個都能收聽時事新聞,可週巽是個特例,他就喜歡印在紙上的要聞,平時在學校看書都能睡著,看報紙卻又精神十足,這人還真是個怪咖。

他拿著報紙進了東院,一進院子就看見坐在洗衣臺上的褚寧,抬著頭看著院裡的大樹上方。

周巽走過去,順著褚寧的視線向上看了看:“看什麼呢?樹上也沒有美女啊,看的這麼出神。”

“快入冬了,它們也要回家了。”褚寧忽而冒出一句。

周巽再次往樹上瞧了瞧,原來是看準備遷徙的鳥兒。

鳥媽媽們忙著儲備食物,為即將到來的冬天做準備。

睹物思人,褚寧的心裡,想起了他的父母。

周巽知道他心裡難受,誰也不能一下子從失去至親的痛苦中走出來。

他不怎麼安慰人,卻還是說了句:“候鳥南飛,明年還會回來,親人已逝,節哀順變。”

褚寧舒了口氣,轉身看見周巽手裡拿著報紙,有些詫異的說:“你還看報紙?”

“對啊,很意外嗎?”

“你看個書都費勁,看報紙還能看進眼?”

“看書是學知識,看報紙是長見識,”周巽背靠在洗衣臺上,“學知識是為了考學,長見識是為了開闊眼界,懂不懂。”

“我不懂,”褚寧說,“你不是有錄音機嗎?不用來聽新聞,擱家裡當擺設啊?”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入眼的東西能刻進大腦,滲透文字的精髓,這“看”比“聽”有學問,學著點兒。”

“哦。”褚寧敷衍的應了一聲。

氣候逐漸寒冷起來,周元盛安排管家去鎮上買了五十斤豬肉,掛在後院的爐灶房,為過年的伙食做準備。

褚寧在屋內翻出行李箱,在一堆衣服裡挑來挑去,來周家之前收拾行李,考慮路程較遠,所帶東西有限,只挑了幾件單薄的短衫和外套。

他正犯愁,身後傳來敲門聲。

“小寧。”

褚寧轉身一瞧:“龔姨。”

龔雅琴進了屋,手裡拿著一件織了一半的藏藍色毛衣:“來,小寧,試試看,合不合身?”

“這…給我的?”褚寧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開心。

“天氣涼了,我看你平時穿的單薄,”她說著朝地上的行李箱裡看了看:“城裡離鄉鎮太遠,來的時候沒帶厚實的衣服吧。”

她將毛衣套在褚寧身上,又說:“這毛衣織了一半,拿過來你先試試身,不合適我再改。”

毛衣的線料很軟,穿在身上,好暖和。

“合適的,”褚寧說,“龔姨,你手真巧。”

他鼻頭髮酸,眼睛紅了:“龔姨,謝謝你。”

“說什麼呢,”龔雅琴伸手摸了摸他的頭,聲音很溫柔:“一家人,說什麼謝不謝的,還缺什麼,就告訴龔姨,或者告訴阿巽也一樣。”

褚寧吸了吸鼻子:“嗯,好。”

柏楊鎮是個臨山環水的地兒,村鎮周圍山林較多,為了廣泛的做好預防森林火災的宣傳,學校出了一期關於秋冬季節防火的演講。

此前一直生活在城市的褚寧,有一口流利又標準的普通話,因此這次的演講人選,落在了他的身上。

“報告。”褚寧站在教師辦公室門口。

“進來。”

“老師,您找我。”

“褚寧,來,”老師說著拿出一個資料夾,“應學校要求,下週一有個演講,你之前一直在城裡讀書,普通話沒得挑,這次就由你代表班級參加這次的演講。”

褚寧拿著檔案的手一頓,說:“老師,我可以不參加嗎?”

班主任知道褚寧的顧慮,說:“你剛來,對周圍的環境還有些不適應,咱們村裡的學校,學生幾乎都是本地的,農村的孩子,不比城裡,學校裡來了個轉校生,大家都稀奇,但是同學們沒有惡意,你這麼優秀的孩子,就應該站在大家面前,用實力去贏得大家的認可。”

“可是我…”褚寧還有些猶豫。

“這次演講,算是和同學們碰個面,大家都見見你,讓那些議論你的人知道,你和他們其實一樣,一個鼻子,一張嘴,不是什麼另類,不用避諱旁人看你的眼光。”

確實如此,早晚都要認識,何不趁著這次機會,大膽的站在眾人身前,或許,勇敢的邁出一步,用行動去證明自已的實力,能讓大家的心裡,對他有個重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