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等不是說您貪生怕死,而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您必須要保全自身,如此才能捍衛我大楚國祚!”

說到此處,張禁,劉道宗,連通幾十名羽林軍紛紛跪倒在地:“臣等懇請陛下回宮休息!”

看著齊刷刷跪在自己腳下的這群將士。

趙鈞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他本以為懦弱無能的原主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性格而眾叛親離。

卻沒想到在這朝野上下竟還有人願意為了他的安危而悍不畏死。

趙鈞微微點頭,同時開口說道:“諸位將士,你們的心意,朕能理解,可是越到這個時候,朕就越不能讓你們孤軍奮戰。”

“朕既為天子,那就理應為捍衛皇權而戰。”

“如今已經到了秦家兵發城下,要逼朕強行遜位的時候了,朕若還像之前那般荒唐,那又如何對得起先帝,又如何對得起我大楚皇室的列祖列宗?”

“朕知道你們忠心耿耿,願意為朕而死。”

“可是朕身為天子,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你們死在朕的面前。”

“今日無論結果如何,我趙鈞願與諸位同進共退,就算是死,有諸君陪伴,朕也能夠含笑九泉!”

“若是我大楚氣運已盡,合該如此,那就讓叛軍破城,斬朕首級而去。”

“若是天佑我大楚不滅,那就懇請列祖列宗顯靈,保佑朕得勝而歸,大敗敵軍,到時朕也將對你們一一封賞,決不食言!”

趙鈞選擇將自己的性命託付給虛無縹緲的鬼神祖宗。

這不過是用於安撫軍心的一個手段而已。

畢竟在封建社會,鬼神對於人心的影響還是較為深遠的。

果不其然,在聽到了趙鈞的這番話後,在場的諸位將士全都變得群情激奮。

他剛剛若是選擇離開,那這群將士的戰意必將受到影響。

只要他選擇留在這裡,就算只是做一個袖手旁觀的吉祥物,這群將士也同樣能夠受到鼓舞,奮勇殺敵。

轉眼之間,秦家的人馬便已經兵臨城下。

秦如濤仰著脖子對城頭喊道:“思齊,是不是已經有了結果了?趙鈞那昏君的頭顱可是在你的手中?”

聽到對方發問,趙鈞不由得冷笑一聲:“這裡的確是有一顆人頭,不過那不是朕的頭顱,而是秦思齊的!”

趙鈞說話之際,揚手便將那顆人頭丟了下去。

人頭不偏不倚的直接掉落在了秦如濤的懷裡。

在月光的對映下,秦如濤與那顆死不瞑目的頭顱四目相對。

看著那顆鮮血淋漓的人頭,秦如濤大驚失色,甩手便將其丟了出去。

秦如松此時也聽出了城頭的聲音並非是秦思齊,他微微眯起眼睛,抬頭望向城上:“你究竟是何人?”

“朕是何人,難道你們聽不出來嗎?”

“趙鈞,你還活著?”

“朕不僅活著,而且還活的非常好,朕要親眼看著你們這些亂臣賊子被打入地獄,看著你們徹底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秦如濤對於秦思齊的感情較為身後,兩人雖然只是叔侄關係,可是因為秦如濤沒有子嗣,再加上秦思齊原本在秦家並不受寵,所以叔侄二人抱團取暖,秦如濤也將這個侄兒視為己出。

正是因為有著這層關係,所以他之前才會憂心秦思齊的處境。

如今眼見著侄兒的頭顱滾落在地,秦如濤斷絕心如刀絞。

他抬頭望向城頭,雙眼已經血紅:“趙鈞,你連殺我兩個侄兒,當真是好狠的心腸!”

趙鈞聞言冷笑道:“不過區區亂臣賊子而已,殺了又能如何?”

“朕今日侯在宮中,等著就是你們這群亂黨,等將你們二人殺了之後,朕還要一路打上秦家,將秦家徹底趕盡殺絕!”

趙鈞雖然並不佔據人數優勢,可他這話說的卻是極為強硬。

聽到了趙鈞的這番話後,秦如松和秦如濤雙雙受到刺激,當即命令手下攻城。

為了這次能夠順利攻入皇城,他們可是做足了萬全準備。

不僅帶來了大批兵馬,甚至還帶來了攻城錘一類的重型器械。

不過午門已經落鎖,並不是他們隨隨便便就能開啟的。

眼看著敵軍已經靠近,趙鈞一聲令下,瓷罐炸彈立刻被紛紛投擲下來。

瓷罐炸彈一落在地上,隨即便會發生劇烈爆炸,

已經靠近城下的秦家兵馬轉眼之間便折損了幾十人。

見此情景,秦如松立刻想起了前幾天的那場戰鬥!

他想到了讓秦家死士折損大半的炸彈,想到了被譽為秦家天驕的秦思賢就是死在這種炸彈的轟炸之下!

想到此處,秦如松立刻變得冷靜下來。

他當即命令手下撤軍,退到了一個較為安全的位置。

秦如濤此時已經殺紅了眼。

秦思齊的死給他帶來了莫大的刺激,他現在只想攻入城中,親手砍下趙鈞的頭顱,為自己的侄兒報仇。

眼見著秦如松下令撤軍,秦如濤當即怒斥道:“秦如松,為什麼要下令撤軍?莫非你怕了不成?”

“不是我怕了,而是我們不能讓手下將士就這樣白白送死!”

“難道你沒看到趙鈞剛剛還等下令要求他們投擲炸彈嗎?你忘了咱們之前看到的那具屍體了嗎?與其前赴後繼的讓他們攻城赴死,還不如先用弓箭消耗一下他們,然後另做打算!”

在這關鍵時刻,還是秦如松的頭腦比較清醒。

秦如松一聲令下,無數箭矢如同飛蝗一般直朝著城頭射去。

不過午門的城牆高度足有十幾丈,再加上如今風向相沖,就算箭矢能夠射上城頭,所能起到的殺傷力也是有限的。

趙鈞命令城頭的所有將士卸甲,並將甲冑拼接在一起形成遮蓋,頂在頭頂。

緊接著便在城牆的垛口朝著下方射箭,阻止秦家叛軍靠近。

就在雙方鏖戰之際,唐至道,丁玄海也終於率領將士趕到了京城。

唐至道是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鬚髮皆白。

他手中握著聖旨,策馬疾馳到城門前:“大楚皇帝令,唐至道進宮救駕,速速開啟城門!”

唐至道的身後跟隨的是整整幾千名黑甲將士。

他們就是丁玄海的部下,也是趙鈞此時的唯一希望。

眼看著面前的城門不曾開啟,丁玄海頓時皺起眉頭:“膽敢阻攔行軍者,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