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農村印象\r

一路之上小玲兒纏著精武尋夢,非得讓他講故事,而且必須得讓她感動或者難過得哭出來。\r

對於這樣的要求,你會怎麼辦呢?\r

精武尋夢為此腦袋都快炸了,他本就不擅長言辭,更不敢再把這小魔女給弄哭了。\r

因此,他只好講些不鹹不淡的故事,既不動人,又不難受,自然聽得人心情也決不會好。\r

小玲兒的臉色不是很好看,聽到最後不得不叫停了精武尋夢那笨拙的故事,她怕自己再聽下去會把他給拉出去砍了。\r

小玲兒憤憤地說了句:“你這個人真無趣,我去找雲兒姐姐玩去了。”\r

中午時分,一行人在天寒地凍的官道上行進了二十餘里路,來到了一座名為劍西的縣城外。\r

縣城佔地方圓幾十裡,人口十餘萬,軍隊也有上千人,是劍仙城西面的一道重要門戶。\r

夢幻完美共有人口一億左右,分佈在完美大陸的各個地方,東大陸也就五千萬人左右。\r

百姓都是聚族而居,多者十幾萬人,少者幾百人,東大陸的百姓大多以農耕為主。\r

大陸上還有許多沒有開墾的荒地,就是有百姓聚居的的地方,開發得也不是很多,還保留著80%以上的原始林地。\r

林地中各種野獸,飛禽不計其數,百姓在勞作的時候還得時刻提防猛獸的襲擊。\r

因此百姓都不得不群居在一起,平時勞作也基本上是集體行動,軍隊也隨同在外圍保護他們。\r

在這天寒地凍的季節,自然是農閒時節,百姓大多待在家中玩樂,很少有人出行。\r

因此精武尋夢等人,一路上除了碰見往返在各城之間的商隊外,再也沒有見到其他人。\r

劍西縣城外,當地的縣官、武將等高層率領部分百姓和官兵出城迎接靈兒公主。\r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好不熱鬧。\r

眾官吏百姓齊身拜倒,口中齊聲給靈兒公主問安。\r

小玲兒來到精武尋夢身邊,她一臉笑容地對他道:“公主說了,這一路上接見各地官員,並且傳達城主大人對他們的問候的事,就交予你全權負責了。”\r

精武尋夢在馬上抱拳道:“是!在下定不會辜負城主大人和公主的信任。只是不知道要在城中逗留多久?”\r

小玲兒道:“公主說了,她這次不是出來遊玩的,當然是越快到達目的地越好,但是沿途百姓盛情難卻,就逗留半個時辰吧,以便補充物資和各種應用之物。”\r

精武尋夢打馬向隊伍前面行去,心中卻是在犯難,他一個在社會底層生活的人,要讓他扮作公主特使,雖然是在遊戲中,但是面對那些個長期處在高位的人,心中難免會有些不安。\r

精武尋夢驅馬到了隊伍前面,在馬上朗聲抱拳道:\r

“劍西城的各位官民請起,這天寒地凍的,你們要是在地上凍出個什麼毛病來,那不是讓公主替你們擔心嗎?”\r

底下的官民齊聲道:“臣(小民)等感謝公主厚愛,懇請公主進城稍事休息,臣(小民)等也準備好了各種特產和美食,以便讓臣(小民)等略盡地主之誼。”\r

精武尋夢道:“公主此次出行有重任在身,不便在路上耽擱太多時間,但是公主得知了劍西城各位官民如此盛情,心生感動,特此答應在城中逗留半個時辰。”\r

在縣長等人的引領下,一行人進入劍西城中。\r

街道兩邊都站滿了歡迎的官兵和百姓,男女老少都有,一個個在寒風中翹首以盼,不斷高叫著。\r

“靈兒公主。”\r

……\r

由於城中的官府不能同時接待這麼多的人,除了公主,侍女,和少數負責貼身保護公主的護外,其餘的人都被安排在了附近的客棧修息。\r

公主卻是依然待在馬車中沒有出來,精武尋夢想要一睹傳說中的劍仙城第一美女的念頭再次落空了。\r

縣府宴會中,只有少數人進入了其中,同文武百官和劍西城名流一同用餐。\r

由於只有半個時辰的時間,其餘留在外面的護送隊員,並沒有去客棧中休息。\r

他們只得留在街道上,守衛著三輛豪華馬車,看守馬匹和物資。\r

劍西城各個客棧見此,只好叫夥計給留守的官兵送上各自的特色菜餚和、美食,還有美酒,最重要還是熱騰騰的湯。\r

在冬天喝碗熱湯,那自是全身洋溢著暖流,痛快無邊。\r

酒桌之上,精武尋夢不得不裝腔作勢地應付著縣長和武將,順便向兩人傳達城主簫劍仁和靈兒公主對他們的問候。\r

當然問候的內容全是精武尋夢絞盡腦汁自己瞎編的,不過還是忽悠得眾人眉開眼笑。\r

半個時辰後,一行人早就吃飽喝足了,在文武百官和百姓的歡送下,護送隊伍在百姓依依不捨之下啟程,很快就出了劍西縣城繼續西行。\r

到了天黑時分,眾人連續趕了四十里路,來到了一個小鎮外。\r

精武尋夢等人並沒有進入鎮上,在鎮外駐紮了下來,搭建帳篷,燃起篝火,開始埋鍋造飯。\r

公主自然也得下來進入帳篷中休息,不過公主在幾名漂亮的侍女攙扶下,下車的時候臉上蒙著白色的紗布,誰也是看不見裡面的芳容。\r

公主住的那帳篷自是高階的豪華帳篷,人民幣100萬一套,裡面暖如春夏。\r

精武會的幾十名兄弟,花了大半個時辰才將之搭建好,累得氣喘吁吁。\r

精武尋夢和小云兒吃過飯後,陪她說了會話,就上了馬車打坐休息下線了。\r

與精武尋夢一起下線的,還有兩百多名精武會的兄弟姐妹,他們不能住進帳篷,只能盤坐在擁擠的馬車上。\r

新上線的酒肉穿腸過和另外兩百多名兄弟,吃過東西后就開始夜間的防衛工作,在接下來的一天多遊戲時間裡,他們都得保持高度的警惕。\r

這段時間以來,夢幻完美對玩家的線上時間又做了一些調整。\r

每天依然是最多16個小時的線上時間,以前連續線上8小時後就會強制下線,現在改為了16個小時後強制下線,間隔8個小時候才能重新上線。\r

玩家在沒有達到16個小時就下線後,是不能馬上上線的,因為這遊戲是要玩家在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才可以自動上線的。\r

作為一個正常人,你是不可能馬上醒來馬後上就能睡著的。\r

張墨下線過後,起床看了下時間,是早上十點多鐘,母親已經在叫他吃飯了。\r

吃飯的時候,母親叫張墨吃完飯後和她一起去鎮上購買年貨。\r

張墨掏出手機一看,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三了,正是鎮上趕集的時間。\r

雖然現在大多數村民都集中住在了一起,樓下就有了各種超市,但是每月農曆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這六天都是鎮上傳統的趕集的時間。\r

在這一天裡,那些還沒有搬出大山深處的百姓,都會帶著自家的特產前來集市販賣,同時購置自家需要的應用之物。\r

吃過飯後,張墨換了身衣服,背了個父親~親自用自家的竹子製作的揹簍,同母親走了二十幾分鐘的山路,搭上了一輛客車前往鎮上。\r

沿途經過了幾個村民的居住地,都是幾層高的小洋樓,密密麻麻的聚在一起。\r

山上的百姓大都搬下了山來,住進了這樣的新農村規劃的樓房裡。\r

左鄰右舍之間,再也不用走上幾里的山路了,走在柏油路上也不會再弄得滿身的泥土了。\r

但是這距離是近了,可各家各戶那緊緊閉合的房門,卻是讓彼此心上都堵上了一層看不到的隔閡。\r

距離近了,但是心卻疏遠了,這是城市化帶來的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r

張墨一家與村裡的關係都不是很好,因為他們都看不起張墨這一家族。\r

張墨這一家族自清朝末年從四川移民到這裡一百多年了,並沒有絲毫的興盛。\r

父親那一輩五兄弟只有三兄弟成了親,其他的兩位叔伯快五十歲了還是單身。\r

到了張墨這一輩,他們只有四兄弟了。而且三弟還有一些殘疾,耳朵不好使,字也不認識幾個。\r

再加之張墨從一個曾經的學習標兵,變成了一個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典型,他們這一家族過得並不好。\r

基於這種原因,父親並沒有搬到山下去,而是繼續著延續了幾千年的農耕生活。\r

耕牛,這伴隨著中國農民走過了幾千年歲月的夥伴,即將完全消失在田間地頭。\r

當父輩們再也無力耕作的時候,它們就將退出這歷史的舞臺,同馬匹一樣徹底地消逝在農耕百姓的生活中,誰也不知道這具體的時間會是多久。\r

但張墨不用想也知道,這耕牛再過十幾年,也許只有在相片和老畫家的畫作中才可以見到了。\r

這一物種終將在歷史的車輪中徹底湮滅,從此再也無人記起,放牛娃這一身份也將隨之消逝在歷史中。\r

張墨一路上胡思亂想不斷,突然間他有了一個衝動。\r

那就是用他的筆,用他那笨拙的文字,記下這可能是最後一輩原始農耕生活的人們,和他們相依為命的耕牛等。\r

正在張墨想到此處時,客車已經到了鎮上。\r

下了車來,張墨陪著母親一邊購物,一邊看著眼前的街道和川流不息的各色車輛。\r

十多年前的老房子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街道兩旁都修建起了高樓大廈。\r

原來不到一公里遠的泥土街道,如今已經變成了漫延了幾公里外的柏油路,街道已經從一條變成了十幾條。\r

人們走在街道上,再也不用擔心一腳下去,滿身的汙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