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金瓶梅》百回終結,說到西門慶死後,遺留下一子西門孝哥,與吳月娘相依為命,家業衰敗,眾妾散盡,金蓮、春梅皆因貪色,不得善終。前事已講,不再多講。

宋欽宗靖康十三年間,金兵大舉入侵中原,汴京被金兵圍困得水洩不通,金兵所到之處那是掠奪金銀財寶及男女無數。大宋朝廷經過與金國議和後,金兵北撒,未滿一年,番兵傾盡全國之力再度南下。

此時此刻,山東、河北等地盡為金兵佔據,周守備被殺,濟南府淪陷。清河縣距臨清不遠,富饒繁華,番兵、土賊紛起。吳月娘懷抱四歲孝哥,因與家人走散,連同一丫鬟小玉逃至永福寺。

到了永福寺,曾經有一個僧官因西門慶曾施捨過五十兩銀子,這僧官與月娘蒙過一次面,僧官暫且收留孤兒寡母兩人。

吳月娘見僧官有一些家底,怕自已的身份連累他人,也不敢在永福寺久留,於是躲到一個深山破舊寺廟裡藏身。

時間一長到這破寺廟避難的女人越來越多,寺中難以藏匿。然而在這破舊的寺廟外面兵馬往來頻繁,每日何止數千!幸虧好多番兵只顧去攻城去了,沒有到破廟裡來搜捕,有幸讓孤兒寡母兩人在破寺廟裡躲藏十幾日。

眼下金兵搶掠山東一帶,直逼汴京,所過之處,百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其慘狀令人不忍直視。所到之處以殺戮為能事,殺人無數,俘擄不盡,便將死去的人屍首堆積如山,謂之“京觀奠冢”,以誇耀其威,震懾敵國。此番金兵不知殺了多少百姓,堆積成京觀奠冢十幾座,方才撤兵離去。

卻說在那破舊的寺廟裡有一普淨長老,在寺中每個僧人卻不念佛,也不誦經,也不吃齋。每日都在禪床上跏跌坐禪,整天都閉著雙眼打坐在那裡,悠悠揚揚,口中不知唸的是甚麼,但不發出一點聲,好像坐化了一般。

多日以來,那些逃難的婦人和吳月娘,白天就藏在佛座經櫃底下,夜間就在香積廚取些剩米,拿佛前的香點起火來,放一點點碎米煮一些稀粥吃,隨意吃點稀粥還未等到天亮,依舊又躲伏在那經櫃底下。

透過金兵一番燒殺搶掠過後,眾人見金兵漸漸離去。只見,那些婦女們各自回家,有些卻在那死人堆裡,抱著一絲希望找覓自已的兒女,也有坐在死人身旁找覓自已的丈夫,這些我們先不說。

而吳月娘領著小玉,抱著孝哥,不敢回城,望望城裡出來的人,希望能遇著熟人,問問城裡情況才敢回去。

那日正是七月十五之夜,為三元地官解厄之辰,吳月娘站在佛前手拈著香拜了又拜。到了晚上,吳月娘也只能帶著小玉藏在東廊盡頭一間伽藍殿座下,鋪些乾草,和衣而寢。

恰到三更時候,只見月色無光,佛燈隱隱約約,遠遠聽見有人馬喝道之聲,漸漸靠近伽藍殿。此時此刻嚇得月娘只好輕輕去推身邊的小玉,那小玉睡得實在太沉,半推不醒。見小玉不醒,月娘起床來披著一身單衣,伏在門縫邊悄悄一邊聽一邊注視著外面的動靜,透過那門縫沒見一個人影。又聽一會兒,只見寺廟中一扇門漸漸開啟,此時一對燈籠先進來,後有跟著兩個官員,身穿幢頭皂服,領著一群吏卒,有百十餘人,一擁而入。又有一個戴吏巾的外郎官,手執大簿一本,高聲說 道:“就在這裡點名,領這些人去領口旨去吧!”

還沒等那外郎官說完,早有一張大桌、兩把椅子放在寺廟的正殿的房簷下,兩員官朝南而坐。霎時,月色沉陰,滿寺中都是黑氣,把月色星光遮了。

細聽那寺門內外像有幾千人走的腳步聲,像審戶放賑一般,一面大牌,領 著許多人進來,每人是披髮無頭、面傷臂折、赤身露體之鬼,也有婦人,也有男子,也有老漢、小兒,挨肩擠背,滿寺中站不完,黑鴉鴉一片。

此時也不知道堂上點名的那個外郎官說些甚麼,就有一杆白旗領著過去了。

吳月娘伏在那門縫中看得滿頭大汗,自已被驚得,不敢出聲。只見二名官員一齊起身往外急跑,有一群金甲大將擁著一尊神道乘輦而入,弓矢鐵鎖,前後圍繞,卻是冕琉龍袞之服,朝南而坐。二名官員跪倒呈上冊籍,尊神全不言語,只見有一個白鬚老官早將冊收回去。然後一陣異香自殿中飄出,隱隱能聽到空中傳來笙簫管樂之聲。那尊神上輦,也不走進寺門,就在殿前冉冉而起,一切鬼神俱不見了,依舊是寺門緊閉,靜如死水,悄無聲息。

吳月娘被嚇得嘴裡趕緊唸佛不斷,又不敢叫小玉,只得伏在殿門門坎邊,瞌睡得像只貓。此時吳月娘又聽到從野外傳來鬼哭狼嚎的聲音,那聲音瞅瞅切切,如泣如訴;又見幾只鴉鳥在殿脊鵲尾上,或叫一陣,或笑一陣,或亂飛一陣,叫聲陰森逼人,令人毛骨悚然。

但隱隱約約約,又聽到敲木魚的聲音傳來,卻不在大殿內,彷彿繞寺外遊行。不一會兒,木魚聲越來越近,吳月娘驚得立刻趴起來,透過門縫,睜大眼睛細看。——呀!原來是普淨禪師,他頭戴昆盧地藏佛冠,宛如佛光普照;身穿百補受戒袈裟,恰似仙風道骨;左手執九環錫杖,莊嚴肅穆;右手拈楊枝法水,熠熠生輝。兩個童子恭恭敬敬地將他引進寺來。

此時那木魚悄然無聲,正殿大門敞開,禪師跌坐於地,怒喝一聲:“咄!若問今生之因,前世作者為;若問來世之因,今生作者是。”接著說道:“《華嚴經》有言:眾生愚昧滋生諸多妄見,煩惱如激流烈火般燃燒。聽我所言,人有三魂七魄,生前則為三尸七情,化作妄想遊魂,憑空造作。待到魂散人亡,那三魂便化為三個惡鬼,一個在陰司受罪,一個在陽世轉生,還有一個守屍鬼,在墳墓旁攪拌漿水、掀起旋風,難以脫身,實在糾纏不清,性情難化。因此,修行者在生前若能修煉得魂魄合一,便可成仙成佛,待陽壽盡時,那魂魄清虛,自然不會墮入鬼界,更無輪迴之苦。今日普淨禪師乃地藏菩薩化身,自知眾生受難,特來此超度。那些在劫難中意外身亡的,皆是陰曹所定,生死有定數,死法各不相同,自有陰神引領而去,無需多言。而那些先前死去的冤魂尚未散去,老鬼、舊鬼見此佛法,怎能不來祈求超度?”

只見普淨禪師說法完畢,隨即拿起楊柳枝蘸取甘露,向餓鬼施捨食物。一時間,那些大鬼、小鬼、惡鬼、善鬼、窮鬼、富鬼、貴鬼、賤鬼、文鬼、俗鬼、淫鬼、貞鬼、好死的鬼、橫死的鬼,或被繩索纏繞頸項,或被刀劍懸掛頭顱,或百病纏身,或一靈不散,惶惶不安,紛紛前來領受一點靈光,以消解那無明宿孽。

其中有一鬼,頭戴長枷,腰纏鐵索,自稱為西門慶,在陰司被冤魂告狀,罪案未了,祈求超度。

有一鬼蛾眉似彎月,項上纏著長繩,懨懨病態,嬌柔可憐,自稱李瓶兒,因丈夫罪孽未了,祈求超度。又一鬼頭髮散亂遮面,鮮血沾滿胸膛,自稱潘金蓮,慘遭他人毒手,其夫罪孽未消,渴望超度。

更有一鬼,妝容濃豔,粉面如霞,一絲不掛,赤裸全身,嬌聲婉轉,雙眉緊蹙,自稱春梅姐,因貪色縱慾而死,久未轉生,祈求超度。此外,還有無數無名小鬼,苦苦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