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另外三個滿洲格格,都是江南人。

他他拉氏是兩江總兵之女,長在江寧府,雖是滿人,卻骨量嬌小,頗有宜貴妃當年風範。

剩下的兩個都是博和羅氏,甚至是一對姐妹,倒不是特意留的,只是她們兩個不在一隊,溫都禮留完之後才知道,兩個人同姓兒。

和玉是長姊,攬夷是幼妹,她們的阿瑪是現任嘉興府知府,四品官兒的出身,也不低了。

連著先前在坤寧宮下學規矩的喜塔拉氏,以及準噶爾送來的小綽羅斯氏,六個人一起得了聖旨。

他他拉氏、喜塔拉氏都是常在,大博和羅氏是頤常在,小博和羅氏是蘭常在。

孫氏和小綽羅斯氏是庶妃,但都是貴人份例。

如今宮裡好幾個庶妃,都是些家世不錯的,不好輕易封常在答應,溫都禮只等著她們在宮裡待個幾年,或者有了孩子,日後直接封貴人或嬪。

本朝後宮妃嬪的封號都是為了區分,並不在於封號有無的尊貴與否,大小博和羅氏如是。

新秀們沒趕上好時候入宮,如今宮裡好幾個主子都有孕,瀕臨生產,溫都禮得可著她們先來。

儀妃易安的十三阿哥,謐妃烏林珠的十四阿哥,以及葉庶妃孟額青的十四公主,都生在九月。

十三阿哥體弱,不如十四阿哥鬧騰。

張常在臻賦的胎也快了,怕早產,所以已經備好了穩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趕在年前。

新人入宮,溫都禮是要讓她們過了明路的,兩個月下來,他心裡也有了些衡量。

喜塔拉氏不錯,不愧是在坤寧宮學過規矩,皇后大約告訴過她,他不愛說話,所以她也很安靜。

另一個不錯的是他他拉氏,她會彈琵琶,官戶出身的格格很少有會的,她們學的大多是管家。

啟祥宮如今空置,卻還保留嘉儀貴妃生前的所有用品,她的三絃,她的琵琶,她的戲服,都有奴才們看護整理,溫都禮閒來無事就去坐坐。

他他拉氏彈了一段兒小調,溫都禮忽然回憶起了很多年前,霜月彈的那首塞上曲。

他問她:“會三絃兒嗎?”

婉若搖搖頭,她生母是樂女出身,所以她會彈琵琶,可聽萬歲爺的意思,這是喜歡三絃兒?

三絃比琵琶和箏都難,但若是為了得寵,婉若也願意學一學,只是得先有個三絃兒啊。

溫都禮不知道她的想法,卻也沒說什麼。

十五公主生在頒金節之後的一個月,張常在臻賦生的順利,溫都禮剛得知訊息就往那兒趕,剛到就得知張氏生了,滿打滿算不到半個時辰。

這個速度,在宮裡真是罕見了。

溫都禮也挺詫異的,明妃先前生孩子,都是奔著兩三日生的,張氏這也太快了,快得讓他害怕。

林常在姝曉的好訊息,是趕著這一年的年尾傳出來的,她小產半年,再度有孕,足以見恩寵。

她就住在長春宮,溫都禮要見她也方便,謐妃生下了兩個阿哥,想來會照顧人。

只是她命不好,這胎還沒到三個月就沒了。

姝曉躺在床榻上,長髮披散,蒼白的臉頰上全是淚水,讓溫都禮突然想到了良嬪去世時。

其實沒有必要這樣的,他又不缺孩子,何必讓一個十六七歲的女人承受這樣的痛苦。

溫都禮想,下回大封,給林氏封個貴人吧,也不枉她掉了的這兩個孩子,他也這麼說了。

只是姝曉卻拉著他的臂彎,紅著眼,說不要。

她要的,是萬歲爺重查她阿瑪耽誤軍餉一事,她覺得她阿瑪是被冤枉的,是枉死的。

從長春宮出來後,溫都禮去隔壁的翊坤宮看了明妃南呂,這裡還養著她生的三位公主。

南呂對什麼都是淡淡的,包括她的孩子,從十二公主生下來以後,她就再沒去坤寧宮請過安。

她無慾無求,整日把自已悶在殿內,溫都禮時不時來看她,真怕她把自已憋壞了。

溫都禮不懂,怎麼會有一個女人,完全不在意任何事,甚至包括她的孩子,她的枕邊人。

溫都禮來了,她也不請安,只是看他一眼。

溫都禮其實有一些話想說,比如,他預備在年底正式冊封她為貴妃,他預備給玉晨定婚事。

他想說的話在觸及到南呂的眼神時便停住了。

最終只變成兩個人相顧無言,互不打擾。

有時候,溫都禮會覺得南呂像一朵花兒,養在溫室裡的花兒,她這樣嬌氣、不好養的格格,理應入宮做個妃主子嬪主子。

溫都禮忽然想到了富蘇里,那個自稱是兆佳氏的格格。他忽然覺得,兆佳氏的女人真可怕。

他想到了費揚阿,又想到了,為了這個男人放棄皇位的皇瑪法,這簡直太恐怖了。

兆佳氏的男人女人,一個個的,都是妖精。

坐在他面前的妖精,不知道他的內心所想,她真正想的是,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解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