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都禮本想在奉天府多留幾日,順便查一下富蘇里的來歷。只是他還沒來得及辦,宮中便傳來了訊息,說是嘉妃病故、九阿哥夭折。

他忽然想到自已和霜月的最後一面,他還說要帶來盛京,她竟然就這麼沒了。

還有九阿哥,那是掬月拼死生下的孩子,竟然也沒活過兩年就這麼夭折了。

為著喪事,他也得快回紫禁城。

只是他也記住了富蘇里,瞧她的打扮,肯定是個待字閨中的格格,她又說她是旗人,那便一定要選秀,也許明年的選秀,就能看見她了。

所以富蘇里還不急,他只需要等一年。

御駕是在八月末抵京的,嘉妃梓宮還停在啟祥宮沒挪動,溫都禮回去的第一件事,便是追封嘉妃蘇氏為嘉儀貴妃。

同孝穆皇后、憫嬪、良嬪一樣,嘉儀貴妃金棺暫安於靜安莊殯宮,以待榮暄爺陵寢落成。

嘉儀貴妃的喪事理完便是頒金節,今年的頒金節已經比往年熱鬧多了,孝穆皇后的國喪期只剩五個月,明年的選秀是能照常舉辦的。

除了萬歲爺的後宮要進人,大阿哥和二阿哥也已已到了年紀,該開府娶福晉了。三阿哥雖然稍微小一些,但也可以定下人選,進幾個格格了。

二公主的婚事是嫁回孝穆皇后的董鄂氏,只等著出了孝期就辦。但她上頭有一個大公主,下頭有一個三公主,都還沒選人家呢。

大公主玉昔是萬歲爺長女,她額娘瑩貴妃又出身富察氏,那自然是尊貴無比的。

愉貴妃玉錄玳想,萬歲爺若是不在這批新秀裡面挑繼後,那便只能是瑩貴妃了。

瑩貴妃容姝已經陸陸續續挑了兩年了,她為玉昔挑的額駙是富察氏的富勒輝。

容姝的祖父與佛爾袞的祖父是親兄弟,容姝和佛爾袞也是三代內的堂兄妹。

幾年前關雎病故,佛爾袞外放。但佛爾袞的兩個兒子沒跟著走,都留在萬歲爺身邊做御前侍衛。

大的叫富勒輝,小的叫富諸隆。

容姝挑中的富勒輝,他長玉昔一歲,如今是五品三等侍衛,前途無量。

容姝是富察氏的,富勒輝也是富察氏,但富勒輝和玉昔已經是四代的表兄妹,只是同姓兒。

容姝當然是有私心的。玉昔幼年她也動過著這心思,但一想到女兒要管關雎叫婆母,她就生氣。

現在好了,關雎病故,她不用與關雎打照面做親家了,女兒還能得一場好婚事,多好呀。

壽康宮裡,太后和溫都禮商議繼後的事兒。

太后是覺得可惜,哈季蘭在榮暄五年進宮,隔年皇后就去世了。倘若哈季蘭能趕上榮暄八年這場選秀,她就能做主讓完顏氏入主坤寧了。

都是命啊,太后不得不認下。

瑩貴妃是好的,只是當年溫都禮已經在瑩貴妃和孝穆皇后之間選擇了孝穆皇后做福晉,也不知道他如今有沒有改變想法。

愉貴妃性子不錯,出身略低也不是大事兒,但她身子實在太差,就怕繼後立了沒幾年她病故,這不是平白添晦氣嘛。

儀妃雖說是滿洲人,但出身低,又沒有子嗣;宜妃那就更算了,連旗人都不是,還是民人呢。

慶嬪是漢軍旗,恬嬪是民人,勤嬪是包衣還是罪臣之女,貞嬪是蒙古的,唯有謐嬪和明嬪還成。

其實謐嬪烏林珠算是最合適的了,身份貴重,又有兒子。唯獨一點,她是太后的侄女,而太后並不想讓舒穆祿氏的女兒再坐上後位。

明嬪吧,阿瑪官位一般,家裡有個伯爵,還有個公主,但她不適合做皇后,性子不好。

太悶了些,壓不住後宮裡的女人。

太后直嘆氣,先帝爺後宮就沒有出身差的,拿到榮暄朝來個個兒都能做個皇后貴妃。

溫都禮的妃嬪們,出身…實在太不好了。

溫都禮倒是覺得瑩貴妃這些年長進不少,倘若有必要立一位繼後,她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

從壽康宮走出來,溫都禮去了儲秀宮看容姝。

晚膳的時候,容姝明裡暗裡都在提大公主玉昔的婚事,其實溫都禮很理解,誰也不希望自已的女兒嫁的太遠,一輩子再也見不到。

但大清和前朝不一樣,大清和蒙古是聯姻,不是和親。大清越尊貴的公主,便越要撫蒙。

富察氏應該能想明白這件事吧。

這半年來,容姝的病慢慢養好了,宮務也從儀宜二妃手裡逐漸轉移到她手上,紫禁城上下慢慢也有了傳言,說是萬歲爺屬意瑩貴妃為繼後。

至於溫都禮心裡怎麼想的,誰會知道呢。

容姝操心大公主的婚事,玉錄玳自然也操心三公主的婚事,只是她沒有容姝那樣的好孃家,就算想操心,也只能求著萬歲爺上心。

玉錄玳最近倒經常往壽康宮跑了,也許是把主意打到了太后頭上,但太后那兒還有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的婚事,也是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