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村位於山南市東北部,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因為背靠青龍山而得名。村口有一條河,喚作青龍河。沿著青龍河的公路一直走,走個十來里路,就是三溪鎮。

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青龍村山不高,水又不深,一大村子人就靠著村口那幾畝水田,以及開荒出來的山地,日子過得很是艱苦。

改革開放以後,和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交流之後,村裡人才意識到,唯一的出路便是沿著青龍河,勇敢地走出去,去外面的世界闖蕩。

但是,對於在這偏僻的大山裡生活了一輩子的人來說,真的走出去又談何容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一輩子去過的最遠的地方,就是十里開外的三溪鎮。

趙江海的父親趙大勇,是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剛剛結束大鍋飯時代。只是,村裡的田地本就不多,分到每家就更少。

趙江海還有兩個姐姐,一家五口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趙大勇不知道從哪裡聽說南方能掙錢,他用尼龍袋提著一床破棉被,孤身一人去了羊城。

僅僅一年時間,人高馬大的趙大勇憑藉著一身蠻力,還有那豪爽的性格,被一個大包工頭看中,搖身一變,他也成了包工頭。

趙大勇西裝革履,意氣風發地回到青龍村,引起了整個村子的轟動。

在他回來之前,村裡那是風言風語。有的說他死在了外面,有的說他拋棄了一大家子人,再也不回這個窮山溝了。

隨著趙大勇的迴歸,這些無中生有的傳言也馬上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外面的世界多麼多麼好,遍地是黃金,只要走出去,每個人都能過上頓頓有肉吃的日子。

村裡下至十六歲,上至五十歲的男人,眼睛裡都散發著熾熱的光芒,都跟著他去了羊城。

對於沒有見過世面的青龍村人而言,以前辛辛苦苦一年,還存不下千兒八百塊錢,現在只需要一個月,就能輕鬆存下一千塊錢,確實稱得上好日子。

慢慢的,不分男女,村裡的青壯年幾乎都去了羊城。男人在工地上幹活,女人就在附近的工廠工作,留下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

長大了南下打工,已經成了村裡的一股風氣,也成了每個孩子的夢想。

趙江海同齡的這一批孩子,除了考上重點初中的他和周玉,其他的人都是在私立中學混了兩年時間,十六歲一到,就迫不及待地去南方打工。

過去幾十年,似乎成為了青龍村人無法逃避的宿命。他們像是被命運之手緊緊扼住咽喉的鳥兒,想要衝破這看不見的牢籠,去南方打工似乎就是那唯一開啟的視窗。

趙江海卻不這麼認為。

上小學之前,他跟著父母去羊城待了一年,看著外面的花花世界,他也夢想著有一天能生活在那些高樓大廈裡。

只不過,那個時候的他,並沒有想到依靠讀書走出去。或許至始至終,他都沒有這個覺悟。

如果不是因為聰明,他可能也和村裡其他的小夥伴一樣,早早的輟學出去打工。

或許是因為上天的眷顧,他天生就是讀書的料。從小到大,他似乎只需稍微用點功,就能輕鬆拿下第一名。

從村裡到鎮上,從鎮上到縣裡,再到市裡,他就這麼稀裡糊塗地走了出去。

直到大學畢業,就在大城市,成了所謂的白領精英,吃過很多苦,依然無法在大城市立足村裡的人才意識到,出去打工並不是出路,讀書才是。

只不過,十多年以後的事了。

周玉也一樣。

她一直努力讀書,並不是因為讀書能夠改變命運,實現夢想,僅僅只是趙江海一直在讀書,她想跟上趙江海的腳步。

她知道趙江海要讀重點初中,她就努力學習,和他一起考上重點初中。

她知道趙江海會去唸高中,而不是去廠裡打工,她就更加努力的學習,想再和他一起考上重點高中……不然,她就會被無情地拋棄。

這算不上夢想,只是她藏在心底的小九九。只是,對於並不是太聰明的周玉來說,這條路似乎又顯得異常艱難。

她睡得比趙江海晚,起床比趙江海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幾乎是趙江海的兩倍,哪怕是這樣,小學升初中時也僅是擦邊進入重點初中,如今能否考上重點高中仍心中無底。

考不上重點高中,重男輕女的父親肯定不會讓她繼續讀書,因為在她父親眼裡,女孩子遲早都是要嫁人的,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還不如早點出去掙錢補貼家用。

所以,對於周玉來說,想要繼續跟隨趙江海的腳步,必須考上重點高中才有機會。不然,她還是隻能灰溜溜地去廠裡打工。

今天是中考成績出來的日子。周玉壓力很大,很早就醒了。她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她一方面幻想著考上高中,繼續和趙江海一起讀書,又怕自已考不上……

上一世的趙江海,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父親是包工頭,家裡生活寬裕,並沒有太多生活的煩惱,也沒有急於賺錢的渴望。他成績好,老師讓他好好讀書,他便好好讀書,家裡的條件也支援他好好讀書。

讀書以外的事情,他並不在意,除了對周玉的喜歡。

他對周玉的喜歡很單純,宛如清澈的湖水,不含一絲雜質。他喜歡她那明亮如星辰的眼睛,喜歡她那淺淺如梨花的酒窩,喜歡看她絞盡腦汁做題時眉頭緊鎖的樣子……

然而,命運卻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將他們毫無徵兆地分開。那時的他,彷彿迷失在茫茫荒原,手足無措,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仔細回想,即使是當時的他,要解決這件事也並非難於登天。然而,他卻沒有做出任何嘗試,宛如鴕鳥般,將頭深深埋入沙中,任由周玉從他的世界悄然離去。

趙江海站在屋頂,看著屋後青翠欲滴的青龍山,稍微一計較,心裡就有了解決周玉繼續讀書的辦法,他的心情就如這泛白的天空一樣,逐漸變得明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