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候,他們兩個人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此時,小朔逸已經退燒了,並且被他的父母抱回了家,正安安穩穩地躺在搖籃裡,睡得十分香甜。

彭真道人來到嬰兒面前仔細端詳了一番,隨後在房間內四處踱步,彷彿在尋找著什麼。緊接著,他踏出房門,在院子裡繞了一圈後,最終停留在東南角那棵有著近數百年曆史、樹幹明顯空鼓的榔樹前。

此時,彭真道人面向樹蔭下方,口中唸唸有詞,發出一些難以理解的音節,似乎在與某人爭論或詢問著什麼。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原本激烈爭執的語調突然間停歇下來。只見這位道人氣憤地甩了一下袖子,轉身回到屋內。進入房間後,他面色陰沉,一言不發,直接衝向廚房。一到廚房,他便拿起水瓢,從水缸裡舀起一瓢水,大口大口地一飲而盡。喝完水後,他來到主屋坐下,這才慢慢地開了口。

經過一番觀察,彭真道人發現孩子發燒並非人魂不穩所致。通常情況下,如果是人魂不穩引起的發熱,症狀會出現在下午。而道家將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劃分為陰時和陽時,子時過後直到午時被歸為陽時,午時之後至子時則被視為陰時。按照常理,人魂不穩,陽氣不足,導致的發熱應該發生在陰時,但眼前這個孩子卻恰恰相反。實際上,這孩子已經陰魂離體了!要知道,小孩子白天發熱,這顯然是體內陰氣不足、陽氣過盛所致啊。畢竟孩子年幼,體內的七魄還沒有穩定下來。正因如此,才會感到不安和吵鬧,並伴隨著高燒不退。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陰魂離體呢?這就得說說剛才那位道長爭吵的那些聽不懂的音節了。原來啊,這些竟然是鬼話!而他吵架的物件呢,則是小孩的小叔——前面提過的早逝的老六學智。

要說起學智去世的那天,恰好是農曆四月十七,這天可是十殿閻羅轉輪王薛的生辰(有人說其原身是薛仁貴,但咱這畢竟只是小說,又不是科普文章,就別糾結這麼多啦)。再加上他年紀尚小,體內先天之氣尚未褪去,靈魂之光尤為純淨,實在是太適合修煉了。這不,他正在陰間的路上徘徊著,就被轉輪王給瞧見了。轉輪王見到這樣的好苗子,自然是滿心歡喜,當下便收了這個小鬼當徒弟。

旁邊的鬼將皆是詫異萬分,他們心中暗自思忖:“這陰間已經多久沒有在這萬億陰魂中吸納過新人才了!除了那些常駐陽間的城隍之外,陰間何時更換過新面孔啊!”同是也在感嘆這不明小鬼的好運,要知道那可是十大閻羅之一的轉輪王啊。

話不多說,學智在轉輪王麾下表現得異常出色。他不僅刻苦耐勞,更是天賦異稟,因此得到了轉輪王的青睞,並被欽點為座下第十三位鬼將。一時間,學智聲名鵲起,成為眾鬼將中的佼佼者。

一日,學智與其他鬼將閒聊時,有人無意間提到:“為何你在陽間的父母沒有給你燒幾件衣服呢?”學智聽聞此言,心中頓時有些不悅。他心想自已已離世許久,除了身上的鬼將盔甲外,竟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而別的鬼將,不是擁有後代,次一點的也有很多的信徒。於是,他靈機一動,想到雖然自已膝下無子,但還有侄兒一輩。而且,陰間雖不講究親情,但在陽間,孝道可是備受推崇的。更何況,叔父也是“五父”之一呀!

想到這裡,學智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決定付諸行動。他立刻離開陰間,憑藉著微弱的記憶以及天道的因果感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位於陽間的家。然而,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原本家中還有學仁和學義兩家的孩子,但如今他們早已分家,門神也重新設立,根本認不出學智來。

兜兜轉轉一大圈後,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選擇回那個熟悉的家看看情況。結果一到家,震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學禮竟然已經有孩子了!這個比自已大半歲的哥哥,居然不知不覺就當了父親,而自已對此卻渾然不知。實際上,他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農村,人們為了讓孩子容易養活,通常都會等到孩子滿週歲之後,才會舉行祭祖、上族譜等儀式。有些地方甚至要到孩子六七歲時,才會進行這些活動。

說到族譜,它其實和戶口本頗為相似,只不過一個代表著陰間,一個象徵著陽間罷了。俗話說:“黃土山上無老少,地府何地有親情?”然而,天魂卻是個例外。在道教的傳統說法中,天魂主管祭祀之事,像墳墓、牌位等地方,便是天魂的棲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