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地魂,則通常會前往陰間,要麼贖罪,要麼歸位。例如那些下凡歷練、轉世投胎、歷經劫難或者擁有仙籍的人,他們的地魂要麼會帶著此生的因果去追尋人魂,以求在下一世結出善果;要麼就回到原本屬於自已的位置。

人魂可就大不相同了,它肩負著贖罪以及重新投胎做人的重任。地府對人魂有著明確的劃分標準:一種是攜帶地魂轉世投胎,這意味著保留前世因果;另一種則是空白人魂投胎,代表著純淨無瑕、嶄新的靈魂。而人們常說的積攢陰德,其實就是積累陰魂福德。

言歸正傳,學智的地魂被留了下來,但由於他生前並未擁有仙籍,因此與天魂之間的聯絡得以維持。對於這個未曾列入族譜的孩子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將其抱走最多隻能算是撿到的。然後再前往陰間族譜,讓人將孩子的名字寫上去……

如此一來,從地府律法的角度來看,他完全有權收養這個孩子。只要將孩子登記在自已名下,他便成為有直系後代之人。

既然主意已定,那就付諸行動吧!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抱起孩子撒腿就跑。然而,由於他本身是陰魂之體,所以只能帶走孩子的陰魂。剛剛抱著孩子準備出門,只要找到一個岔路口就能夠回到陰間去了,想到這裡,學智心裡美滋滋的。然而,就在他滿心歡喜的時候,卻被一個婦人擋住了去路。更讓學智驚訝的是,儘管他擁有強大的法力,但在眼前這位婦人面前,他卻顯得異常弱小。學智心中十分氣惱。

那麼,這位婦人究竟是誰呢?原來她就是小孩死去的奶奶,也是學智的母親。沒辦法,學智雖然實力很強,但這裡畢竟是陽間,俗話說得好:“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即使不知道原因何在,但冥冥之中的孝道還是壓制住了學智,讓他不敢輕易動手。如果換作是在陰間,就算有一千個祖母,也絕對不是學智的對手。只可惜,現實中並沒有如果。學智雖然認慫了,但也沒有離開,而是抱著孩子直接坐在了地上。於是,兩人就這樣僵持不下,誰也不肯讓步。

正因如此,才會出現後來道士前來罵架的那一幕。當學禮一家聽完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他們感到如墜雲霧,完全摸不著頭腦。什麼孩子被人抱走了?什麼老六竟然和老母在對峙?這到底都是些什麼跟什麼啊!簡直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好不好!

學禮急得直眨眼睛,再也忍不住了,連忙開口說道:“雖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木匠,但我從來沒有學習過那種厭勝術。您所說的魂魄之類的東西,我雖然以前也曾有所耳聞,但實在是一竅不通。您就直說吧,究竟怎樣才能救下這個孩子?只要能救他,我們全家人都會全力配合您的。”

道長嘆息一聲,勸解道:“要不你們還是放棄吧,我看你們年紀輕輕,不過才二十出頭而已,如果想要再生一個孩子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這個孩子才僅僅四個月大,你們與他之間的感情想必也沒有那麼深厚。”然而,他嘴上雖這樣說著,心裡卻暗自思忖:其實我既然已經來到這裡,自然是想要盡力拯救這個孩子的。但天道有眼,是否能夠成功施救並非由我決定,所以我不能把話說得太明白。畢竟師叔都已經仙逝了,可見其中風險之大。到時候,你們作為孩子的父母做出選擇,而我最多也只能算是個幫忙的人罷了。況且,無論是陽間還是陰間,對於從犯的律法懲處通常都比較輕微,不是嗎?

旁邊的夢茹聽到道長這麼一說,身體如遭雷擊般顫抖起來,臉上滿是絕望與悲傷,雙眼失去光彩,一口氣沒提上來,便暈倒在地!學禮見狀,心中大驚失色,急忙伸手扶住她的身子,並緊緊地抱在懷裡,同時用另一隻手輕輕拍打她的臉頰,試圖喚醒她,但夢茹卻毫無反應。

學禮心急如焚,眼眶泛紅,聲音哽咽地對道長說道:“無論付出任何代價,只要有一線生機,我們都不能放棄!請您想盡一切辦法救救他吧!哪怕需要犧牲我的生命來換取他的平安無事,我也心甘情願!”他的眼神堅定而執著,透露出對孩子深深的愛意和關切之情。

聽罷,道長微微點頭,表示理解學禮此時此刻的心情。然後他站起身來,緩緩走出門外,來到那棵古老的樹前停下腳步。他靜靜地凝視著空氣,嘴唇輕啟,發出一串旁人難以理解的神秘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