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五歲大的幼童,正邁著歪歪扭扭的步伐,如同一隻小企鵝般搖搖晃晃地奔跑在鄉村崎嶇不平的小路上。他的臉上洋溢著天真無邪的笑容,彷彿整個世界都被他的快樂所感染。

陽光灑在他稚嫩的臉龐上,映照著那雙清澈如水的眼睛,裡面閃爍著對周圍一切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慾望。他的笑聲像銀鈴一般清脆悅耳,迴盪在空氣中,讓人不禁心情愉悅起來。

這個孩子身上沒有任何束縛和壓力,他盡情地享受著自由奔跑帶來的快樂。他的腳步輕盈而靈動,似乎要踏遍這片土地的每一個角落。小路兩旁的花草樹木成了他最好的玩伴,他不時停下來撫摸一下路邊的野花,或者追逐著飛舞的蝴蝶。在他的眼中,這些平凡的景象都是無比新奇和有趣的存在。

此刻的他,遠離城市的喧囂和繁華,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中。這裡沒有車水馬龍的街道,沒有高樓大廈的壓抑,只有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這種純真的美好,或許正是許多人內心深處所向往的吧。

就在剛才,他在同村的女娃家裡玩耍時,被長輩們狠狠地誇讚了一通。原來,幾個小夥伴一起比賽數數,其他人最多隻能數到幾十,而他卻一口氣數到了一百!

回想起他五歲的人生歷程,真是令人驚歎不已。他有一個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卻十分通情達理的母親;還有一個身材並不算高大魁梧,然而卻忠誠厚道、聰慧機敏的父親;更有一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爺爺。這個小娃娃可謂是天賦異稟,兩歲就能數數,三歲便已背誦《論語》、《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和《百家姓》等啟蒙文學作品。到了四歲,他已經能夠吟誦唐詩;而如今五歲的他,對於宋詞也有著深刻的理解。

這便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朔逸。在他小小的身軀裡,似乎蘊藏著無盡的智慧和才華,讓人對他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大傢伙都對他讚不絕口,並紛紛稱讚道:“真不愧是文曲星下凡啊!”而這句話的起源,則要追溯到他剛剛降生之時。當時,村裡來了一個瞎眼的老頭子……

話說這個老瞎子,大約 70 來歲,雙眼失明,至於失明的具體原因,則無人知曉,但聽人說似乎是因為他們這行特有的毛病,叫什麼“五弊三缺”。此時,只見他被一個衣衫襤褸、看上去有些傻乎乎的婦人牽引著,大步流星地走在村莊間的小道上。那婦人左手抓著老瞎子的衣角,右手則拿著一面小巧玲瓏的驚鑼,時不時地敲響一下,發出一陣悠長而尖銳的清響。這聲音在空氣中迴盪,彷彿是一種訊號,告訴村裡的人們:算命先生來啦!

隨著那清脆的鑼聲響起,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好奇地看著這位老瞎子和他身邊的傻婦人。有些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還有些人則默默地站在一旁,觀察著這奇怪的組合。而老瞎子則面無表情,似乎對周圍的一切都視若無睹,只是專注地向前走著。他手中握著一根盲杖,小心翼翼地探著路,以確保自已不摔倒或撞到什麼東西。儘管他看不見,但他的步伐卻顯得異常穩健,彷彿這條路他已經走過無數遍似的。

朔逸的爺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曾經擔任過村裡的會計。他年輕時讀過幾年私塾,算是個有文化的人,而且在當地也頗有名氣。後來新中國成立,由於他的知識和能力得到認可,被提拔為鄉會計。

這一天,當他聽到那陣響亮的銅鑼聲時,心中不禁一動。恰好家中剛剛迎來了一個可愛的小孫子,於是他決定前去攔住那個路過的老瞎子,請他為自已的孫兒算上一卦,祈求孩子未來平安幸福、茁壯成長。

說起這位老會計啊!那可真是一生光明磊落、正直善良,他為官三十餘載,雖然不敢說做出了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至少在任職期間,他堅守廉潔底線,為人坦誠直率,剛正不阿的處事風格贏得了黨和人民群眾的信賴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