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神州大地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名曰“靈消山”。

不知從何時起,靈消山上悄悄居住了一脈巫族。此族神秘萬分,與世隔絕,語言不通,文字難懂。

機緣巧合,天下正值四分五裂,炮火連天,一群百姓為躲避戰亂躲進深山老林。半個多月的跋山涉水,不知不覺便迷途進入靈消山境內。

山上風景如畫,裹腹水果繁茂,土地肥沃。外圍古木參天,遮天蔽日。若非誤闖,根本無人能發現這個隱蔽的世外桃源。

這群人便打算在此駐紮居住,種耕過活,等到天下太平再出世。

第二天雲煙瀰漫,滿布厲瘴邪氤。沒有在深山居住過的人們根本不懂得防禦避險,不消半天功夫,七十多人便盡數魂歸西天,僅剩一名十來歲書香門第的祈姓少年奄奄一息,被巫族女子所救,饒倖存活。

少年憑藉語言天賦與領悟力,漸漸掌握了巫族的圖騰文字。

一日他閒來無事,翻閱巫族古籍,意外發現大到國興朝亡,小到任職選新,巫族冊中均有記載。

這本破舊沉厚的古籍,竟可預知上下三千年天災人禍。

祈姓少年如獲至寶,不敢把此等天機宣揚於世,以免引來禍患。

十數年後,當年的少年已是老成持重的男子。他開創靈消派,遵循天道,下山擇一良主輔佐。出世為人,入世處事。

凡事見利思義,給出統治者最符合自然規律與人文關懷的公道建議,不干涉各國統治,以正道普世。

臨終前,終於將天機古籍傳給下一任宗主。

此後的五百餘年,後任宗主們都謹遵先任宗主教誨與讖告,以匡扶天下聖主,庇佑百姓安樂為已任,不敢妄加僭越。

靈消派的地位在整個神州大地至高無上,是神州亢金、明蒼、畢月、太嵩四大王朝爭搶的座上賓。

好景不長,靈消派門主夫夷收了一名關門弟子,偏愛有加。關門弟子依靠師父的威名在明蒼國謀得丞相一職。

弟子入局,師父也未能惟持中正,很多重要策略開始出現偏斜,棄國家社稷黎民百姓於不顧。

明蒼國出現幾次重大失誤而不自知,以至於民不聊生,激起民憤,揭竿起義發動轟動天下的“梧桐之亂”,影響長達三十年之久。舉國崩潰,百姓離散,最終亡國。

自此,各國以往鑑來,引以為戒,忌用靈消派門人,以免誤國誤民。靈消派的聲名急轉直下,人人避之如諱。

諸國君主嘗試自立,向天下廣徵賢良,設立更健全的司職,雖然導致各國負擔加重,但四分天下的幾個國家都在向內探索,甚少交戰。

倒也讓百姓有喘息機會,休養生息,上交賦稅仍有盈餘。

自治模式就此形成。

可想而知,靈消派這幾十年備受冷落,面對世俗成見,族內長老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激進派以繼靈為首,一心想重振威望,再度問世插手朝政,扭轉乾坤靈消印象,以期贏得世人認可。

穩重派以左年為首,潛心修道,以天下太平為核心責任,該出手時再出手。

消極派以戚壇為首,閉關退隱,不問世事,以平息眾怨。

意見相左,長老們終究分道揚鑣,各立門派。

繼靈遁於鬧市,左年留守靈消山,戚壇藏身雲谷。

浮光掠影,斗轉星移,已至金秋十月。

靈消山上遍野紅櫻,如火燒天門,美得驚心動魄。

夜晚,繁星遍佈黑絨般的星空。師徒二人坐在觀星壇上仰望漫天星雲,暢聊靈消族的前生今世。

“師父,那繼靈只是想光耀門楣,重整靈消派,發心倒也不壞。為何會同您形同水火?”

說話的年輕人,是左年的關門弟子龍少慕。看起來剛及弱冠的樣子,面部線條柔和而英俊,一雙黑眸細長而深邃,鼻樑英挺,劍眉斜飛,黑亮長髮束在頭頂,目光如星空般飄渺淡雅。

此時歪在躺椅上,手臂作枕,頭靠在手臂面朝老者,姿態不羈而慵懶,風流而倜儻。

“重振靈消威望沒有錯,錯在他譎而不正,不擇手段。”老者便是左年,發須灰白,身體略福,耳邊嗡嗡作響,他瞧都懶得瞧,手指往空中一夾,就有一隻肥碩蚊蠅在指間抽搐。蚊蠅既沒有爆漿,也沒有斃命,僅僅失去知覺。

他將昏厥的蚊蠅丟進身前一隻小盤裡,盤裡黑壓壓鋪滿蚊蠅,可見功力之深厚。

“五百年前,祈老祖創立靈消派,便要求後世每任宗主做到無私無利,無為無慾。自然會贏得人心,各界敬重。而非掌控天下,自立為王,將天下據為私有。繼靈,已經遠遠偏離方向。”

此時,天際突然閃現一抹亮白。耀眼的光斑自天穹如花火一樣墜落。

龍少慕和左年都瞧見了,不自覺坐正身形,舉目張望。

“師父,那是什麼?”龍少慕指著那抹勻速墜落的亮白,他不擅觀測天象,也知並非尋常。

左年怔忡良久,長嘆一口氣,幽幽道:“有人動用了巫族引魂術。慕兒,我們該下山了。”

“才回來半個月,又要走?”龍少慕側頭望著左年,一臉不情願。

左年起身,拎起年輕人衣領,輕鬆踏著樹尖就往山下疾速飛行。

空中傳來年輕人的怒吼:“老頭你每次都這樣,還能不能友好相處了?”

左年不慍不火的聲音遙遙傳來:“呃......事出緊急,下不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