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坐在炕桌前,上面放著一些點心和茶水,方娘子給郭老夫人、林落介紹了一下週圍環境和莊子的來歷:

這裡三面環山,中間是一大片坡地,下面則有很多良田,將近得有五十傾的樣子。當然,這麼多的土地肯定不全屬於洪安莊。莊子周圍還有好多村子,莊子的佃戶、僱傭的長工、短工基本都是從周邊村子挑出來的。

因為郭老夫人就李晴一個女兒,後來和夫君的感情越來越淡,夫妻越走越遠,這輩子也不沒有第二個孩子了。

所以,她很早就將自已大部分嫁妝交給了女兒,一方面教她理賬管家,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女兒手頭寬裕,活的滋潤一些。

而當時府中李老夫人因為兒子在家事上太過偏心妾室對不住兒媳,所以把自已的嫁妝直接送了一半給孫女。李小姐可謂“小富婆”一枚。

當年,李晴去寺廟上香,聽到旁邊一女眷要變賣家當上京救夫,此行是來求佛祖保佑一切順利的。

李小姐上前搭話,知道其手中有一處八百畝的莊子,便回家取了大部分私產湊足了銀子買了下來。

之後,這個莊子她給了兩個丫鬟。後經過方娘子的經營投入,加上之前的積攢,她又買了二百畝地,湊了一千畝整。莊子的收益每年一分為二,分給自已家和李娘子家。

本來,為了避免引人注目,樹大招風,方娘子不準備繼續買地了,而是默默將糧食賣了一部分,全部換成了銀子,攢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回想起分別時小姐的話總有些心驚膽戰,她一直關注著外面的訊息。

結果,當時的京城尚算平靜,而莊子周圍卻出現了百年不遇的山洪,導致河流泛濫,良田都被泡在了水中,基本顆粒無收。

當時還沒名字的莊子建在鄰近大山的一處高地之上,倒是安然無事。

但是,周圍的村民算是遭了殃了。大雨連綿,洪水洶湧,眾人在倉皇間只來得及拖家帶口跑上山,口糧都沒帶出來,更甭提家當了。

當大雨停歇下來,望著空蕩蕩的田地,只剩殘垣破壁的村子,多少樸實的漢子和堅強的娘子痛哭不已。

這個時候,方娘子帶著李風、李娘子站了出來。

這也是她第一次在眾人面前公開露面,以前周圍的人都知道莊子中有個當家做主的女子,但是卻沒多少人見過。平時,男人到莊子上做事是由李風安排,村裡女人和莊子賣些菌類等山貨都是李娘子出面。

心生絕望的村民看著眼前這個帶著面紗卻溫柔如水的女子,心中默默起了某些念頭。但是再瞅瞅後面待人實誠客氣的李風夫妻,再加上旁邊還站著幾個健壯的家丁,那些一念之間冒芽的念頭又全都熄滅了。

方娘子請人將各位里正找來,表示自家佃戶的田租全免。然後,當眾開了自家糧倉,先將糧食分給了自已家的佃戶、長工、短工。

這些口糧當然不能讓他們吃飽,卻能讓他們喝上稀粥,先活下去,至於以後還是要靠朝廷、官府的賑災糧食。

看到東家如此仗義,危難時刻不僅沒有落井下石,還雪中送炭。那些佃戶、長工、短工紛紛站出來幫忙,組織人手搬運糧食。都是鄉里鄉親的,知根知底,即使不同村,一打聽也能知道個七七八八,這下大家也把佔便宜的心思收了。

剩下的糧食家方娘子也全部交給了幾位里正,讓他們每天熬粥保障大家先活下去,然後輪番向縣衙申報,等待朝廷的救濟。

不輪番“騷擾”縣衙不成啊,稀粥也堅持不了多久啊。原本,千畝的莊子養活兩家人過上幾年好日子沒問題,也能養活好幾個村的災民。

但問題是,現在洪水全衝了,大家僅僅靠著方娘子攢下的陳糧存活,還要供應幾個村子,這怎麼怎麼可能?現在大家能喝上粥也全是方娘子持家有道。

面對如此大的災難,眾人只有團結一致。方娘子還當場表示:莊子上出家丁、出銀錢、出牛車和驢車,帶領著一些精壯的村民去周邊的縣府買糧。她又出錢請了一部分村民整理莊子上的田地,為下一季種植做準備。

連續幾件事情交代下去,莊子裡的糧食和銀錢基本告罄。村民不僅偃旗息鼓了某些念頭,更似找到了主心骨。

里正們也開始吩咐眾人自救,不要吃了莊子裡的粥就等死或者乾脆去做流民。而是積極開展自救,平地基,找石頭,搭建房屋,整理田地,處處都是活兒,件件都是麻煩事兒。

方娘子沒有屯下很多糧食,卻在當年藉助李府的勢買了上千斤鹽。於是,她吩咐煮粥的時候多放鹽,糧食少了,甚至沒有多少了,就讓村裡的小孩兒去了山裡摘野菜,只要沒毒就一起放鍋裡燉,這樣大家能吃飽一點兒,多吃兩天。

之後,整個山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開始行動起來,在洪水大面積退去的同時,大家在等待的焦躁中開始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