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在農村的話,五月份真的大人們都好忙啊。這個時候大人們都忙著插秧什麼的,我們小孩倒是沒什麼感覺。有次我也想去幫他們大人插秧,不過他們都不讓我下田,說什麼我不會,可能是看我太小了,沒真心想著幫忙插秧,實際上是想玩玩體驗一下罷了。

哎喲,我的小心思被看穿了,也就不裝了,自然是識趣地走開了。這個時候路邊的山莓子也成熟了,小小個紅豔豔的,我們土話把它叫做“哩泡子”,翻譯過來就是刺泡兒。

它是長在一種全是帶刺的灌木上面的,一開始開的花是白色的,像是草莓花,然後花謝了就冒出綠色的果子。這個時候果子還沒有成熟,又綠又小,要等上個十多天,果子才會慢慢變成粉紅,成熟的話就是大紅,熟透了就是暗紅。味道的話越成熟越甜,越綠就越酸,其中又大又紅的我很難遇到,即便是遇到了也被螞蟻捷足先登了。我們摘這玩意兒都不用特意拿籃子裝,都是折一片旁邊水渠長的野生芋頭葉子,拿這種葉子包著,又可以儲存果子的水分,看起來又覺得好看,紅配綠的,還蠻原生態的。

比起摘山莓子,我其實更喜歡去小竹叢裡拔那些氣剛冒出頭的新鮮嫩竹筍子。拔筍子也不是去了就有拔的,也要鑽進竹子叢去找的。

這就存在一定的風險性,這個時候有種動物最活躍了,那就是蛇。所以在進竹子叢之間要拿根棍子上上下下的敲打一番,目的就是為了打草驚蛇,畢竟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這個時候的筍子可是鮮嫩得很,一小塑膠袋就夠炒一盤菜了,特別是用來炒臘肉,那個香得嘞!沒有臘肉,回鍋肉也行,也是夠你幹下好幾碗飯了。

但是,最最好吃的應該是拿這種筍子弄酸筍,再有這個小酸筍子炒什麼都很好吃。媽呀!簡直不要太香了。說著說著我口水都流出來了,哈哈哈。有好多農家婦女專門去拔這種筍子賣,她們一進山裡就能拔半個甚至是一個麻布袋之多的筍子,聽說一天都能弄幾十甚至幾百塊錢。這也是農村人的一個生計之一吧,畢竟靠山吃山嘛,而且一百塊錢在當時的村裡真的是很大的錢了。

拔筍子確實好玩又治癒,我現在依然很喜歡拔筍子,不過去農村的機會少了,連拔筍子也沒地方拔了,總不能去破壞城市的綠化帶吧!

這個小筍子不僅是飯桌上的一道好菜,更是我們過家家首選的一道珍饈呢。小時候沒和小夥伴少玩過家家,像是角色扮演,當了爹來又當媽,手裡還要抱倆娃,丈夫出門打工去,天天做飯把碗擦。幾乎都是這樣的劇情,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能和他們百玩不厭,可能真的本該就是幼稚的年紀吧。

我們都是摘那種大葉子當錢,然後瓦片當盤子,別人扔掉的爛碗當鍋,拿畢竟扁平的樹枝當鏟子,泥巴和沙子當飯,瓶子裝點水當醬油和酒。如果要問今天炒了個什麼菜,那可是山珍海味,一應俱全。吃好飯了就該出去打工了,在哪打工呢,就在池塘邊上。

有次池塘邊上放了一個農具,是一個長柄的鋤頭,我們就推那個鋤頭把旁邊的水攪渾了,這樣就假裝是在打工。本來還好好的,然後有個人看另一個小夥伴好像推不打動,他就上去幫他一起推。那前面那個小夥伴還對後面那個人說,“哎喲!真是謝謝你了!沒想到你人還怪好的嘞。”說完他倆推得更使勁了。

沒過一會兒,意外就發生了,這倆人不知咋搞的,本來推得不亦樂乎,一個不留神,突然,撲通一聲,兩人一起跌入塘裡去了!站在旁邊的其他人可真是嚇壞了,有的去找竹子了,我和另一個趕忙去叫大人,一邊跑著一邊大喊救命救命!他們掉進塘裡去了。

大人聽到我們的呼喊,趕忙跳下去把兩個小夥伴撈了起來,不過他倆已經大變樣了,就像是那個兵馬俑啊,全身上下都是爛泥,還臭烘烘的。就看得清兩個眼睛和張開的嘴巴,看起來真的很難受吧,他倆都哭了,哭得也很大聲,不過真的太搞笑了。忽然耳邊又想起來他倆剛剛的對話,幫忙都幫到池塘裡去了,還有那句,你人還怪好的嘞!哈哈哈!笑不活了。功德持續減一。

那倆兵馬俑洗澡都洗了好久,他們兩家那天都吃了面,不懂為什麼要吃麵,然後叫我們也去他們家吃麵,我現在還記得是雞蛋麵。接下來就是大人們的一頓數落,罵我們不該到池塘邊去玩,一天到晚真的瘋瘋癲癲沒有一天是不讓人省心的。不過這種說教我們自然是不放心上的,該怎麼玩還是怎麼玩。

說到掉池塘,我自已也有掉過一次池塘,那應該是我很小很小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吧。那時候好像是快過年了,爺爺奶奶的池塘要把水抽乾,然後把裡面養的魚給弄上來賣掉。那天他們在池塘裡忙活,好像是抓魚和清淤泥還是幹嘛。

我那時候好小,看到他們在幹活,就以為他們在塘裡面玩,於是乎我也想過去,趁著他們沒注意,我偷偷一步一步走在田埂上。可能是他們彎著腰幹活,沒看到我躡手躡腳走過去了,我一個不小心,踩到了一坨爛泥巴,滋溜一下就掉到塘裡面去了,還好塘裡的水已經抽乾了,就只有些淤泥,我就活生生的插在了淤泥裡。

現在依稀記得那個淤泥都到我腰那個地方了。幹活的爺爺奶奶聽到我掉下塘的聲音,趕忙過來將我從淤泥裡拔出來,然後我就一直哭一直哭……後面我只記得我奶在我跌倒的地方撿了兩塊石子放在我前面衣服的兜兜裡,說是把丟掉被嚇走的魂兒給找回來。我也不懂這些,不過確實還挺管用的,後面也沒說晚上睡著睡著就哭鬧了。

這次就回憶這兩件事吧。拔筍子的話,如果不是生活在農村裡,真的好像一年到頭都沒有機會。在城裡的話更沒有必要為了這點東西去拔綠化交罰款吧。過家家的話,也很少看到現在的小朋友玩了,有的話應該在幼兒園裡能看到。不知道你們小時候也有沒有像我這樣的有趣經歷呢?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