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譯文:

以前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終於如願登上岳陽樓。

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分隔開來,日月彷彿在湖中晝夜沉浮。

親朋好友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只有一隻船孤零零地陪伴自已。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我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淚水橫流。

段落解讀:

1.首聯開門見山

年輕時對洞庭湖嚮往,如今年老才得一觀得感嘆。

2.頷聯寫登樓所見。

極力形容洞庭湖水的浩瀚壯闊、無邊無際。

3.頸聯寫登樓所引發的個人身世之感。

借湖上孤舟,從意境來說,空闊的境界,往往能激發人們的飄零之感。

4.尾聯寫身處江湖心在長安境況。

(戎馬關山北)這五個字(體現出)的廣闊胸襟,與三、四句的宏奇偉麗氣象,上下襯托,十分相稱。詩的結尾,與詩的開頭“昔”“今”二字是照應的。

中心思想:

詩人昔日遠大抱負全成泡影,天下至今兵荒馬亂,因而只能老淚縱橫。抒發了詩人漂泊無依的孤獨感和對國家多難、壯志難酬的感慨。

賞析:

1.意境高遠開闊,風格雄渾淵深。

這首詩意境開闊宏偉,風格雄渾淵深,是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稱之為盛唐五律第一。從總體上看,江山的壯闊,與詩人胸襟的博大,在詩中互為表裡。雖然悲傷,卻不消沉;雖然沉鬱,卻不壓抑。

2.恰用賦法,平鋪直敘,突出總體意境。

全詩純用賦法,從頭到尾都是敘述的筆調。賦法是詩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點是不注重詩的語言和區域性事物的形象化,而著力創造詩的總體意境。《登岳陽樓》正是運用賦法創造藝術形象的典範。它所達到的藝術境界,已經使人不覺得有藝術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覺得有語言的存在,只覺得詩人的思想感情撞擊著心扉。

3.自敘與抒情結合,使得感情更真摯感人。

全詩以自敘和抒情為主,真摯感人;寫景只是三,四兩句,既是實寫,又(具有)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氣象描繪得壯闊而又生動。

寫作背景: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杜甫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悽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痺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大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離開夔州(今重慶奉節)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岳陽(今屬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出由衷的禮讚;繼而想到自已晚年飄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於是在岳陽寫下《登岳陽樓》。

寫作特點:

1.作品運用了變化多樣的表現手法。

2.作品內容和感情兩方面大跨度的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