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一郡,萬事繁忙,丹陽郡真不是那麼好治理的,自從任命為郡太守,諸葛亮才知道,每天接到的土匪山賊襲城就好幾起,看著地圖,好象處處有土匪山賊,人口流失也很大,諸葛亮心想這兩個現象必須短時間取得改變,否則何談治理一郡之地。

諸葛亮作為太守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剿匪,太史慈、魏延、周泰、張英分片包區集中力量剿匪。

窮兇惡極、姦淫擄掠、殘害百姓的土匪山賊一律砍頭示眾,諸葛亮覺得不僅亂世用重典,還要學習建國時期有匪必剿之策。

諸葛亮一邊剿匪,一邊吸納招募丹陽兵,以剿匪實戰來操練軍隊;諸葛亮透過剿匪知道,剿匪往往是贏利的,且不是一般的利,有時候有大利的,純粹是字面上的大利,就是剿匪的繳獲。

以前認為窮才去當土匪,所以認知上一直以為土匪山賊窮;當然一般的土匪山賊確實窮,但土匪山賊頭目非常富,因為他不穩定不安寧,所以就一定會藏起大部分財物,況且做土匪山賊的目的不就是劫掠財富麼。

當然諸葛亮的政策就是繳獲要歸公,特意規定三大紀律八大注意。歷史上往往剿匪、剿匪,最後剿匪的隊伍成了最大的匪,所以嚴格紀律是剿匪的第一步,始終要知道剿匪是為了安民。

魯肅、劉邕、劉基分別一個縣一個縣去頒佈政策、宣傳政策、監督政策紀律的執行。當然同時還拜訪士紳,尋訪舉薦人才,配合剿匪建立民屯,考核督查各級官吏。

諸葛亮在曲阿發現曲阿縣長顧雍非常不錯,逐任命顧雍為丹陽郡郡丞,顧雍舉薦闞澤,諸葛亮逐任命闞澤為曲阿縣令。

在剿匪與巡視丹陽郡的過程中,發現與舉薦了一批優良的人才,諸葛亮都視品德與能力給予了任命。劉基舉薦全柔、全琮,魯肅舉薦徐盛,步騭推薦呂岱,甘寧舉薦丁奉,太史慈舉薦朱桓,魏延發現賀齊。

諸葛亮逐任命全柔為建業都尉,全琮是全柔的兒子,是一個優秀的青年,甚為喜愛,逐任命為屯長做諸葛亮的親兵,帶在身邊加以培養。

任命賀齊為討虜軍候隨太史慈剿匪,賀齊後來成為優秀的討伐山越的將軍,同時也操練出一支優秀的山越軍這是後話;

任命丁奉為別部司馬隨甘寧編練水軍,任命呂岱為別部司馬輔助魯肅建立軍屯,任命朱桓為奉軍軍候協助張英練兵剿匪。

任命為徐盛為別部司馬,聞徐盛年少時就以勇氣而聞名,為人有俠氣,智勇雙全,諸葛亮任命徐盛為自已的第一任親兵隊長。

諸葛亮透過剿匪才知道,很多地方往往官匪勾結,致使土匪山賊橫行,為官清正的地方,土匪山賊就少。

諸葛亮頒佈政策,與土匪勾結的官吏一律砍頭示眾。這樣一殺,導致很多地方缺少縣令與各級官吏,雖然發現舉薦了一批人才,可根本不夠用呀,諸葛亮開始想在南昌建學院了培養自已的人才,現在有兩郡之地,有這個影響力與財力了。

諸葛亮還想到了荊州的同學好友了,也是時候邀請了,於是藉著哥哥諸葛謹迎娶華歆的女兒之際,要去一趟荊州了。

諸葛亮同時還有幾個事要去荊州辦理,一是諸葛喬來信,五鍛鐵還是有點脆,實驗了幾十次還是達不到要求,以現在匠師恐怕解決不了,寫了好幾次信要求去一趟,或者請個大師去。

請大師,這讓諸葛亮想到前世的浦鐵匠,不知道在哪能找到,去了荊州要發動斥候去找找;

二就是劉邕建立的造船廠,現在南昌船廠能造鬥艦了,但造不了樓船,荊州已經有樓船了,要親自去招募大師級人才來。最後一事,當然是去見見黃月英啦,好久不見甚是想念,雖有信件總不如見面。

還沒成行,斥候就又報上來兩個大事件,雖說預料之中,但諸葛亮還是比較震撼。

其一,袁術一直認定袁姓就是舜帝的後代,所以認為讖文:“代漢者,當塗高也。”說的就他,得到玉璽後,就有稱帝之心。建安二年(197年)春,袁術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舉國震動。

諸葛亮這個重生之人,生活在三國也有一二年了,在聽到這個訊息還是比較震撼。

不過在看到黃忠、太史慈、周泰他們的驚詫與憤恨,其情之憤怒,辱罵言語之徹底,都不好意思再敘述一遍,更不願意寫於紙上。

諸葛亮能感覺到他們忠信仁義價值觀好像要崩塌一樣,諸葛亮也有一種莫名的時代代入感,憤懣不已。於是飲宴三四日,將憤恨溶於酒水中,諸葛亮發現一起宣洩能使彼此間感情得到昇華。

之後聽說,諸葛玄、華歆、許劭等名仕,雖說之前大家都能感覺到袁術有稱帝之心,等確定了並傳到耳邊眼前時,還是非常震驚與憤悶,三個人相坐在一起,久久無語,之後競是掩淚而去。

考慮到因豫章郡與袁術接壤,過早明確反對,作為一郡之長,會讓豫章郡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況且此時袁術正是最為強盛之時,而豫章才剛剛初建,急需苟著發展。

再考慮到諸葛玄是袁術表為郡守的,豫章也不能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可此時諸葛玄、華歆心中只有大義,卻又不能第一個宣告出來,他們就醉酒三天。

後來許劭獻計,宣告與袁術斷絕關係,堅決反對袁術的稱帝,但又不發通告這才稍稍平復了一下他們胸中的怒氣。

諸葛亮從他們的反應真實的感知,在此西漢末年,劉協雖然是傀儡天子,但漢室天下依舊有巨大的影響力,上到州牧太守,下到黎民百姓,不管是世家名仕,還是販夫走卒,都對袁術稱帝感到憤怒。

不過也僅僅只是憤怒而已,真正討伐的還是能得到利益的各軍閥諸侯如曹操、孫策等。諸葛亮到時肯定也要討伐袁術,只是不能第一個站出來。

其二,就是丹陽在忙於收復、剿匪之時,小霸王孫策迅速打敗王朗和嚴白虎,順利的平定吳郡與會稽郡,雖說未盡全功,但也差不多了,要不是聽聞袁術稱帝,估計他還沒這麼早回返江北,孫策去信勸說袁術放棄稱帝無果,逐宣告與其絕交。

諸葛亮逐召甘寧、太史慈、魯肅、周泰、步騭、劉基等議事。商討:如何應對袁術稱帝,和如何達成控制長江中下游的目的。

作為重生的諸葛亮非常知道袁術稱帝后各勢力的選擇,但作為與袁術接壤的郡,是不能不討論的,也需要一個正式的平臺,讓一眾將軍大臣統一認識,統一立場,當然豫章的宣告也是丹陽的宣告,所以諸葛亮沒有發表新的宣告。

諸葛亮其實借這個討論會,重點討論如何控制長江中下游?因為諸葛亮知道達成這個目的意義有多大了,一能建成東吳一樣的強大水軍,縱橫長江無敵。

二使孫策\/孫權無法發展強大的水軍,致使讓他們只能在江北求生存,就能讓他們先與曹操、袁術、呂布等抗衡,以讓我們有發展壯大的必要時間。

諸葛亮認為第一就是要統一內部認識,讓大家都知道發展水軍為第一要務,一切資金人才均以此優先;第二就是結合兩郡財力,水軍規模首先達到3萬精兵,要求甘寧務必儘早練成。

諸葛亮要求加快建設建業城,建城要高標準嚴要求。城要高大,城牆高一丈,寬三米;城要堅固,城牆外壁全部用石灰與青磚築建成,城牆內部用石條與夯土砸實。

四個城門均建甕城,北城門外就是堅固水寨,水寨以能駐紮4萬水軍標準建設,依據白露洲為屏,以建業城北城牆為靠山建設堅固的建業水城,也是為了能控制長江中下游,成為無敵水軍的基石。

建業城由步騭負責,魯肅督促,建業水寨由周泰負責,甘寧督促,因形勢改變,四人不參與具體剿匪事宜,專心完成此兩項工作。

丹陽軍建設和剿匪由太史慈總負責,魏延、張英、呂岱、朱恆、賀齊協助;建成2萬野戰軍,3萬屯田常備軍。

剿匪的目的就是要達到無匪可剿,還要儘可能將土匪山賊轉化為屯田客。土匪山賊只有三條路:罪大惡極者砍頭,輕惡輕罪者服勞役挖礦(無償的,表現優秀3年可轉為屯田客。)被脅迫未作惡無罪者直接轉屯田客(優秀的屯田客一年後經考核轉化成軍屯,土匪山賊必須經過最少一年的民屯,以改變不勞而獲,搶掠就能生存發財的心態。)。

沒有幾天,聖旨傳到建業,議郎王誧攜帶漢獻帝的詔書給諸葛亮,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郞將,建業候,丹陽太守。聖旨還令諸葛亮、孫策、呂布、陳瑀等一起出兵討伐袁術。

議郎王誧還要去南昌傳旨,任命諸葛玄為奮威將軍、南昌候、豫章太守,起兵討伐袁術。

在設宴招待王誧時,他還告訴諸葛亮,同時還任命孫策為騎都尉,襲其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一起討伐袁術。

不過,孫策不喜騎都尉一職,他覺得有點太低了,當場要求一個將軍的封號,天使便答應他,暫封明漢將軍。

諸葛亮逐帶徐盛、全琮引親兵隊護送天使議郎王誧去南昌。在同行的路上,相談甚歡,王誧逐提議諸葛亮可以直接任建業將軍,諸葛亮欣然接受。

荊州安寧富裕,街上人來人往,各種商業十分興旺,著名的學院就有兩個,一個是荊州劉表的官學,另一個就是追隨龐德公、司馬徽學習的草廬。

諸葛亮此次來訪荊州是以丹陽太守來請見荊州牧劉表的,故儀帳齊整,隊伍龐大,黑尚護衛同行。

徐盛先行去通報,荊州派伊籍來迎接,來迎接還有龐山民,諸葛亮只能是與龐山民這個二姐夫點點頭對視一下。

來到州牧府中堂,已經坐滿了人,伊籍引導諸葛亮坐在客座上。剛坐下,左手第一位是蒯越,諸葛亮趕忙站起來,行禮問安:“蒯太守,蒯叔父,安康!”

蒯越坐著伸伸手,笑著打招呼,“孔明,來啦!這兩年不錯啊!”

諸葛亮又一瞧,好像認識的不少,趕緊一一問安,不管現在是什麼身份,誰讓自已是晚輩呢!姿態一定要好!

這時,一聲,“州牧大人,到!”

大家都站了起來,一起面朝著大堂門口。進來的,是一個八尺高,儒雅偉壯,姿貌良善,體型偏瘦,面容白靜,穿著青紫色套衫,有點懶散形態的中老年人,他邁著官人獨有的八字腳步,一進門就注視著諸葛亮。

諸葛亮平靜的看著他,抬手抱拳道輯,頭微低下,“豫章諸葛亮,拜見州牧大人!”

“好!你就是諸葛亮,諸葛家的麒麟兒!做得不錯!”未坐到主位上,劉表就邊走邊回答,一上來就誇上了,語氣透露出隨意和親近。

“當不上州牧大人誇獎。”諸葛亮站著回話。

“坐。叫吾伯父就行,吾與你叔父諸葛玄交好!”劉表坐好後,稍微調整了一下坐姿,看著好像有點半躺著。

“伯父,安康!叔父讓吾代為問好!”諸葛亮還是站著,又以侄子之禮問安。

“啊,好!好!諸葛玄可好!坐,坐呀。”劉表笑容滿面的回應。

諸葛亮這才坐下,說道:“小侄受叔父委託,前來請示如何應對袁術稱帝之事。叔父的意思是,伯父如何決定,豫章將與荊州做同樣的舉措,以保持對外一致性。”

“啊哈!剛好,大家議議吧,如何應對?”劉表沒有明確表態,這才一州州牧的官樣。

不過,諸葛亮這話也隱含了二層意思,其一就諸葛玄聽劉表的意見;其二就是我們按荊州的決定同樣做,是為了保持對外一致性,豫章並不是你們的下屬郡縣。不過,態度好,姿態低,表面話的意思是:你說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又是一番高談闊論,針鋒相對,東扯西扯,罵還是要罵,討伐困難還是多,話裡話外都有:我們荊州早就知道,我們為了防止袁術稱帝已經做了很多事,我們也想做的更好,但......。

最後劉表的結論就是,我們還得討論討論,諸葛亮你好好的在荊州尋親訪友,到時再說。

出了州牧府的大門,龐山民就迎了上來,諸葛亮與二姐親厚。隨龐山民來到蒯祺府邸,只帶著黑尚進府,徐盛領其餘住附近的蒯家客棧。

二姐也過來了,吃一頓家宴,談了一下新嫂子,因太遠諸葛謹娶妻她們兩都沒去,氣氛融洽高興。

蒯祺是儒雅智仁雙全之人,三國演義中官至房陵太守。蒯家在荊州勢大,產業眾多,所以豫章郡需要的鐵匠、船匠,諸葛亮就在午宴時直接與蒯祺、龐山民都說了,看能不能幫忙招募到,價格高點也行,只要有本事的人。

諸葛亮心想,招這些人偷偷的弄,也瞞不過荊州世家的耳目,乾脆明著來,反而事情好做些,明著來就是價格高些,相當於在街上,吆喝一嗓子:鐵匠、船匠,豫章,走不走,工資高,兩倍喲!還包安家費免徭役喲!

當然,這樣也只是招到一般的工匠,真正的匠師,還是要全琮去搞定。諸葛亮來時,就安排全琮這小子領十來個人,提前來了,目的就是去調查荊州最牛的鐵匠、船匠,查清他們背後的真正主人。

到時報給諸葛亮,再決定是高薪挖,還是打暈搶走,或者與真正的人談用條件交換。

諸葛亮現在在荊州可算是紅人,新定兩郡還是一郡太守,荊州世家、豪商等著,有好多生意洽談呢。要不然,在大堂上蒯越與蔡瑁都對諸葛亮笑嬉嬉的,大家都是無利不起早。

晚上,諸葛亮去蒯家客棧看望了下屬們的住處,告訴了他們上午的情況,再安排他們接下來的工作。

其實第一時間,諸葛亮是見了荊州斥候隊隊長,聽取了他們收集的一些資訊。根據前世的記憶諸葛亮早就知道劉表的決定,肯定不會去打袁術的。

諸葛亮按捺住思念的衝動過了一晚,於第二天一早就去拜訪了黃家,黃承彥剛好不在家,直接找黃月英。

在內庭院門口,一個個子頗高,婷婷玉立,金黃色頭髮綁成了一束,長度及腰,大大眼睛,有點眼窩,高挺的鼻樑,臉稍立體,古銅色面板的美女,欲迎腳卻退,身體前傾,顧盼神飛,含情脈脈,呵呵先笑了幾聲,才說道:“你,來啦!”

“來啦!你還好吧!”諸葛亮愣愣了許久才回複道。

誰要說黃月英是個醜女,諸葛亮同他急,這分明是吉克雋逸式的美女呀!噢,諸葛亮是重生者,所以覺得漂亮美麗,放在三國還是長江以南,很少有人見過突厥人,在當時以白為美,確實是一個另類,另類就不符合大家的審美,當然歸為醜。經溯源黃月英有四分之一韃靼人的血統,只是返祖了而已。

黃月英帶著諸葛亮走向閨房的路上,可半道又拐向她的工作間,一進房間,琳琅滿目的小物件,各種木製的小動物,還有各種弓箭,各種工具散亂一地,不知道的一定以為進了一間木匠房。

諸葛亮帶了幾件在丹陽獨有的山越人小雕件送給她,黃月英高興的跳起來,完全沒有淑女的矜持,一股青春活潑開朗的調皮壞壞女在你面前。

“咳!咳!咳!”一個老頭穿一身土黃半舊衣服,站在門口,“吃飯了!”

“不是剛剛才吃過嘛!”黃月英頭也不回,大聲道“就知道吃!”

諸葛亮也覺得只是瞬間,怎麼就到了午時,以侄子之禮問安道“黃叔父,安康!”

“孔明,來啦!先去飲宴。”黃承彥見怪不怪了。

今天吃飯還有酒,有點微酸,有點甜,有點濁,就是地道的米酒。以前吃飯都沒有給過酒的,是不是認為是大人啦!諸葛亮心中還小小的竊喜了一下。

黃承彥比較隨意,以前你要是來了趕上飯點了就吃,有事想走了,也就打個招呼就行。

今天也就四人,諸葛亮叫黑尚一起吃飯,黑尚稍微推託了一下,黃承彥見了就開口邀請了一下,黑尚也就在一起吃飯了。

吃飯時不言不語,飯後喝茶,黃承彥問了問豫章郡、丹陽郡的事,也沒深問,也不談生意。

下午,諸葛亮帶著黃月英就去赴約了,人家閨女深鎖內庭,黃月英不用,黃承彥不在意這些,黃月英從小就到處跑。

諸葛亮在荊州求學有四友,分別是石韜(廣元)、崔鈞(州平)、孟建(公威)、徐庶(元直)。

崔鈞已經學成歸冀投入袁紹處去了,因其父太尉崔烈被董卓殺害,其哥議郎崔均天天想著復仇,不久病亡,崔鈞立志報仇,當時袁紹四世三公最為強大,故投袁紹。

其他仨人早已在酒樓等候多時,我們仨人進去,黑尚與他們相見了後就坐在了外間。

由是,諸葛亮四人就推杯換盞,好不熱鬧,黃月英不飲酒,靜靜的坐在那吃點東西,偶爾說一句,大家早已經習慣了。

石韜對農業感興趣,是個踏實肯幹的人,這是諸葛亮要爭取的。

徐庶,行俠仗義、文武雙全,忠信仁孝,有謀略還長於政務,也是諸葛亮絕對要搞定的人。

孟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人,一直有學成就報效朝廷守衛邊疆之心,所以自從天子歸許昌,便有去投的想法,長於政務,對外族人比較關注。

也是諸葛亮要爭取的人,以後可以用到對付羌胡,現在用到管理山越是把好手,諸葛亮心裡盤算著。

諸葛亮喝酒半酣之時,恨不能想著四人就這樣端坐馬車裡,一路喝著酒,聊著天,就將他們拉到丹陽建業,再一起並肩戰鬥,一起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實際上諸葛亮就只能不斷吐槽丹陽之貧疾,土匪山賊之多,民不聊生;感嘆孤身一人,經常力有不逮,致使人民流離失所,痛徹心扉,恨不能三頭六臂,化身千萬......,於是,說著說著諸葛亮就哭了,哭著哭著,就捶胸頓足,再爾諸葛亮嚎啕大哭,真情流露,此情能感天動地。

黃月英也跟著哭泣起來,“孔明,我去幫你吧!......”

有了黃月英的助攻,其他三人,面面相覷,還是石韜忠厚,“孔明,吾去幫你!”

孟建咬咬牙,“哪,俺也去幫你!”

徐庶一副看著小皮孩耍賴得逞的小恨意說道,“孔明,收起你這副小女人狀,不就想騙賺我們去幫你嗎,還真哭得個稀里嘩啦,好不丟人喲!”

諸葛亮抬頭,還有點哽咽道:“真去幫我?”

徐庶:“是,怕你了!”

諸葛亮連忙說道:“君子一言!”

徐庶:“駟馬難追。”

諸葛亮破涕為笑,開心至極,“吾就知道,我們四個是真正的兄弟!兄弟有難,哪有袖手旁觀的呢!”

“來,來,來!”諸葛亮伸出左手放在下面,石韜、孟建、徐庶將手疊在上面,四人緊緊握在一起,共同喊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擁劉護漢,民富國強!”

“還有我呢!”黃月英喊道。

“你是賢內助!”諸葛亮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