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彥乘月英婚嫁將家搬來南昌了,其實是將荊州半個黃家遷來豫章了。諸葛玄任命他為豫章郡監冶校尉,負責所有武器監造及造船廠監造。

全琮拿著徐庶的親筆信將徐母接到了南昌,和太史慈、魯肅的家屬安排在太守府後的一條街上,每家一套院子。

兩郡之地,劉邕的斥候部忙不過來了,專業人員來了,就專業的事由內行人領導,所以劉邕也非常願意將造船廠交給黃承彥。

在黃承彥帶來的工匠及師傅的幫助下,不到一個月就將之前五鍛鐵太脆缺點改良了,現在向七鍛鐵進行工藝放大以備批次生產,七鍛鐵之後就是直接鍊鋼了。

豫章船廠在黃承彥的規劃下,與用荊州船廠黃家三分之一收益兩位樓船建造匠師共同努力下,已經開啟了樓船的建造,及船匠的培訓。

黃月英知道不久就要隨著諸葛亮去丹陽建業,所以新婚後沒幾天就隨著黃承彥來到建城工業基地。

諸葛亮當然是全程陪同和解說,同行的還有徐庶、孟建、石韜等,他們對諸葛亮在建城建造了這麼大的基地感到非常吃驚。

黃月英覺得,基地的水利利用還太粗糙,還可以更精細的利用水能,她決定改善,諸葛亮當然樂見其成。

不過,諸葛亮要求先將連弩設計出來,儘快批次生產。然後再改良水車,水車黃月英可是研究了三五年了;各式水車,一直是墨家的傳家寶,也是他們在農業水利中的絕對權威。

諸葛玄任命王粲為豫章郡勸學從事,首要之事就在南昌建立學院,培育豫章郡自已的官吏人員。

諸葛玄、華歆、許劭都會去參與教學,以培養縣令一級官吏為主。可漸漸地就搞成了文學學院,清談盛行,這是後話。

這完全與他們四人自身緊密相關,諸葛玄、華歆、許劭、王粲全是清談派代表人物,當時以名仕為榮,經常辦一些詩會、清談會,能不辦偏才怪。

不過也有好處就是收了兩郡世家子弟的心,讓他們對學院趨之若鶩,確實培養出了一些官吏,但與諸葛亮計劃的精於政務官吏相差甚遠,不過現在的諸葛亮也沒法改變,連說都不敢說,還得偶爾參加一二次詩會。

經過一段時間,王粲覺得豫章郡真的在做民富國強的實事,就推薦趙儼、杜畿。

趙儼,字伯然,治理規劃能力非常強,在三國演義裡能與陳群相媲美。諸葛玄任命其為贛縣縣令,從基層幹起。贛縣當時情況複雜,山越人頗多,土匪也多,是一個大縣也是最難治理的地方之一。

任命杜畿為海昏縣令,任命楊顒為宛陵縣令,楊儀為蕪湖縣令,任命龐山民為鄱陽縣令。龐山民攜妻子送親至南昌,逐在豫章出仕。

卻說諸葛玄到黃承彥府邸向黃承彥提親,兩人相對而坐,先互相看著不發一言,之後兩人哈哈大笑,諸葛玄向黃承彥敬酒三杯。

原來,兩人早已熟悉,聰慧的諸葛亮從小就愛慕黃承彥的精於機巧與格物,經常以找黃月英為藉口來偷學術造之術。

黃承彥對諸葛亮有雙重之喜,一是因女兒喜愛而愛物及屋之喜,二是見其對術造之術悟性極高,有一段時間非常想收諸葛亮為弟子,可諸葛亮總是閃爍其詞諸葛玄嚴令不許而作罷。

而諸葛玄卻不喜黃月英,以她黑醜,配不上諸葛家的麒麟兒。一次清談飲宴,有人酒後談笑中言及此事,諸葛玄嗤之以鼻,黃承彥言總有一天諸葛亮會成為其女婿,諸葛玄言如有這一天當敬酒三杯,本為嬉笑之言,不想一言成讖。

“諸葛玄以叔父之身為從子諸葛亮向黃承彥提親黃月英。”諸葛玄敬酒之後說道。

“好說,好說!”黃承彥滿口答應,手撫鬚髯問道,“汝想安排孔明以後如何發展呀?八歲隨汝,你們早已不是父子勝似父子呀!”

“他要吾安排麼?”諸葛玄有點微怒反問道。吾向你提親,汝問吾他以後怎麼安排,怎麼的?發展不好還準備不同意呀,諸葛玄也是臭脾氣!

“啊!總要聽聽汝想如何吧。”黃承彥已經可以出山,也想一展畢生所學,一生又僅有一個女兒,總得藉此機會,好好把握吧。

“亂世已至,孔明自比管毅,又有擁劉護漢之心。其實,豫章郡他有一半功勞,丹陽郡則完全是他一手做成的。”諸葛玄說完沉默片刻。

“汝看吾家諸葛謹也非常不錯,但他踏實忠厚長於政務,又無人主之心;吾兒諸葛均雖還小,可也類吾,喜詩詞,好清談,不愛實務。”

“吾諸葛一家,唯孔明可立,現在吾只是為他做好後盾,不管他做什麼都堅定的支援他,讓他放手施為,丹陽郡就是此例。”諸葛玄娓娓道來,語氣平靜,應該早已想好。

靜默一刻,黃承彥說道:“吾也僅此一女,甚愛之,此生唯願她好;她愛孔明,吾也喜愛。如此吾也交分底給汝,吾將傾其所有助他們,術造、鍛造、造船等等,不會有絲毫藏私!”說完後眼內有晶瑩的淚,不過始終只在眼裡,將要流出之時,黃承彥都會藉機偷偷擦去。

“說具體的?大話忽悠,不算數!”諸葛玄趕緊問道,這是一條大腿呀,可得好好的把握,此也是一精明的老賊,在荊州幾十年都不曾透露,現在不會是酒話吧,得話趕話,最好如釘子般釘住囉。

“荊州船廠是吾改良的圖紙才能造出三層樓船,吾還用了船廠黃家三分之一的收益權換了一艘和兩個造船師。吾用此樓船以送親為名,將半個家族都搬到南昌來了,汝還還要如何?”黃承彥聽到諸葛玄竟然懷疑他的奉獻之心,真是憤慨,大聲喝道。

“啊呀!歡迎呀!到了豫章,所有監治均由氿統領管理,好吧!”諸葛玄還真怕惹怒他,不過諸葛玄心胸還是很寬大的。

汝攜全家來助,吾也將所有器械監造,船廠監造統統全給你統管,讓你調配, 這樣也就將半個軍隊武器權給出去了。

到時諸葛亮的軍隊後勤裝備就你一人而決,屆時還有誰能為難諸葛亮了,如此用心兩老也是老謀深算了。

“啊!也不能太高調。”黃承彥心中歡喜,可又擔心荊州不喜,逐以手指自已與諸葛玄,“僅我倆知就行,孔明面前也不用多說,做就可以了。”

“當如是,當如是!”諸葛玄欣然答應,“那他們的婚期?得儘快吧!”

“嗯”黃承彥閉嘴想了一會兒,“極速辦,以十天為期,如何?時間一長恐好事多磨。”

“明白!那好,那今天下午就提親、問名、納吉。吾請王粲王仲宣為媒,他已經同意去豫章任勸學從事,南昌欲辦一學院,其為院長。可好?”諸葛玄當然知道,如果黃承彥傾家來投,荊州肯定不願意,說不定婚姻都未必能順利成行,以後關係也難以處理,必須快。

快到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走了,大面上一定要過得去,畢竟以後還得交往,州郡之間的關係始終以利益為重。黃家來豫章其利遠遠大於荊州的不悅,這個賬兩個人都心知肚明。

也正因如此,當龐德公聽黃承彥要去南昌出仕時,也就同意放龐山民隨送親去南昌,在豫章出仕。

卻說,袁術本想以聯姻方式拉攏呂布,可呂布無謀被早已讓曹操買通的陳珪算計,唆使呂布將使者韓胤殺了。袁術大怒,起兵二十萬,分七路攻呂布。

孫策一見,心放下來了。孫策及眾人都認為,諸葛亮摘了他們打敗劉繇後的丹陽郡,周瑜對此更是耿耿於懷,逐聚帳議事,乘袁術北上攻呂布,諸葛亮去荊州迎親之時,起兵一萬八千人,分三路攻丹陽。

此時,諸葛亮剛剛攜黃月英來到建業,還有甘寧丁奉4000水軍隨行。

諸葛亮去荊州之前曾安排太史慈、全柔、周泰領2000水軍,3000野戰軍,2000屯田常備軍在建業。

魏延、呂岱領3000野戰軍,2000屯田常備軍在曲阿;張英、朱恆3000野戰軍,1000屯田常備軍在丹徒;賀齊領3000野戰軍在宛陵與涇縣一帶剿匪。

劉邕接斥候來報,言孫策起兵一萬八千人,分三路攻丹陽。一路由周瑜率黃蓋、淩統領5000水軍自廣陵攻建業。

一路由孫策帶陳武、董襲、朱然領軍8000攻曲阿;另一路程普、韓當、潘璋領軍5000兵馬攻丹徒。

諸葛亮逐至新建太守府議事,議定總體策略為:建業主攻,丹徒、曲阿主守。考慮孫策勇猛善戰,周瑜多智,其下猛將多,又多是百戰之兵,彼為精銳。

而丹陽軍全是新兵,未經大戰,剿匪與此非常不一樣,所以以穩以守為主,能守住就是勝利。

諸葛亮令徐庶領1000野戰軍、1000常備屯田軍快速去曲阿助魏延。曲阿以魏延為主,徐庶為軍師、呂岱為輔,共7000軍以敵孫策。

還令魯肅領1000常備屯田軍去丹徒助張英。丹徒以張英為主、魯肅任軍師、朱恆為輔,共5000軍以敵程普軍。

諸葛亮、太史慈、周泰、丁奉、劉邕、步騭、全柔等領水陸8000人在建業。由諸葛亮先擊敗周瑜,再領水軍繞到丹徒之後,配合守城魯肅張英軍前後夾擊程普軍,然後攜大勢夾擊孫策。

建業城未完全建妥,水寨也只建了一大半,周瑜來攻,城內居民震動,關門閉戶者眾,驅車騎馬外逃者不計其數。

全柔建言封閉四門,許進不許出,諸葛亮未予採用,說道:“此證明我們還沒有讓建業人從內心真正認可我們,閉城有什麼用?徒增反感而已。等到我們真正勝了這一戰,他們就不會這樣震動而混亂了。”

周瑜來攻,諸葛亮令城頭依然只打太史慈旗幟,甘寧丁奉水軍藏於水寨內,不示於人。諸葛亮及親兵也不出外,躲於府邸內。

周瑜用兵謹慎,在江北建一臨時水寨,每日前來攻打水寨東門,雖然知道,建業水軍只有2000餘人,依然攻的不急不燥,多以遠端攻擊為主。

周瑜辰時出寨,巳時攻寨到午時,在寨外徘徊至未時方回江北水寨,進攻時一觸即退,可進攻鼓聲震天、喊殺聲十里外都能清晰可聞。

接連三天均是如此,諸葛亮心想孫策軍三路來攻,不可能是這種不急不徐的佯攻,一定有蹊蹺。

諸葛亮根據星象計算出明天下午午時將變天,屆時有6-7級西風及暴雨突至。

諸葛亮率甘寧、丁奉、徐盛領4000水軍於醜時,利用天黑及晨霧靜默出水寨西門,向西躲於江上游。

等到午時順風全速衝向周瑜水軍,屆時太史慈、周泰率其餘水軍從水寨東門衝出,前後夾擊。

諸葛亮令全柔率1000野戰軍子時出建業東門,從陸路至廣陵對面,乘民船過江,埋伏於廣陵出江口,截擊逃回周瑜軍。

太史慈、周泰如往常一般,於水寨東門外交戰,你射箭遠攻我也射箭遠攻,你派幾艘艨衝,我也派幾艘艨衝互相沖殺一頓。

午時有西風颳起,一刻鐘後大風如約而至,諸葛亮下令4000水軍全帆出擊,突冒先行,艨衝、鬥艦隨後,全帆又加西風戰船如離弦之箭,直衝周瑜軍。

此時,太史慈、周泰突然開啟出水寨東門,迅捷衝出纏住周瑜前軍,後軍又被甘寧、丁奉攻擊,戰鬥瞬間高潮。

周瑜軍突遭前後夾攻大亂,特別是後軍,更是亂作一團。加上諸葛亮安排了幾艘突冒全裝上乾燥茅草火油,點火後衝進周瑜後軍,風助火勢瞬間漫延周瑜整個後軍,燒死及落水者無數。

周瑜不愧為水軍名將之才,一看有西風至,就下令調整陣形。可傳令有一段時間,調整陣形也得有一段時間,一刻鐘陣形調整剛剛過半,就遭前後突襲。

周瑜一看前軍被纏住,後軍已亂,瞬間就壯士斷臂,喝令中軍撤離,立即張全帆撤回廣陵。

諸葛亮一見周瑜軍戰船揚全帆,就知道周瑜果決中軍要逃;時甘寧與丁奉已經殺出,身邊只有徐盛少數幾條船。

諸葛亮不顧自身安危,急令徐盛率其餘船隻直衝周瑜逃跑的中軍,現在就看誰速度快了。

甘寧於亂戰中發現周瑜中軍升起全帆,也駕著他這艘最大的鬥艦迅速直衝下游,想提前攔截。

徐盛戰船全帆早已張開,順著風就直衝而下,速度極快,很快就攔截住了周瑜逃離的大部分中軍。

徐盛極勇猛,五六條船就敢向幾十條船中間衝進去,正是因為徐盛的勇猛,讓逃跑的周瑜中軍慌了,很快周瑜中軍被攔腰截斷,戰船被一分為二。

可是周瑜的鬥艦見機最快,已經衝在最前面了,隨著他的旗艦還有八九條突冒與艨衝,他們不管不顧、頭也不回的絕決離去,這就是所謂慈不掌兵的一種,要是周瑜不果決,他肯定插翅難逃。

周瑜其它的船隻迅速被纏住,被纏住的船都沒有戰鬥的心思,只想擺脫逃離。這時甘寧的鬥艦加入,形勢立馬一邊倒的屠殺。

諸葛亮見了,立馬大喊,“投降不殺!可做屯田客!”。

諸葛亮軍士一聽,都跟著大喊“投降不殺!可做屯田客!”。

豫章丹陽的屯田令一出,四邊郡縣為之一驚,經常有人自發來投為屯田客。所以周瑜士兵一聽不死還能做屯田客,更沒有鬥志了,整船整船的投降。

此時,周泰已經滅了前軍再率軍趕了過來。諸葛亮見此,立馬令周泰與徐盛率軍先追逃走的周瑜軍。

諸葛亮現在可以大膽的想,如果可以追擊一路殺到廣陵水寨,就一定要想方設法燒燬掉廣陵水寨,那時孫策不要說水軍戰船,就是過江的大運輸船都很難再建造了。

諸葛亮令甘寧組織全殲被攔截住的周瑜軍和江北臨時水寨,儘可能促使他們投降,多些俘獲。

令沈彌去組織800-1500人隨諸葛亮去助周泰、徐盛,儘可能全殲孫策全部水軍,和趁機燒燬廣陵水寨及其內的造船廠。

水軍重建耗費極大,船廠建成需要時間長,關鍵是船的龍骨需要陰乾,時間很長。若能趁機燒燬廣陵水寨及造船廠,這對以後的戰爭將非常有利,孫策就沒有水軍了,這對掌控長江中下游來說非常非常重要。

花開三朵,各表一枝。丹徒城不是很高大,張英、魯肅、朱恆三人5000兵馬守城。

程普率軍來攻,第一天就在城前十里處安營紮寨,第二天開始攻城,試探一番攻城後,隨即發動猛烈攻擊。

一攻城就各種攻城梯架起,一撥一撥人往上衝,沒有試探一來雙方就打得非常膠著,血肉橫飛。

因丹徒城守軍有5000人馬,比較富裕,所以雖然攻的猛,但城池沒什麼危險。魯肅預計程普軍死傷在800-1000人左右,而守軍傷亡300-500上下。

第三天至第八天,每天一個將領帶人來攻,不再猛烈攻城,而是一觸即退,好像在準備什麼別的招數或在等援軍一樣。

張英求勝心切,想晚上去偷營,魯肅阻止不住,只能讓他帶其自已的3000人出城偷襲。

魯肅還有個疑問,一直沒看到領軍的程普,甚是疑惑不解,只看到韓當、潘璋,總覺得哪不對可以不知其由。

當晚,張英丑時出發,寅時偷襲軍營,派人開啟營寨門的攔馬,剛衝進去就發現是空營,張英立馬喊退。

可這時哪裡還來得急,只見四周全是人衝了過來,張英分一軍1000人斷後,自率2000人為全軍衝殺出一條生路來。

剛衝出不到200步,就被一將攔住,抬一看竟然是小霸王孫策。張英大吃一驚,心裡就怯了三分,本來張英武力能與黃蓋不相上下,且頗有領兵之能,張英與孫策沒打十幾回合,就被孫策斬殺。

張英被殺,餘者皆喪失了鬥志,加上喊投降不殺,投降者眾。加上張英軍本就是以前劉繇的部隊,投降過幾次了,所以張英軍幾乎全軍覆滅。

只有軍侯張勇,見張英被孫策攔住,就帶著他這一曲兵向北衝出。孫策營在丹徒城的東面,孫策軍對向西、向南攔截人員最多,向北是江所以安排人員較少。

此時正好是黎明前的黑暗,衝出200步,只要不出聲,基本發現不了,僅張勇軍侯帶著359人逃回丹徒城。

魯肅、朱恆見逃回來的張勇,聽他述說失敗過程,當聽到是孫策斬殺的張英,大驚失色。

魯肅知道說什麼都晚了,只能盡力安排守城。卯時,孫策率7000多人馬,四面攻城。

孫策透過俘虜知道城裡僅剩2000屯田軍。逐安排四門齊攻,一開始就全軍壓上,猛烈衝殺,不到一個時辰,守軍就死傷過半,城池各處就岌岌可危。

被孫策軍登上城牆就有好幾處,要不是魯肅沉著,朱恆勇猛,丹徒更是危險。朱恆就像救火隊長,哪裡有危險就趕到哪裡,朱恆如此拼命下,將將守住一個時辰。

見大勢已去,朱恆、張勇護著魯肅率領不到1000兵,衝破西門逃向建業。

孫策雖然四門齊攻,也是有主有次,東門、南門主攻,北門、西門佯攻。隨著朱恆他們逃走,丹徒城被破。

孫策決定在丹徒城休整兩天,然後再率部直插建業城後面,想與周瑜前後夾擊建業。

原來此為周瑜之策。周瑜引4000水軍佯攻建業,建業有6000水陸軍,又是新建堅城,雖然沒有完全建成,也不是4000人能攻下的,即使周瑜再厲害,也沒自大到如此,所以周瑜一來就是牽制佯攻而已。

周瑜猜測諸葛亮應該還在結婚不在建業,他們按當時風俗,正常推算諸葛亮荊州迎親少說也要二三個月,不可能二十多天就能趕回來。

周瑜知道諸葛亮斥候部厲害,所以三路出兵時故意如此安排,私下裡讓孫策、陳武打著程普的旗號率8000人偽裝成5000人攻丹徒,主打一個出其不意,也是三十六計中的李代桃僵。

以十天為限,攻下丹徒再引軍直趨建業,與周瑜軍前後夾攻打下建業,建業一下,丹陽就基本上沒有什麼軍隊了。

孫策主打一個出其不意、李代桃僵,想快速攻下丹徒城,還想不能死傷太重。所以他又用了引蛇出洞之計。

張英果然沉不住氣,上當了,本來5000人全力守城,任憑孫策再李代桃僵也沒用,因為建業周瑜的虛張聲勢,很快就被諸葛亮識破,反而利用天時一招瞞天過海,前後夾擊,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