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例項

人類活動改善生態環境-“三北”防護林

大肆砍伐森林,破壞植被

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 草原過度放牧,沙塵暴危害嚴重

大量捕殺野生動物

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汙染環境等

2、 環境汙染: 概念:指人們在生產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質,對環境的影響

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書《新中考》題)

大氣汙染 溫室效應和臭氧破壞(見書P118《新中考》題)

水汙染:太湖水滋生大量藍藻,湖水變臭

型別 固體廢棄物汙染:廢舊電池對生物的影響(控制措施:書P118)

土壤汙染:白色垃圾、工業廢渣

噪音汙染

3、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保護生態環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護森林和植被

控制酸雨,減少環境汙染

提高全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一、水中生活的動物

1、鯽魚適於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1)體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敵害發現;

2)體形:梭形,游泳時減少水的阻力;

3)體表:有鱗片保護身體,有黏液減少阻力,身體兩側各有一條側線,有感知水流、測定方向的作用;

4)有鰭游泳:(胸鰭、腹鰭:保持魚體平衡;尾鰭:保持魚體前進的方向);

5)用鰓呼吸;水從口近,鰓蓋的後緣出

6)體內有鰾,能調節身體比重,在鰭協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層;

7)體外受精,水中發育。

2、魚類的主要特徵:終生生活在水中,身體表面大多覆蓋著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心臟一心房一心室。

形 態:鰓絲呈細絲狀

3.觀察鰓 顏 色:紅色(因為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結 構:由鰓弓、鰓絲、鰓耙組成

腔腸動物:海葵、珊瑚等

軟體動物:烏賊、河蚌等

4.其他水生動物 甲殼動物:蝦、蟹等

其他水生動物:海豚、龜等

水域環境是水生動物的樂園

5.水域環境的保護 汙染物、農藥化肥的使用等破壞水域環境

水域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 陸生生活的動物

1.陸地生活的動物 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發對環境的適應

一般具有支援軀體和運動的器官

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

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

2.蚯蚓(環節動物)的形態特點:

(1)體形:長圓柱形,兩端尖細,可減少土中鑽洞時的阻力,適於穴居鑽行生活;

(2)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

(3)環帶:靠近身體前端有一節特別大,顏色較淺,且光滑,指環狀,是區別蚯蚓前後端的標誌。

(4)剛毛:協助運動;

(5)溼潤的體壁:進行氣體交換,完成呼吸。

3、家兔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1)體表:被毛,有保溫作用,對家兔維持體溫恆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2)消化:牙齒分化為門齒(切斷食物)、臼齒(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長,並且有特別發達的盲腸,與植食性生活相適應。

3)血液迴圈:心臟為完整的四個腔,兩條完整的迴圈路線,體溫恆定。

4)神經系統:由腦、脊髓、神經組成,大腦發達

5)生殖:胎生(有胎盤)、哺乳,大大提高了後代的成活率。

6)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體表被毛,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心臟四腔、體溫恆定,大腦發達,胎生,哺乳。

例如:蝙蝠、鴨嘴獸、袋鼠鯨、虎、黑猩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