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小自已當家管錢

小英的父母希望她能夠學會管理自已的零花錢。對於較大的支出,比如買衣服和鞋子等超過百元的物品,父母會負責。而對於小英自已的小開銷,比如買文具、課外書等,她需要每次進行記錄。

小英認真地對待這個責任。她會仔細思考每一次購買,慎重地決定是否真的需要。當她想要買一本心儀的課外書時,她會先在書店裡仔細翻閱,確定自已真的喜歡後再購買,並認真地在記賬本上記錄下來。

這種方式讓小英學會了節儉和理性消費。她明白了金錢的價值,也逐漸懂得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已的財務。透過自已管理零花錢,小英不僅培養了獨立思考和決策的能力,還學會了對自已的行為負責。這個過程中,她變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2.從小向父母要錢花

小輝是一個習慣向父母要錢的孩子,他對於花錢並沒有太多的概念,也不考慮是否合理。當父母拒絕給他錢時,他會用哭鬧來迫使父母妥協,或者自已想些“辦法”去弄到錢。

有一次,小輝看到了一款新的玩具,他非常想要,但父母覺得太貴了,不願意給他買。小輝立刻躺在地上哭鬧起來,一邊哭一邊喊:“我就要那個玩具!我就要那個玩具!”父母無奈之下,只好給他買了。

還有一次,小輝想要買一些零食,但父母拒絕了。他沒有哭鬧,而是悄悄地從媽媽的錢包裡拿了一些錢,去買了自已喜歡的零食。當父母發現後,他們非常生氣,嚴厲地批評了小輝。

小輝的這種行為讓父母感到很擔憂,他們意識到必須要讓小輝學會合理花錢,並且明白錢的來之不易。於是,他們開始給小輝一些零花錢,並且讓他自已記錄每一筆支出。他們也會和小輝一起討論哪些是必要的花費,哪些是可以節省的。

漸漸地,小輝開始懂得了如何合理支配自已的零花錢,他也不再隨意向父母要錢了。他學會了珍惜每一分錢,並且明白了金錢的價值。

3.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當我們把錢交給孩子管理時,我們是在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這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將對他們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孩子們開始理解金錢的價值,學習如何合理分配和管理資金。他們學會制定預算,區分需要和想要,做出明智的消費決策。這種過程不僅培養了他們的財務責任感,也鍛鍊了他們自我控制和延遲滿足的能力。

然而,我們必須謹慎,以免培養起孩子對金錢的過度慾望。金錢本身不應成為他們追求的目標,而是工具和資源。我們要教育他們珍惜財富,但更要強調人的價值和幸福不僅僅取決於物質。

透過正確的引導,孩子們將學會理性對待金錢,不被貪婪和物慾所左右。他們將明白,金錢可以帶來一定的自由和選擇,但真正的滿足來自於內心的豐富和人際關係的質量。

這樣的培養使孩子們成為有責任感、理智的個體,能夠掌控自已的財務未來,同時保持對生活中更重要的事物的正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