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們班的小A被小B和小C打了!”

聽到這個訊息後班主任張老師急匆匆的趕往教室,發現小A的臉明顯的紅腫了。抓緊給她的家長打電話。把小A扶到辦公室,班主任張老師問:“你身體感覺怎麼樣?”“感覺頭痛,還有頭暈……”。不一會兒,小A 的媽媽來了,“孩子怎麼了?”“小B和小C不知道跟小A有什麼矛盾,在廁所裡打了起來。”“她們不是好朋友嗎?怎麼打了起來?”小A的媽媽疑惑道。“是呀,平時她們經常在一塊玩。”“你抓緊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孩子有點頭痛頭暈,要留好發票。”級部的領導馬主任給小A 的媽媽說道,“孩子的健康第一,其他的事情稍後再說。”“好的!”

最近幾年,由於學生欺凌事件時有發生,學校在校園和教學樓都安裝了監控,能夠隨時發現學生的動向。課間時間走廊、教室有老師值班。有的老師上完課接著值班,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雖然校園和教學樓有了監控,但是廁所裡卻不便於安裝監控,畢竟涉及到學生的隱私。於是,學校在廁所外也安排了值班老師,只要聽到廁所裡有“風吹草動”立即進去檢查。透過這一措施,學生在廁所打架的漏洞也被堵住了。

可是,這一回這三個女生打架怎麼沒有被發現呢?

“你們什麼時間在廁所裡打的小A啊?”“上課之前。”小B和小C回答道。後來調取監控發現值班老師由於有課,等到預備鈴響了以後發現廁所裡面沒有幾個人了,就趕著去上課了。小B和小C到快上課的時候,喊著小A到了廁所打了起來。

“你們三個不是好朋友嗎,不是經常在一起玩嗎?這次怎麼打了起來?”“小D跟我們傳話說,小A說我們的壞話……”就是這一點原因,發生了打架事件。級部馬主任後來瞭解到,這三個女生學習成績都一般,家裡也不富裕。

就這樣,小A去醫院檢查,由於還是頭痛頭暈就住院了。

第二天,班主任張老師把小B和小C的父母叫到了學校,對孩子打架的事情進行調解處理。由於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建議小B和小C的父母承擔醫藥費和部分營養費。

“我的孩子身體還痛呢,怎麼辦?”小B的爸爸爭辯道。“你們兩個孩子打人家一個,人家肯定不能被動挨打,你們是主動打的人家孩子。”班主任張老師感到很不可理解。“那不行,我的孩子也要去檢查,去住院!”哎,怎麼有這樣的家長?

“叮鈴鈴”班主任張老師的電話響了。“喂,你好!小A的媽媽。”“你好!張老師!小B和小C的家長到醫院以後沒有一個聽醫藥費的,這都好幾天了她們家裡的人也沒有一個來看一看。我感覺你們學校也處理不了,我要報警,她們兩家也太不像話了!”“大家都鄉里鄉親的,最好不要報警!”張老師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