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後進生在期末語文考試及格了,取得了明顯進步!

這是疫情之後正常的的一個學期。班裡有一名女同學,個子高高的,忽閃著大眼睛,對老師也很有禮貌。唯一的缺點就是不愛學習,作業經常不完成,上課的時候愛發呆或者乾脆打瞌睡……怎麼辦呢?

看到她的成績四五十分,有可能及格。於是在平時就對她說:“只要認真一點,努力學習就會進步就會及格。”

目標既然確定了,下一步就是具體行動。

當面經常檢查她的作業。原來都是在辦公室裡面批改作業,看到有的學生作業不認真自已就生氣:“寫的真潦草,跟雞撓的一樣!”這一次我改變了檢查的時間地點,也就是在晨讀或者講完課進行檢查。

“拿你的作業給我看一看。這道題怎麼做的?缺少部分答案。”

“你給我再做一遍這個題。”

“下一步把字寫的認真一點好嗎?”

只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真的對他們好,學生就不會反感,就會配合老師去認真完成。

順便跟她聊天,作業漸漸的進步了。在這個基礎上,上課增加提問的頻率,或者提問比較簡單的問題。為了檢查學習效果,我把一些基礎知識比如字詞、古詩文默寫翻譯製作成“題簽”,用晨讀、自習或者講完課的時間進行“測試”。開始的時候,她經常發出“感嘆”:“怎麼又檢查呀!”後來慢慢的“感嘆”少了,正確率提高了。接近期末考試了,進行了一次摸底測試,多麼希望這位同學能夠及格啊!可是,這一次她仍然沒有及格。在期末考試前我給全體同學說:“只要認真看題,把會做的做對就行!”結果出來了,這位同學真的在關鍵的期末考試取得了“最好成績”。看到自已關注的學生取得了進步,心裡真是高興。

在整個的過程中,教師的心態很重要,幫助學生確定目標後,慢慢的從作業、聽課、測試等入手,一點一點的改變,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目標。

“小瑞同學這次成績進步很大,大家想知道什麼原因嗎?”

原來小瑞同學的成績處在及格的邊緣上,這一次考試,他竟然考了79分,已經接近優秀了,我要利用這個契機激勵一下同學們。

“大家看小瑞同學的作業,他都是獨立完成作業,先獨立完成然後認真用紅筆訂正錯誤,這樣他就能鍛鍊了自已的能力,也知道了自已的不足之處,所以他才進步這麼快!”

“相信小瑞同學能夠繼續保持這個好的做法,爭取下一次考到優秀。”

對於鼓勵學生要做到有理有據,還不能讓學生驕傲。在小瑞同學這個案例中,我運用了以下三段式表揚方法:

首先陳述肯定已經取得的成績,敘述成績要細緻明確,其次重點分析取得成績所用的方法和採取的措施,最後提出下一步努力的目標。

如果單純的表揚某某同學考的真好,太棒了,只能徒增虛榮心,只會害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