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主任,一班的小X與四班的小Y打起來了!”一班的班主任氣喘吁吁的說道,“兩個都是愣頭青,去吃飯在操場路上互相看著不順眼,就發生了衝突。”“哎!怎麼這麼多不省油的燈!”馬主任摸了一下頭髮稀疏的額頭,工作三十多年了,現在的孩子明顯與原來的不同:說不得,打不得,稍有不如意就發作。

“抓緊時間讓兩方的家長到校。”馬主任給一班、四班的班主任說。

不一會兒,兩個家長來了,都是男家長。小Y的爸爸對小X的爸爸說:“我家孩子太溺愛了,不懂事,動不動就發脾氣,對不起了。”小Y的爸爸真誠的對小X的爸爸說。“沒關係,小孩子有點矛盾還不正常嗎?”小X的爸爸回答道。“抓緊時間到醫院給孩子檢查一下,別有什麼問題。”小Y的爸爸說。

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兩個家長就已經協商好了,一起去醫院檢查。

馬主任看到兩位家長很明事理,長長的鬆了一口氣,要是再跟小B和小C的家長那樣,簡直要焦頭爛額了,光給家長打電話嗓子都啞了。

很快檢查結果出來了,小X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有一點皮外傷。

“以後不能隨便動手了,別管有什麼問題要商量著來,萬一打傷了別人要負法律責任的!”小Y的爸爸對小Y嚴厲的說道。“我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小Y低著頭認了錯。

後來聽說,當天小Y的爸爸就買了很多營養品,一家人去了小X的家登門道歉。小X的家人看到小Y的家人態度如此坦誠,也很開明,畢竟孩子們抬頭不見低頭見。

就這樣,兩個孩子的矛盾很快就化解了,小X的家長也沒有讓小Y的家長賠償醫藥費和營養費,只花了一點檢查費用。小X和小Y早已經把兩人發生矛盾的事情忘了,見了面還互相打招呼,有說有笑,有點“不打不成交”的意思。

同樣是學生之間的矛盾,處理的過程和結果卻大不一樣,關鍵在於家長的態度。小B和小C的家長如果能夠態度積極一點,能夠主動的承擔屬於自已的責任,就不會出現後來的結果。還有小B自已住院的費用也是多花的。家長的態度有問題:不願意大事化小,不願意承擔責任。問題就會很難解決,甚至會對簿公堂,最後造成家長、孩子的關係甚至會惡化,孩子以後也不會正確的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小Y同學的家長一開始就態度積極,能夠主動承擔責任,最後兩家的家長和孩子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初中的學生正是半成熟半幼稚的危險期,他們個頭長的很高,但是還很不成熟,他們需要慢慢的走向成熟。他們做事容易衝動,不計後果。

所以,親愛的各位家長,當孩子們彼此有了矛盾的時候要先找自已的原因,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你的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你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

現在的老師不光上課改作業,現在跟原來的學校已經有天壤之別。